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長琴
增加綜合探究、研究性學習的時間和課時,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編寫的一大亮點。綜合探究課是單元知識的系統化、綜合化及拓展提升的新型課型,每個單元都安排了“綜合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但是很多教師在對“綜合探究”的處理上采取的是一帶而過的做法。因此,筆者認為如何創(chuàng)新思路,巧用“綜合探究”,引導學生融入社會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教材的基本觀點,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社會現象,切實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掌握現代社會生活的必要知識和技能是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堅持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并促成目標在主題探究過程中實現
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新的“三維”培養(yǎng)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是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應該統一于教學活動過程中。其中,知識與技能是基礎,關注過程與方法是對掌握知識與技能的要求,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更不能離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正如新課程所提出的:“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如“生活與消費”這一單元綜合探究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活動目標可以設計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知識目標:了解正確的金錢觀的內容。②能力目標:聯系人們對貨幣的不同看法,從貨幣的本質和基本職能等角度,說明應當如何對待金錢。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自覺做一個有文明、有道德的公民。這樣的目標設計可以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以知識為基礎,以學習方法為中介,逐漸學會正確理解和運用貨幣的相關知識,正確認識金錢,并產生情感、激發(fā)想象、啟動思維,形成一定的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二、確立以“學生、活動、體驗”為中心,使學生最大限度參與綜合探究的過程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重視高中學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的發(fā)展?jié)摿?,針對其思想活動具有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把教材內容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引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自我、學會做人、融入社會;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主動學習和發(fā)展的能力。解讀新課標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就必須淡化“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舊三中心,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體驗為中心”的新三中心,使學生最大限度參與綜合探究的過程。如“正確對待金錢”綜合探究過程可作如下設計:首先,情境引入。從社會生活中選擇一些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的典型案例,如制假售假、坑蒙拐騙等,設置問題引發(fā)探究,討論思考金錢應該如何獲得?作為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其次,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辯論“金錢是不是萬能的”,讓學生在辯論中展開探究過程,讓學生在價值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在綜合探究中提煉觀點。(體驗、感受)再次,促成學生自發(f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情感態(tài)度)最后,探討學會通過合法的正當的途徑掙錢,實現知行統一。這樣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為性、自主性、能動性,促進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生活,感悟道德,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品質。
三、加強綜合探究指導,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為了使綜合探究順利開展,教師要有計劃地規(guī)范活動過程,對每一個“綜合探究”內容都應作精心準備,認真?zhèn)湔n,對學生認真指導。如在實施活動前,將活動的主題、內容、目的告訴學生,讓學生做好準備;又如“辯論”是高一政治新教材課后設計較多的活動,而學生對如何操作“辯論”是很模糊的,教師要在實施活動前指導學生掌握辯論的一般方法和規(guī)則,并讓其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避免辯論這一活動流于形式而影響效果。如在資料收集和整理時,要指導學生怎么查,如何收集整理等。同時每次活動結束后,教師要認真總結,及時點評,表揚先進,指出不足,并提出改進意見,只有這樣才能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綜合探究成果的展示形式應靈活多樣,以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和靈感
新教材綜合探究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體現了能力培養(yǎng)的多樣性,也要求我們在綜合探究成果展示形式上應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刹捎棉q論、演講、社會調查材料公布、出黑板報、撰寫小論文等多種形式。如在開展“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綜合探究課時,可首先進行分組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還可以請學生來表演小品,每組再派出代表對小品進行點評,看哪個組的表演說理透徹。其次在學生討論、演講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聯系社會實際撰寫政治小論文,教師在認真批閱后可進行課堂點評,然后在全班級或全年級進行小論文評比,并可擇優(yōu)向報紙雜志推薦發(fā)表。
多樣性地展示綜合探究成果,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能讓學生在由向教師要知識到向自己、同學、社會要知識的轉化中體驗成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