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華
(浙江樹人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李逵形象再論
許金華
(浙江樹人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水滸傳》中的李逵在特殊時代被高度肯定,進入新時期雖對其英雄形象有質(zhì)疑,但肯定成分仍占多數(shù),特別是對李逵的兩件所謂英雄事跡,連質(zhì)疑者似亦無法辯駁。對李逵的評價不能簡單從結(jié)果認(rèn)定其是英雄。李逵代表的是草莽蠻漢形象,他的造反和反招安只是追求自身為所欲為的“快樂”,沒有推翻統(tǒng)治者所含有的積極意義;李逵濫殺無辜,仇恨婦女,尤其是對所謂的男女“偷情”零容忍;李逵的純樸、率真缺少為善的基礎(chǔ)。當(dāng)時的時代塑造李逵這一形象自有其意義,但在新時代的燭照下,李逵形象應(yīng)予以重新評價。
水滸傳;李逵;古典小說
李逵是《水滸傳》①中的重要人物,一直以來大多作為正面形象被肯定、贊美。其實,李逵是一個復(fù)雜的人物形象,他既有積極的一面,但更有消極的一面,而后者恰恰是被人們所忽視的。
李希凡在《〈水滸〉的現(xiàn)實主義》中說:“從階級性格的完整性的意義上說,李逵是《水滸》中最充分、最鮮明、最突出地反映了中國過去勞動人民的偉大精神的人物。”[1]193他在《〈水滸〉人物的英雄形象及其他》中又說:“‘常懷忠義常貞烈,不愛資財不擾民’,這是梁山英雄們的共同理想……而在《水滸》的英雄性格中,把義和反抗聯(lián)系得最緊密的,應(yīng)該說是黑旋風(fēng)李逵。這可以從他的全部社會行為中,得到充分的說明……正是因為李逵對于農(nóng)民革命事業(yè)有著這樣堅強的信心,所以他在一切斗爭中,沖鋒陷陣,不畏生死,不怕困難,顯示出那樣磅礴的勇氣?!盵1]233-235這些在特定年代寫的文章可以不論,即使到了改革開放后,有人對李逵人物所謂的英雄形象提出了質(zhì)疑,對李逵形象的認(rèn)識有了一定變化,但仍將李逵說成是英雄人物。
如章培恒、駱玉明主編的《中國文學(xué)史》在論及《水滸傳》時說:“就是像黑旋風(fēng)斗浪里白條……在污穢而艱難的現(xiàn)實社會中,這些傳奇式的英雄,給讀者以很大的心理滿足?!盵2]雖然作者還是把李逵置于英雄之列,但是已經(jīng)不再把李逵作為主要英雄來介紹,主要英雄是林沖、魯智深和武松等人物。章著是新時期一本非常權(quán)威的文學(xué)史著作,思想敏銳,新見迭出,關(guān)于梁山英雄的論述也不乏深刻的見解,但仍將李逵作為英雄的一員,以現(xiàn)在的目光看,使人感到有點缺憾。至于一般普通的文章,延續(xù)極左時代的說法,則時有出現(xiàn)。
如有文章說:“作為一個農(nóng)民英雄,伴隨他的純樸天真,李逵也有簡單、魯莽、不講策略和狹隘報復(fù)思想等缺點。因為他的質(zhì)樸純真,才摔死小衙內(nèi),這還可以說是為了賺朱仝。但打死殷天賜,到底給柴進闖了禍,劈了羅真人,自己又吃了幾次苦,特別是三打祝家莊時,由于宋江實行分化政策,使扈家莊保持中立。但李逵不管,挑頭價砍去,殺了扈太公的老小,破壞了義軍的策略。在朱貴店里,又當(dāng)作冒充貨把投奔山泊的韓伯龍殺了。這些,都違背了梁山泊的精神。但缺點和他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相比,畢竟是次要的,而且對于一個農(nóng)民英雄來說,也是難于完全避免的?!盵3]其實這篇文章只是重復(fù)了上世紀(jì)60年代游國恩、王起等主編《中國文學(xué)史》中的某些觀點而已。
李逵果真是英雄嗎?應(yīng)該說他不是一名英雄,僅是一名草莽蠻漢而已。
李逵的造反和反對招安,這是肯定、贊美李逵觀點的主要依據(jù)。首先來看看李逵造反和反招安的實質(zhì)到底是什么。李逵造反、反對招安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追求“快樂”,二是宋江當(dāng)皇帝,而這兩點之間又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李逵造反應(yīng)該說沒有什么具體明確的目的,甚至像阮小五那樣“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綢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第15回)的理想都未必有,他造反就是為了追求“快樂”,這個快樂除了可以為所欲為外,主要的就是殺人。“他鄉(xiāng)中都叫他做‘李鐵?!?。因為打死了人,逃走出來,雖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第38回)在江州,“多人說道:‘他是個沒頭神,又無家室,只在牢里安身。沒地里的巡檢,東邊歇兩日,西邊歪幾時,正不知他那里是住處?!?