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容,蔣述東,任光敏
(1.華中師范大學(xué)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湖北武漢 430079;
2.重慶第二師范學(xué)院旅游與服務(wù)管理系,重慶 400067)
土家族哭嫁歌中罵媒現(xiàn)象新解
劉 容1,2,蔣述東2,任光敏2
(1.華中師范大學(xué)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湖北武漢 430079;
2.重慶第二師范學(xué)院旅游與服務(wù)管理系,重慶 400067)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女性出嫁時,傷別離,懼未來有感而發(fā)的哭唱歌謠。其中罵媒一段,新娘罵得酣暢淋漓,是哭嫁歌整個哀怨情緒的一種主動心理宣泄。通過分析媒妁職業(yè)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及土家族的婚俗,闡釋了土家新娘罵媒的原因,進一步分析了哭嫁歌及其中罵媒一段在當今社會的變遷。
土家族;哭嫁歌;罵媒
哭嫁歌是土家族民間歌謠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土家族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謠中占有重要地位。哭嫁歌是新娘出嫁時履行的哭唱儀式上所唱的抒情歌謠。它伴隨著土家族婚禮儀式而產(chǎn)生,作為婚姻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間接反映了土家族的婚姻狀況。清代土家詩人彭秋潭曾寫過一首竹枝詞來描述土家姑娘哭嫁:“十姊妹歌歌太悲,別娘頓足淚沾衣。寧鄉(xiāng)地近巫山峽,猶似巴娘唱竹枝?!盵1]形象地描述了土家女性唱哭嫁歌時悲傷的情緒及對親人的戀戀不舍。從目前搜集到的“哭嫁歌”作品來看,哭嫁歌所述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哭爹娘、哭姐妹、哭哥嫂、辭祖宗、別姐妹、罵媒人等。新娘通過哭嫁這種形式,述離別情,嘆難報父母恩,謝眾親人朋友,表達對未來婆家生活的恐懼,以及對媒人的憤恨。罵媒可說是哭嫁歌中極精彩的部分,哭嫁歌的悲怨情緒借此終于找到一個突破口。哭嫁歌中,新娘對媒人的罵極為刻毒,如“梨樹開花一樹白,媒人全家死個絕。先死媒人獨生子,后死媒人獨生兒?!薄扒炎娱_花烏烏兒色,背時媒人都死絕?;ń氛谧炎押?背時媒人作天孽,哪天趴在路上死,閻王剝皮轉(zhuǎn)二節(jié)?!盵2]媒人歷來被認為是姻緣的撮合者,又是男女婚嫁的見證人。他在做成人之美的好事,是應(yīng)該受人尊敬的。媒人為何會遭到土家新娘如此的痛罵呢?我們從媒妁的出現(xiàn)以及在土家族婚俗中所起的作用談起。
早在人類處于群婚亂交時期,媒妁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按蠹s在父權(quán)制,私有制產(chǎn)生時,婚媾逐漸向?qū)E贾七^渡,議婚形式發(fā)展時期,媒就應(yīng)運而生了?!盵3]“媒”是父權(quán)制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在母系制時代人們尚不懂得生育的真正原因,認為生育是婦女與神靈交感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這時男女間的結(jié)合是自由的,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正如《列子·湯問篇》所言:“男女雜游,不媒不聘”。但是到了父權(quán)制社會,男性為了確保后代在血緣上的純正,就必須做出種種規(guī)定,以禁止女子婚前性行為。未婚女姓被剝奪了與外界男性交往的自由,這時婚姻中聯(lián)絡(luò)男女雙方的中介人“媒”就登上了歷史舞臺。可見媒職業(yè)是隨著父權(quán)制、私有制的確立而出現(xiàn)的,他的出現(xiàn)也從側(cè)面反映了母系社會的崩潰,女性地位的衰落。這里的“專偶制”僅是女性對男性的,男性對女性則實行的是多偶制。所謂“議婚”無非是討論男性對婚姻所花費的成本問題。在整個封建婚姻中,媒人充當了男性利益的代言人,女性就像一件商品,由媒人從娘家議價出售到婆家,婚后辛勤地勞作來償還婆家的彩禮。就像俗話所說:“娶來的媳婦買來的馬,任人騎來任人打?!?/p>
