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宏 閻慧軍 孫文晛
·短篇報道·
桂芍煎劑治療寒冷性蕁麻疹56例
鄭義宏 閻慧軍 孫文晛
(遼寧省大連市皮膚病醫(yī)院,大連 116021)
桂芍煎劑;蕁麻疹;中醫(yī)藥療法;免疫疾?。蛔儜B(tài)反應性疾病
寒冷性蕁麻疹是一種皮膚受寒冷刺激后,在局部發(fā)生蕁麻疹反應(風團或血管性水腫和紅斑)的疾病。特征是突然發(fā)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跡。我院門診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自擬桂芍煎劑治療寒冷性蕁麻疹56例,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同期門診就診寒冷性蕁麻疹患者110 例,其人選標準為:①年齡≥12歲,風團反復發(fā)作>6周;②寒冷刺激為發(fā)病誘因,單純用抗組胺藥不能控制病情或停藥后反復發(fā)作;③無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或糖尿病,女性患者不在妊娠或哺乳期;④治療前4 周內(nèi)未使用過長效糖皮質(zhì)激素,2 周內(nèi)未使用過抗組胺藥或抗膽堿能藥物。110例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56 例,男20 例、女36 例,平均年齡35.4歲;對照組54 例,男22 例,女32 例,平均年齡36 歲,2組臨床資料進行比較無顯著性差異,>0.05。
1.2.1 治療組 采用我院自擬桂芍煎劑,組成:桂枝12g,白芍12g,生姜3片,大棗3枚,甘草5g,黃芪20g,白術12g,防風12g,紅花10g。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口服,對照組為口服賽庚啶2mg,日2次口服。
1.2.2 療程與觀察時間 2組療程均為2周,治療結束后評價其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及癥狀評估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的風團數(shù)目、風團大小、瘙癢程度和每次發(fā)作的持續(xù)時間。按照癥狀體征的嚴重程度用4級評分法(0分:無風團和瘙癢;1分:輕度瘙癢,最大風團直徑≤1.0cm,風團1~5個,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時間<1h;2分:中度瘙癢,最大風團直徑1.0~2.5cm,風團6~20個,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時間1~12h;3分:劇烈瘙癢,最大風團直徑>2.5cm風團>20個,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時間>12h>進行評分,計算每次觀察時的癥狀和體征總積分,根據(jù)積分變化率進行療效評定。痊愈為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顯效為總積分較用藥前下降>75%,有效為總積分較用藥前下降25%~75%,無效為總積分較用藥前下降<25%,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
2組治療結果比較見表1。
注:經(jīng)卡方檢驗2組療效比較2=5.182,<0.05,有顯著性差異
[1] 靳培英.皮膚病藥物治療學[M]. 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22.
[2] 陳潮祖.中醫(yī)治法與方劑[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78.
(本文校對:李波 收稿日期:201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