第39回)按照戴宗的說法,李逵“這廝雖是耿直,只是貪酒好賭”,“這廝本事自有,只是心粗膽大不好。在江州牢里,但吃醉了時,卻不奈何罪人,只要打一般強的牢子……專一路見不平,好打強漢,以此江州滿城人都怕他”。(第38回)這說明李逵是一個好勇逞強的蠻漢,雖然客觀上能起到“制惡”的作用,挑頭反抗統(tǒng)治者的殘暴統(tǒng)治和奸臣惡霸也需要這樣的人,但不能據(jù)此來證明他造反有比較清楚的目的。他初見宋江,“拍手叫道:‘我那爺,你何不早說些個,也叫鐵牛歡喜。’”(第38回)而梁山好漢初見宋江時,一般都會說到宋江的“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亦即間接地說明了他想造反的目的,如幾乎與李逵差不多同時碰見宋江的張順,見到宋江時說:“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說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第38回)李逵可以說不出類似的文雅詞句,但可以有類似意思的表達??梢娎铄記]有明確的造反目的,只是為了圖“快活”而已。李逵從梁山返回家中“取娘”時對他哥說:“哥哥不要焦躁,一發(fā)和你同上山去快樂。”當(dāng)他娘問背她去哪里時,李逵又說:“你休問我,只顧去快活便了?!?第43回)當(dāng)然,李逵這個樸素的“快活”的愿望,尚可理解,但不屬于英雄志向,不宜抬得過高。宋江接受招安,征遼平寇,上朝時卻不被待見,回來后悶悶不樂,李逵見此說到:“哥哥,好沒尋思!當(dāng)初在梁山泊里,不受一個的氣……放著兄弟們都在這里,再上梁山泊去,卻不快活!”(第110回)更為關(guān)鍵的是李逵視殺人為快樂。宋江一打祝家莊時,李逵就說:“兄弟閑了多時,不曾殺得一人,我便先去走一遭?!彼褮⑷丝闯墒恰按蛩缼讉€蒼蠅,也何須大驚小怪”。(第47回)所以,后來在三打祝家莊時,殺了已投降的扈太公一家,他感到非??鞓?“他笑道:‘雖然沒了功勞,也吃我殺得快活?!?第51回)因而他有一系列的濫殺無辜的行為,這在下文再予論述。
關(guān)于李逵造反和反招安的目的的第二點,就是宋江(早先或是晁蓋)當(dāng)皇帝。他甫到梁山就說:“便造反,怕怎的!晁蓋哥哥便做了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宋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公孫道士便做個國師;我們都做個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第41回)李逵為了宋江可以“賭不直”,可以實為搶魚的“討魚”,還放了別人好不容易抓來的魚。(第38回)總之為了宋江什么事都可以做,不僅愚忠而且愚昧。而且在他心目中也難有皇帝的概念,他眼中的當(dāng)皇帝就是“快活”,即除了可以不受欺壓外,還可以去壓迫、剝削別人。2011年7月27日筆名為“十年砍柴”的作者在《東方早報》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說:“水滸108將中,除了林沖、魯智深等少數(shù)高潔君子外,大多數(shù)所謂的‘好漢’,并不排斥‘腐敗’,他們痛恨的是自己的‘腐敗’權(quán)力不夠大,于是追求造反招安,然后有更大的腐敗權(quán)力?!痹撐牟⒎翘匾庠u點水滸,論述也僅僅針對所謂“梁山模式”反腐,意有另指,但他關(guān)于大多數(shù)梁山“好漢”的追求造反招安然后有更大的腐敗權(quán)力的說法,應(yīng)該也是基于對《水滸傳》文本的正確解讀,大多數(shù)梁山好漢造反的目的,按照李逵的說法就是圖個“快活”,這是沒有什么疑問的,雖然圖個快活也未嘗不可。他反對招安,當(dāng)聽到樂和唱宋江《滿江紅》盼招安的詞時,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第71回)因為李逵說過:“我們都做個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里快活,卻不好?”(第41回)宋江顯然比李逵等的追求要理性而遠(yuǎn)大,說法也文雅、動聽,說他們造反、接受招安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從李逵的文化水平和平時表現(xiàn)看,他根本不懂)和“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李逵又反對)(第71回),這與歷史上農(nóng)民造反的目的相比相去甚遠(yuǎn)。比如,被宋江一伙接受招安后鎮(zhèn)壓的方臘起義倒有明確的目的:“我但劃江而守,輕徭賦,以寬民力。”宋江追求的目標(biāo)比不上歷史上農(nóng)民起義一般所具有的明確的目標(biāo),李逵連宋江這樣一個目標(biāo)也不理解,不贊成,就這樣一個只要宋江做皇帝的其他意圖非常模糊的反招安,能有多大的積極意義呢?