媒妁職業(yè)產(chǎn)生的前期,媒人是男女雙方氏族聯(lián)姻的橋梁。如果說此時他在男女雙方間游說撮合,僅是從外部來促成婚姻的話,到了封建時代,男女婚嫁非常講究“明媒正娶”,他就是婚姻禮儀的內(nèi)在組成部分。有無媒妁,已成為人們衡量婚姻是否合乎道德禮法的標準。所謂“男不親求,女不親許”[4]的門限就成了男女雙方脖子上沉重的枷鎖。《孟子·滕文公下》里講到:“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薄墩f苑》載:“士不中而見,女不媒而嫁,君子不行也?!笨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思想已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和遵循。未婚的男女要成婚必須有媒人的介紹,特別是女子想出嫁,不通過說媒,還會被認為不貞潔。
土家族在“改土歸流”之前,婚姻是自由的,無需媒人撮合。土家族“地處萬山之中,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無拘親疏,道途相遇,不分男女,以歌為奸淫之媒,雖親夫當前,無所畏避?!盵5]婦女在婚配上有自由權(quán),較少受到社會、家庭、財勢等因素的制約。他們到了十五六歲就以山歌為媒,自由挑選婚偶。土家山歌唱到:“肥土種蕎不用灰,今日結(jié)伴不用媒,多個媒人多張嘴,免得從中說是非?!薄按笊娇巢癫挥玫?大河挑水不用瓢,好姐不用媒來講,山歌搭起五彩橋?!盵6]在此情境下,土家女性心態(tài)是自由而舒展的,鮮明張揚著人性的本質(zhì)。
在土家族“改土歸流”后,漢人的許多風俗習(xí)慣逐漸滲入土家人日常生活中。漢族封建思想影響下形成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逐漸成為土家族婚姻中不可違背的道德禮儀。若男方或是其父母看上了某位姑娘,則由其父母做主請媒人去女方家求婚。由媒人攜帶一把傘以及一塊兩斤多重的豬肉去女方家求婚。若女方應(yīng)允,則收下豬肉,反之則退回。一般來說,媒人第一次上門求婚,女方父母是拒收禮物的。根據(jù)媒人第一次求親反饋回的情況,男方第二次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這次,除準備塊豬肉外,還準備兩瓶酒和兩斤糖食果餅作為禮物。媒人將男方父母的誠懇之意轉(zhuǎn)告女方父母,希望兩家開親結(jié)義。這次女方父母雖還說些推脫之辭,但只要收下禮物,那么這門親事就有八九成希望了。第二次求婚若女方家收下了禮物,男方家會請媒人第三次登門求婚。這次,女方家就會答應(yīng)求婚,并表現(xiàn)出一種熱情款待的氣氛。女方接著就征求直系家屬中長輩的意見,決定是否“放話”,即是否許婚。許婚后,媒人就在堂屋燃放鞭炮,向族內(nèi)族外宣告雙方聯(lián)姻成功。接著,媒人還要去征求同姓家族的意見,以示尊重。許婚之后,由男方備辦一定數(shù)量的禮物請媒人到女方家“取八字”。女方要請族內(nèi)親戚吃飯。屆時,媒人請女方將姑娘的生辰八字填在男方已寫好的紅紙上。再由媒人將填好的紅庚交給男方的父親。這門親事就算定下來了。在完婚前,男方每逢年節(jié)都要備辦酒肉果餅到女方家拜望。到男方要求結(jié)婚那年,要送一只有尾巴的豬腿。女方若同意當年完婚,則將豬腿連豬尾都收下。若不同意,則將豬尾割下,放在抬盒內(nèi),歸還男方。女方當年如不同意,來年男方還會依禮再送一次,直到女方同意為止。女方同意后,男方再請風水先生根據(jù)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擇定良辰吉日完婚。男方婚期選定后,再備辦些禮物,請媒人到女方家“送日子”。雙方共同商定好婚期后,男方開始籌辦婚禮,女方開始準備嫁妝。籌備完畢后,男方就請媒人帶彩禮到女方家“圓禮”?!皥A禮”當晚,女方就開始哭嫁。村里族內(nèi)姑娘姊妹和外鄉(xiāng)的姑表姊妹、姨表姊妹都要來喝喜酒并陪出嫁姑娘一起哭嫁?!皥A禮”第二天,男方的親友要帶上賀禮前來賀喜。舅舅、姑爺、姐夫等都要送“對匾”以示祝賀?!皩ω摇彼蛠砗?男方家要請禮儀先生主持升匾儀式。結(jié)婚的前一天,男女雙方要舉行“戴花酒禮”。女方姑娘要梳妝戴花并展示嫁妝和彩禮。