胡宏崗,鄒 燕,趙慶杰,孫青龑,金永生,張大志,吳秋業(yè)(第二軍醫(yī)大學藥學院有機化學教研室,上海200433)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TA)制度是國外大學普遍使用的一種輔助教學模式[1]。TA通常由研究生擔任,研究生在學習期間完成科研任務的同時,為拓寬學識面,提高理論和技能水平,同時也可獲得一定的報酬,按照高等學校的相關規(guī)定受聘并幫助任課教師完成一門或幾門課程的教學或教學輔助工作。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世界各國高校逐漸開始重視對TA的培養(yǎng)。美國則發(fā)展更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已經從實際上重視推廣該種教學模式[2]。從目前狀況來講,美國在這方面比世界其它各國發(fā)展得較為完備,在制度上和實踐上都值得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借鑒[3]。筆者針對本校的教學實際和在美國學習期間以及回國后參與和開展TA輔助教學模式的經驗,在本校生物技術本科有機化學教學中探索和實施了的教學助理制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實施方法總結如下。
在國外,TA主要是由任課老師所指導的研究生擔任,每個TA負責一定數量的本科生,主要工作包括答疑,批改作業(yè)及小測驗的試卷和指導實驗。本教學組根據科室研究生數量有限的實際情況,擴大了TA的選擇層面,首先將年輕的教員納入選擇范圍,通過參與TA教學模式,不僅能促進他們對有機化學理論知識的掌握,而且也鍛煉了與學生面對面溝通的能力,為今后更好的站上講臺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研究生TA則須符合理論和實驗功底扎實并有一定余力的條件,以免影響科研任務。通過對學員的跟蹤訪問,本TA隊伍的輔導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建立TA隊伍之后,明確TA具體的輔導任務就變得很重要了。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學員和教員之間的溝通不僅少而且比較隨意,很難規(guī)范化。我們的TA組成員幾乎都沒有擔任過TA的經歷,因此對該項工作的感覺是既想努力干好又不知從何下手。我們要求TA應對學生有尊重、負責的態(tài)度,在平等、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對學員進行輔導和答疑。根據在國外所學到的經驗,作者明確了TA的幾項輔導任務。
2.1 參加兩課三會 所謂“兩課三會”制度就是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實行二次集體備課以及教學準備會、教學聯系會和教學總結會。TA參加授課教員的集體備課不僅能夠更好的了解教學的重點、難點,使得課后輔導能夠有的放矢,同時也可將學員對授課的方式、方法的建議反饋給任課教員,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在教學準備會上主講教員可將TA逐個進行介紹給學員,并通過讓TA與各自所負責的學員進行自由交流,達到相互了解的目的,教學聯系會一般安排在期中考試之后,此時是學員學習問題集中出現的時間段,TA參加教學聯系會可使其更好的了解每個學員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今后更好的進行輔導。TA參加教學總結會時,我們任課教員可以在肯定輔導成果的同時,指出輔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在以后的班次中改進。
2.2 定期與學員見面 我們要求學生每兩周至少與其TA見面一次,可以同時或單獨見面,見面的任務不僅包括任課教員布置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另外,對完成的題目進行抽查檢測,重點關注學員講述題目的解答思路和過程。在實施過程中,部分TA采用了多種測評方式,例如,某TA采用了搶答競賽的方式來了解學員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就非常容易掌握每個學員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TA根據作業(yè)完成和問題抽測回答的情況,給予A(好)、B(中)、C(差)三個評價。以此作為學員平時分數的重要依據。此外,除了進行知識輔導以外,我們鼓勵TA和學員之間對生活、學習、科研以及今后從事的工作等進行交流,讓學員學到知識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教研室溫暖的關懷,更好的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
2.3 帶學員進實驗室 實驗室是將課本知識應用到實踐的重要場所。有機化學學習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理論知識學不好的學員,實驗技能卻可以掌握得很好,通過與學員交流后,學員反映理論教學過于抽象,而有機化學實驗可以看到多種有趣的現象,有些實驗可以獲得美麗的有機物晶體或者藥物,有很強的成就感。因此,在學員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由TA將其帶進實驗室了解科研,不僅可以提高學員學習的興趣,同時TA可給學員演示一些重要的鑒別反應,便于學員掌握這些反應。通過該方式,在期末考試試卷分析過程中,我們發(fā)現95%以上的學員在期末測試完成有機反應鑒別時都取得滿分。
2.4 有目的開展一些特色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探索了在學員學有余力的基礎上,由TA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與有機化學學習相關的課外活動,以增強和培養(yǎng)學員對有機化學這門學科的興趣。這些活動包括:知識講座,文獻綜述和名人探秘等等。在這些活動中,TA一方面要為學生準備相應的題目和資料,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和指導學員,切實能夠讓學員感受到有機化學研究的魅力。比如,名人探秘活動,由TA從有機課本中選擇一位有機化學名人,由學員通過各種渠道去查找他的學習、生活、工作及獲獎等各方面的資料,然后給TA及其它學員做一匯報,并進行討論,學習這些名人成功的經驗,達到對學員的引導作用。
TA自身輔導能力的高低是該教學模式成功的關鍵。我們結合本教研室以前開展該輔助教學模式的經驗,對TA進行了相應的培訓和監(jiān)督。
3.1 開展指導和培訓 我教研室一直開展“青年教師導師制”的校級研究項目,目的就是由高年資的教師對年輕講師、助教的教學科研進行指導,以提高青年老師的成長速度[4]。根據該經驗,我們?yōu)門A選擇具有豐富教學和科研經驗的教授作為指導老師,主要從學員心理的把握、輔導的技能技巧和有機研究的熱點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培訓。這樣做不僅讓TA自身的素質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反過來,也提高了對學員輔導的成效。
3.2 輔導記錄的監(jiān)督 我們?yōu)槊课粚W員都準備了一份教學助理輔導記錄,可以看作是學生檔案,由負責的TA進行保管,每次輔導,由TA記錄輔導時間、地點、討論和答疑的問題、對教學反饋的意見以及作業(yè)得分。輔導結束后由學員簽名方能有效,這些記錄將是期末TA給每位學生打分的主要依據。此外,每位TA要根據輔導工作的情況,每月給主講教員上交一份輔導的月度總結報告,對輔導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行匯總。TA工作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和完善的監(jiān)督制度是TA教學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證。
通過對藥學本科及生物技術本科兩個專業(yè)開展了TA輔助教學模式的實踐,我們認為,TA教學模式值得推廣,理由是因為:①該模式有利于對學員的培養(yǎng),不僅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切實加強他們對復雜抽象的有機理論知識的掌握。②該模式有利于年輕教員和研究生培養(yǎng),年輕老師通過與學員近距離的交流和接觸,能夠知道學員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興趣,為將來更好的走上講臺起到鋪墊作用;研究生通過參與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也可增強他們的溝通能力。目前,TA輔助教學模式在我國及我校才剛剛起步,展望未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該模式必將成為今后輔助教學的一個主導模式。
[1] Park C.The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Lessons from a North A-merican experience[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4,9 (3):349.
[2] 盧麗瓊.淺析美國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及啟示[J].復旦教育論壇,2005,3(1):622.
[3] 張大志,金永生,趙靖霞,等.教學助理制度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實踐[J].藥學教育,2007,23(4):38.
[4] 吳秋業(yè),趙慶杰,俞世沖,等.建立青年教師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J].藥學實踐雜志,2007,25(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