再說,農(nóng)民起義假若成功不過就是改朝換代的工具,其政權(quán)性質(zhì)換湯不換藥,這已是共識,不必贅論。進一步地說,如果宋江真的當(dāng)上皇帝,李逵之流的禍害未必比高衙內(nèi)之類小,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而已,照李逵前期的表現(xiàn)應(yīng)該不會去奸淫民女,但其板斧之下必有冤魂。
這里必須提到肯定李逵的觀點必舉的兩個事例,即如游國恩、王起等主編的《中國文學(xué)史》在論述《水滸傳》時所說的:“李逵對自己的弟兄們和受苦的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這是他英雄性格的另一種光輝的表現(xiàn)。他平日里最愛宋江,可是當(dāng)他誤聽宋江強奪民女的消息后,便大鬧忠義堂,砍倒杏黃旗。在沂水縣,當(dāng)他要殺冒他的名攔路行劫的李鬼時,忽聽他說家有老母無人贍養(yǎng),他反以十兩紋銀相贈?!盵4]李逵這兩件事也至今仍被經(jīng)常用來作為重要證據(jù),反駁主張李逵不是英雄的觀點。其實這兩個事例不能證明李逵是英雄。
第一,李鬼冒用李逵的名義剪徑,說明李逵可能做這樣的事,被剪徑的人容易被震懾。如果李逵不是這種人,李鬼的假冒就不能忽悠人,李鬼也就不會假稱自己是李逵,此理明焉。在聽到李鬼冒自己名剪徑時,“李逵大笑道:‘沒你娘鳥興,你這廝是甚么人,哪里來的?也學(xué)老爺名目,在這里胡行?!?第43回)雖然后來李逵也說:“叵耐這廝無禮,卻在這里奪人的包裹行李。壞我名目。”(同上)從李逵的“笑道”,他所說的“學(xué)老爺名目”、“無禮”等中可以看出,李逵自己也認(rèn)為:主要是冒名即書中的“學(xué)老爺名目”不對,而不是這種搶奪行為本身有多大的不對。人們至今仍多有誤解,認(rèn)為該打的是假李逵——李鬼(僅從打假角度而言自有其道理)。其實李鬼固然該打(從打假的角度),而換個角度言之,李鬼即使不冒稱李逵搶劫也應(yīng)該打,而對于做剪徑這類事的“真”李逵則更應(yīng)該打,因為其禍害更大。
第二,李鬼與自己是同一類性質(zhì)的人,對于李鬼,李逵是“心有戚戚焉”,他反贈李鬼以紋銀,表明李逵與李鬼是有感情基礎(chǔ)的,否則李逵很可能不會聽李鬼的解釋而早已砍下板斧,這在李逵的行為狀態(tài)中是常態(tài)。
第三,李逵聽到李鬼說自己家有老母,若自己被殺,“家中老母,必是餓殺”。書中寫道:“李逵雖是殺人不斬眼的魔君,聽的說了這話,自肚里尋思道‘我特地歸家來取娘,卻殺了一個養(yǎng)娘的人,天地也不祐我?!?第43回)這就清楚地說明,在這種非常直接的情形之下,李逵才會有個對照、體悟(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有點明白,才有那么一點惻隱之心,其意義非常有限,因為在人生中這種直接對比的情形是很少的,李逵也不例外,因此,很多時候,李逵板斧早下,哪里還容有類似李鬼的辯說機會。李逵唯一一次難能可貴的惻隱之心卻發(fā)生在對待與他同一類型的人身上,這非常耐人尋味、值得認(rèn)真思考,如果李逵真的“對自己的弟兄們和受苦的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怎么會有下文還要談到的李逵濫殺無辜的行為?
