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智平
(上海市黃浦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上海 200122)
利培酮是一種強5-HT2A和相對弱的D2受體拮抗劑的新型抗精神病藥,與氯氮平同屬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目前臨床上較廣泛使用。本研究目的以氯氮平為對照,研討利培酮對腦電圖的影響。
病例選自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期間,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
1.1.1 入組標準
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40分,年齡20~60歲,病程>1個月≤10年,性別不限,入組前2周停用抗精神病藥,入組前作腦電圖檢查示正常的患者。排除伴有嚴重的軀體疾病、物質(zhì)依賴、癲癇及有腦外傷史,1年內(nèi)未接受過電休克治療或長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患者。利培酮組85例,男32例,女53例,年齡20~55歲,平均(34.2±10.52)歲,病程3個月至10年,平均病程5.7年;氯氮平組73例,男26例,女47例,年齡21~56歲,平均(38.5±12.3)歲。病程6個月至10年,平均病程6.8年。
利培酮組藥量從0.5~1mg/d開始,2周內(nèi)增加至4~6mg/d。氯氮平組藥量從25~50mg/d開始,2周內(nèi)增加至200~500mg/d。在治療觀察期間均單一用藥,如有睡眠障礙(失眠)則可加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在治療前、治療后2周、4周、8周、12周各進行一次腦電圖檢查,并作簡明精神病量表測評。
利培酮組85例,有腦電圖改變者14例,12例輕度改變,2例中度改變。利培酮≤4mg/d輕度改變者6例,≥5mg/d輕度改變者6例,中度改變者2例。Ridit分析,腦電圖改變與利培酮劑量無明顯關(guān)系(χ2=0.09,P>0.05)。氯氮平組73例,有腦電圖改變50例,輕度改變26例,中度改變24例。隨著用藥時間延長,腦電圖異常率明顯增加,在第2周與第12周相比,有明顯的差異(χ2=3.58,P<0.05)。見表1。
表1 利培酮組與氯氮平組引起腦電圖異常比較
從表1分析,利培酮組腦電圖無改變72例,輕度改變12例,中度改變2例。氯氮平組腦電圖無改變23例,輕度改變26例,中度改變24例。Ridit分析(χ2=10.31,P<0.01)。利培酮與氯氮平均能引起腦電圖異常改變,但氯氮平引起異常腦電圖與利培酮引起異常腦電圖有明顯的差異,氯氮平組腦電圖異常率非常高,且以重度改變居多,氯氮平的異常腦電圖為α波慢化或以θ節(jié)律為主,有頻繁的高幅θ波陣發(fā)出現(xiàn),θ波以4~6Hz的θ波居多,但出現(xiàn)部位無固定性,無局灶性改變。利培酮引起腦電圖異常,主要表現(xiàn)α波慢化,散在性的θ波增多,個別病例在前額部位明顯,但無明顯的局灶性改變,θ波6~7Hz的θ波居多,1例見有尖波、尖慢波。腦電圖改變與療效之間的關(guān)系:BPRS減分率≥40%者,利培酮腦電圖無改變40例,輕度異常7例,中度異常1例。氯氮平組腦電圖無改變12例,輕度異常14例,中度異常11例。BPRS減分率<40%者,利培酮腦電圖無改變32例,輕度異常5例,中度異常1例。氯氮平組腦電圖無改變11例,輕度異常12例,中度異常13例。兩組腦電圖改變經(jīng)分析與療效無明顯關(guān)系(χ2=0.08,P>0.05)。
利培酮是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但有關(guān)利培酮藥物對腦電圖影響的報導(dǎo)很少。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利培酮藥物對腦電圖有影響,異常率僅為16.47%,且輕度異常為14.1%,中度異常為2.35%,腦電圖異常是以散在性出現(xiàn),無在某一特定區(qū)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本研究對利培酮與氯氮平引起腦電圖異常改變作對照分析,發(fā)現(xiàn)利培酮引起腦電圖異常率較低,而且多數(shù)為輕度異常,少數(shù)達到中度異常,出現(xiàn)異常波主要以θ波為6~7Hz。而氯氮平引起腦電圖異常率達68.49%,與以往報導(dǎo)相近,腦電圖以輕、中度異常居多,θ波主要為4~6Hz,但也是散在性的出現(xiàn),無在某一特定區(qū)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從上述分析判斷,利培酮與氯氮平均可對腦電圖有影響,但利培酮對腦電圖異常改變影響遠低于氯氮平,而且嚴重程度明顯較輕。
[1]姚輝.利培酮對腦電圖的影響[J].臨床精神病學(xué)雜志,1998,3(1):7.
[2]陳萬國.典型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腦電圖的影響[J].現(xiàn)代電生理學(xué)雜志,2006,1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