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靜靜
(濰坊市坊子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 濰坊 261206)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腰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破裂,其內(nèi)的髓核連同殘存的纖維環(huán)和覆蓋其上的后縱韌帶,向椎管內(nèi)突出壓迫附近的脊神經(jīng)根引起的[1]。以20~50歲為多發(fā)年齡,男性多于女性。我院從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36例,男性26例(其中手術16例);女性10例(其中手術6例)。護理后效果顯著,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①做好心理護理,向患者講解以前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顧慮,以緩解緊張害怕的情緒。②訓練床上大小便,有利于術后因病情不能起床期間的順利大小便。③做好手術區(qū)域皮膚的備皮,防止皮膚感染。
①術后回病房應先平臥2h,不要翻身,以壓迫傷口達到止血的目的。②注意觀察傷口的滲血量、色、性質等。若為腦脊液漏,應抬高床尾,勤換敷料,防止感染。③觀察雙下肢運動及感覺情況,特別是伸拇肌力改變否。④注意術后尿潴留的情況,盡量不導尿,若一旦導尿,可留置24小時后拔出尿管,不宜多次作一次性導尿,防止增加感染機會。⑤協(xié)助翻身,翻身時防止扭轉軀干,保持一條直線,側臥時兩膝之間可墊軟枕。⑥術后1周開始進行腰肌、臀肌的等長收縮鍛煉,以后逐漸增加活動量及范圍,以預防肌肉萎縮。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每天需抬高患肢數(shù)次,防止神經(jīng)根粘連。
①與患者溝通交流,鼓勵患者說出對疾病及治療的看法,傾聽患者的意見,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鼓勵患者于家屬的交流,使家屬能夠幫助患者克服困難和壓力。同時介紹病友與病友的交流,增加患者的自尊和自信。②絕對臥硬板床休息,臥硬板床有利于減輕脊柱旁肌肉痙攣引起的疼痛。一般臥床4周,或至癥狀緩解后,戴腰圍下床活動。3個月內(nèi)不能作彎腰持重物的動作,以后酌情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注意戴腰圍的時間要恰當,不宜過長,以防腰部肌肉萎縮。③采取正確的臥位,抬高床頭20度,膝關節(jié)屈曲,放松背部肌肉。床上翻身時,協(xié)助或指導家屬幫助患者進行。④骨盆牽引,持續(xù)正確的骨盆牽引,可使椎間隙增寬,減少椎間盤內(nèi)壓,減輕疼痛。牽引時注意保持有效牽引。經(jīng)常檢查牽引帶壓迫的髂緣部位的皮膚有無發(fā)紅、破損等,加強皮膚護理。牽引重量一般7~15g,持續(xù)2周。⑤遵醫(yī)囑適當應用鎮(zhèn)痛劑等藥物,觀察記錄用藥效果。⑥指導患者及家屬平時坐、臥立、行和勞動時采取正確的姿勢,以減少急慢性損傷的發(fā)生。
預防損傷的措施有:①睡眠時臥硬板床。側臥時屈髖屈膝,兩腿分開,兩腿之間墊軟枕,避免脊柱彎曲的蜷縮姿勢,仰臥時可在膝、腿下墊枕,俯臥時可在腹部及踝部墊薄枕。②坐及行走盡量挺拔,行走時抬頭、挺胸、收腹,使腹肌有助于支持腰部,坐時使用腳踏,使膝與髖保持統(tǒng)一水平,身體靠向椅背,并在腰部墊一靠墊,站立時盡量使腰部平坦伸直,收腹、提臀。③經(jīng)常改變體位,避免用同一姿勢站立或坐時間過長,勿長時間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④日常生活中體位與姿勢應符合人體力學要求,如舉起重物高于肘部,避免膝、髖關節(jié)過伸,避免采取不舒適的或緊張的體位或姿勢。
[1]呂學正,李正之.外客護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