說李逵:“他平日里最愛宋江,可是當(dāng)他誤聽宋江強奪民女的消息后,便大鬧忠義堂,砍倒杏黃旗?!?第73回)這“是他英雄性格的另一種光輝的表現(xiàn)”,更是對文本的誤讀。李逵在這里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同情民女,而是對宋江接近女色的不滿,全然談不上對“受苦的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這在本文第四部分還要談到,此處從略。因此,說李逵“對自己的弟兄們和受苦的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及說李逵這個行為是“嫉惡如仇”[1]193,真可謂不知從何談起,不僅僅是誤讀,而且更是曲解。
李逵作戰(zhàn)非常勇敢,在沖鋒陷陣時兩把板斧左揮右擋,勇猛無比,為梁山泊聚義的發(fā)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李逵經(jīng)常是不分?jǐn)澄?不辨是非,作戰(zhàn)方式殊為不同,往往是不分青紅皂白,用板斧一路砍過去,此舉固然對敵人的殺傷力不小,但在不辨目標(biāo)的板斧之下也濫殺了許多無辜平民百姓。如“梁山泊好漢劫法場”時,李逵“當(dāng)下去十字街口,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第40回)這樣的情形不只一次,應(yīng)該說逢戰(zhàn)若遇平民無辜者皆如此。宋江智取無為軍,火燒黃文炳家,前街鄰舍來救火,“石勇、杜遷大聲道:‘我們是梁山泊好漢數(shù)千在此,來殺黃文炳一門良賤,與宋江、戴宗報仇,不干你百姓事,你們快回家躲避了,休得出來管閑事?!娻徤徇€有不信的,立住了腳看,只見黑旋風(fēng)李逵輪起兩把板斧,著地卷將來,眾鄰舍方納聲喊,抬了梯子水桶,一哄都走了?!?第41回)設(shè)想,如果這些百姓堅持救火或跑得慢一些,被李逵板斧所劈是免不了的。在牛頭山,燕青、李逵為劉太公奪回其女兒的過程中,殺了兩名剪徑的“強人”后,“李逵性起,砍將入去,泥神也似都推倒了,那幾個伴當(dāng)躲在灶前,被李逵趕去,一斧一個,都?xì)⒘恕薄?第73回)這是李逵在戰(zhàn)斗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一貫作風(fēng)。這次好歹這些伴當(dāng)也是同伙,但罪也不應(yīng)致死。李逵這種瘋狂的復(fù)仇心理,也是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常見現(xiàn)象,《水滸傳》對李逵的描述堅持了現(xiàn)實主義的原則,值得肯定,但李逵卻不值得肯定。
李逵濫殺無辜還集中表現(xiàn)在兩件事上,一是為了逼朱仝上梁山,竟然殺了滄州知府年方四歲的“小衙內(nèi)”。(第51回)從書中看,滄州知府也無多少劣跡,即便這個知府有罪惡,也不應(yīng)殺其幼子。這里朱仝被逼上梁山的原因不是所謂“官逼民反”中的貪官污吏,而是李逵等的暴行。這絕對不像有的文章說的那樣,僅僅是“缺點”而已。二是三打祝家莊時殺了扈太公的老小。本來宋江實行分化政策,扈家莊保持中立,且扈成已經(jīng)投降。但李逵不管,挑頭價砍去。殺了扈太公的老小,被宋江斥罵后,李逵竟然“笑道:‘雖然沒了功勞,也吃我殺得快活?!?第50回)毫無憐憫之心。
李逵殺黃文炳,盡管有道理,但用凌遲殺人法也過于殘忍。(第41回)黃文炳告發(fā)宋江謀反,并沒有誣陷宋江,只是將事實告發(fā),與蓄意謀害有區(qū)別;黃文炳也無命案在身。不能因為黃文炳告發(fā)的是你的“哥哥”,就實施酷刑。
李逵的濫殺還體現(xiàn)在對婦女“偷情”的“零容忍”(這在《水滸傳》中多有表現(xiàn))上。李逵路過四柳村,替狄太公家“捉鬼”時,不僅殺了“后生”王小二,而且殺了狄太公“年二十余歲”已求饒的女兒。其實,用現(xiàn)在的話說,“二鬼”他們要么是自由戀愛而同居,要么狄太公的女兒被王小二騙奸,特別是狄太公的女兒并無大錯,卻被李逵“一斧砍下頭來”,劉太公對此也大為傷心,“太公哭道:‘師父,留得我女兒也罷?!?第73回)可見,李逵是多么沒有人性。如果說宋江殺閻婆惜、揚雄殺妻、武松殺嫂還有一定的情有可原的話,李逵的這種行為實在是屬于不分是非曲直的胡亂殺人,特別是他對婦女的仇恨。
李逵自己對女色是十分反感的。李逵、戴宗、張順和剛相識的宋江在江州琵琶亭飲酒,“只見一個女娘,年方二八……頓開喉嚨便唱。李逵正待要賣弄胸中許多豪杰的事物,卻被她唱起來一攪,三個且都聽唱,打斷了他的話頭。李逵怒從心起,跳起身來,把兩個指頭去那女娘子額上一點,那女子大叫一聲,驀然倒地?!?第38回)可見李逵對女子的排斥,正因為如此,李逵“無家室,只在牢里安身”(第39回)?!端疂G傳》中從未有李逵對女性感興趣的描述,更無對女子同情和幫助的記錄。李逵最喜歡、最敬佩的人是宋江,所以,宋江如果接近女性,李逵決不接受,這一方面是感到女人奪走了他對宋江的愛,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宋江與女性有聯(lián)系時,李逵則會更加憤怒。此乃所謂愛之愈深恨之愈切也。梁山將領(lǐng)排座次后,宋江為了招安,前往東京面見“和今上打得熱的”李師師,“李逵看見宋江、柴進與李師師對坐飲酒,自肚里有五分沒好氣,圓睜怪眼,直瞅他三個……卻說李逵見了宋江、柴進和那美色夫人吃酒,卻叫他和戴宗看門,頭上毛發(fā)倒豎起來,一肚子怒氣正沒發(fā)付處……李逵扯下幅畫來,就蠟燭上點著,東焠西焠,一面放火,香桌椅凳,打得粉碎?!?第72回)此時,李逵的任務(wù)是“看房”及后來“和戴宗依先去門前坐地”,并不知道宋江等人見李師師的具體目的是為了讓皇上招安自己的隊伍,談不上所謂反招安,他只是對宋江接近女色的不滿。當(dāng)他誤以為宋江強奪劉太公之女時,“李逵拿了雙斧,搶上堂來,徑奔宋江。”其看法正如李逵自己所言:“我當(dāng)初敬你是個不貪色欲的好漢,你原來是酒色之徒:殺了閻婆惜,便是小樣;去東京養(yǎng)李師師,便是大樣?!?第73回)李逵自己已經(jīng)說得夠明白了。假設(shè)宋江真的與劉太公的女兒混在一起,那么不僅宋江要吃板斧,劉太公的女兒也免不了要挨斧砍。
李逵誠實、純真,一般不會做假(雖也有把搶魚說成“討魚”的),敢說敢當(dāng)。但誠實、率真必須是在為善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是作惡或是以惡制惡,坦蕩是坦蕩的,雖然不是奸詐,但更為瘋狂,即如當(dāng)今社會亦存在殺人犯面對受害人家屬卻面帶笑容痛快承認(rèn)的,這是非常殘忍的事。金圣嘆高度肯定李逵,說“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評語”[5],也是基于李逵“樸純”這一點。但是金圣嘆評水滸的觀點中有不少矛盾之處,如胡適指出的:“一面說他‘不知其心中有何等冤苦’——一面又說他‘只是飽暖無事,又直心閑,不免伸紙弄筆’,這不是絕大的矛盾嗎?一面說‘不止于居海避紂之志’——老實說就是反抗政府,一面又說‘其是非皆不謬于圣人’,這又不是絕大的矛盾嗎?”[6]金圣嘆一方面贊美李逵,另一方面又極力貶斥宋江,可是李逵最信服的就是宋江,這不是矛盾的嗎?金圣嘆自己就說:“且水滸有忠義,國家無忠義耶!夫君則猶是君也,臣則猶是臣也,夫何至于國而無忠義?此雖惡其臣之辭,而已難乎為吾之君解也。父則猶是父也,子則猶是子也,夫何至于家而無忠義?此雖惡其子之辭,而已難乎為吾之父解也。”[7]簡單地說,金圣嘆的觀點是:如果認(rèn)為臣、子是惡的,那如何解釋君、父是忠義的呢?同理,金圣嘆認(rèn)為李逵是“上上人物”,宋江“奸詐”,而李逵最信任、最崇拜的人就是宋江,金圣嘆又未指出宋江如何欺騙李逵(除了最后毒死他,此前實際上也沒有)。那么,金圣嘆對李逵和宋江的評點與他在《水滸傳序二》中所說的顯然存在矛盾。這種矛盾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金圣嘆政治觀點的保守和落后。
誠然,李逵的行為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農(nóng)民殘酷鎮(zhèn)壓所激起的一種報復(fù),他的“毫無畏懼”在某種意義上會給處于被壓迫、被欺凌的人們以身心的快感,這是《水滸傳》吸引讀者或聽者的手段,也是它的價值所在,但是對罪惡統(tǒng)治者的復(fù)仇不能連帶濫殺無辜,如果說誤殺尚情有可原,也是難免的話,那么像李逵這樣有意地“一路砍去”,與當(dāng)今世界上的恐怖行為就沒有什么區(qū)別。值得肯定的是,李修生編著的《中國文學(xué)史綱要·明清文學(xué)》在論述“歌頌反抗這種黑惡勢力的英雄、清楚地揭示‘官逼民反’的社會現(xiàn)實”[8]時,提到的是林沖、魯智深和阮小七等人物,不再以李逵為例,只是在介紹宋江時,連帶說到李逵,而且也無關(guān)乎英雄形象問題。這本文學(xué)史也不像以前的文學(xué)史那樣把宋江起義說成是“農(nóng)民起義”,而是定義為“人民起義”。這些都是很有見地的觀點。
總之,在21世紀(jì)文明昌盛的今天,如果對李逵的行為不加分析地給予肯定或贊美(盡管那是歷史的真實),是不可取的。令人欣慰的是,從游國恩主編的文學(xué)史到章培恒主編的文學(xué)史,再到李修生編著的文學(xué)史,我們可以看到時代進步的影子。給如同李逵這樣的人物形象一個客觀公正的重新評價,仍是文史工作者面臨的任務(wù)。
注釋:
① 本文所參考的《水滸傳》版本為: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全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 李希凡.論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shù)形象[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193,233-235.
[2] 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xué)史(下冊)[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96:189.
[3] 王菊紅.《水滸傳》中的李逵形象解析[J].湖南城建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3(4):9-10.
[4] 游國恩,王起.中國文學(xué)史(第四冊)[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4:34-35.
[5] 金圣嘆.讀第五才子書法[M]//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6]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水滸傳考證[M].上海:上海書店,1980:58.
[7] 金圣嘆.水滸傳序二[M]//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51.
[8] 李修生.中國文學(xué)史綱要·明清文學(xu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25.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Image of Li Kui
XU Jinhua
(HumanitiesSchoolof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Li Kui, a character inTheOutlawsofMarsh, was highly valued in certain times. When it comes to the new era,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question his heroic image though positive voices are still in the majority. In particular, his two so-called heroic deeds are almost impossible to be challenged by even those who are questioning him. Li Kui cannot be judged as a hero simply from how his story ended. Li Kui has an image of hood-like figures, his rebellion and his attitude against amnesty and surrender were purely originated from his pursue of his own “happiness” instead of any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overthrowing the rulers. Li Kui cruelly murdered innocent people, hated women, and particularly had zero tolerance towards the so-called men and women “betrayal”. Therefore, his simplicity and honesty was not goodness but his personality. Back to the time the creation of Li Kui’s image had its own interest, nowadays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o reevaluate his image.
The Outlaws of Marsh; Li Kui; classic novel
2012-02-29
許金華(1955- ),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
I207.412
A
1671-2714(2012)05-0063-05
10.3969/j.issn.1671-2714.2012.05.012
(責(zé)任編輯黃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