男方在告祖發(fā)轎時,由舅舅為新郎披紅戴金銀花。隨之則由媒人率領(lǐng)迎親隊伍敲鑼打鼓到女方家迎親。迎親隊伍到達女方大門后,女方會在門前舉行“攔門禮”,男女雙方的禮官會相互盤答。這一天,女方哭嫁達到高潮,要哭一個通宵??藜薜膬?nèi)容主要有:哭上頭、哭吃離娘席、哭父母、哭舅父母、哭伯叔嬸娘、哭哥嫂、哭姊妹、哭媒人、哭穿露水衣、哭辭祖先、哭上轎等。姑娘出閨當天,先由“摸米”搬帳子到男方家,女方再“發(fā)親”。迎親隊伍一路吹吹打打來到男方家。接著夫妻拜堂,送入洞房。其間新郎新娘要爭先“坐床”。當天晚上,眾親友要鬧洞房,可以盡情嬉鬧不分大小。新婚第二天即要行“清大小禮”,理清老少和大小。第三天,新郎送女方親友回門。散放賓客后,新郎新娘還要一起到女方家拜望岳父母。至此,土家婚禮才告結(jié)束。
(一)媒妁的出現(xiàn)取替了女性自由擇偶權(quán)
從土家族整個婚禮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改土歸流”前,女性有權(quán)自由選擇配偶?!案耐翚w流”后,媒人作為封建婚姻制度的代言人登上歷史舞臺,女性自由擇偶權(quán)就被逐漸取消了。在封建包辦、聘娶婚姻制度下,土家族女性的人性被壓抑,感情被禁錮,婚戀自由逐漸被扼殺。土家女性仍然是父權(quán)制下,男性中心社會的犧牲品。
第一,媒人是父權(quán)制的代言人。在封建社會,婚姻是關(guān)系到家族的大事,只有征得父母應(yīng)允的婚姻才能在家族中享有合法的權(quán)益。因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遵循的正統(tǒng)?!懊藉浴笔恰案改钢钡木唧w操作者。媒妁所代言的是父母的意志,婚姻當事人本身并無自由選擇權(quán)。在求婚過程中,媒人是男女雙方家族聯(lián)姻的橋梁。男方父母請媒人給女方父母傳話,撮合和送禮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媒人一般代表男方父母求婚,得到女方父母的應(yīng)允就算成功,而無須婚姻當事人同意??藜薷柚谐?“豌豆開花鉤對鉤,背時媒人想豬頭。吃了豬頭喪天良,花言巧語騙爹娘。媒人講話爹娘服,爹娘只講酒和肉。貴女送人成‘賤女’,爹娘難享女兒福。”[2]姑娘就象個有交換價值的商品,被雙方父母和媒人當成獲利的交換工具。媒人從中獲取的是利益,葬送的是女性婚姻的自由和幸福。
第二,媒人是男權(quán)制的代言人。土家舊婚俗規(guī)定:無論何家女子,只要被男方看中,買一串鞭炮去她家鳴放,就算定親了,女方及其家人不得反對。男方再派媒人到女方家議婚,以促成婚姻的締結(jié)。男性相對女性享有絕對的自由擇偶權(quán)。媒人收取了男方家的好處,自然會幫男方說好話。這里媒人又成了男方意志的代理人,女方的意愿無足輕重。姑娘嘆到:“哭聲媒公與媒婆,一來一往操心多。千言萬語是為我,其實你是想喝酒。千操心來萬操心,你幫人家來說親。過河翻山又越嶺,為的使我成‘賤人’?!盵2]諸如“賤人”之類的稱謂在哭嫁歌中多次出現(xiàn),如“貴女送人成‘賤女’”,“命苦不過女兒身,從此成了‘下賤人’,人家屋里難為事,身為‘下賤’難做人?!盵2]一個貴,一個賤,形象地突出了土家女性出嫁前后,在娘家和婆家地位的差別。土家女性哭到:“我在娘家享清福,坐在閨房不出屋。太陽出來三丈高,睡在床上伸懶腰。天黑點起蓮花燈,繡花拿起繡花針?!业狡偶议L工苦,天晴落雨坐不住。外面路都看不清,露水濕衣到半身。走路腳踩爛泥坑,做活手拿鋤八斤?!盵2]女性出嫁后,就象婆家的長工、家奴。在封建男權(quán)中心社會下,女性個性受到壓抑,身體受到摧殘。前后處境對比,女性自然會埋怨婚姻的不幸。怪罪媒人將她介紹到婆家,成了“賤人”。
婚姻本為男女之間的事,此時媒人似乎也成為與前兩者鼎足而立的第三方。他的言辭確切與否,撮合的熱心程度怎樣都直接影響著婚姻的成敗,以及婚后的家庭生活。在土家族舊式婚姻中,土家女性不過是封建婚姻制度下,完成婚禮這一社會行為的工具。新娘本來的主角地位被邊緣化,而媒人作為社會習(xí)俗的代言人,堂而皇之地成為了婚禮的主角。這種婚姻不可能以自由選擇為基礎(chǔ),家庭缺乏感情,幸福度大打折扣。難怪新娘在出嫁時會通過哭嫁痛罵媒人。
(二)媒人貪利,說媒多有不實之詞
另外,土家新娘痛罵媒人的重要原因是媒人在撮合男女雙方時,由于貪利“媒妁之言”多有不實之詞,以至女性婚姻不幸。《戰(zhàn)國策·燕策》中有載:“周地賤媒,為其兩譽也。之男家曰女美;之女家曰男富?!泵饺素澵?“為其兩譽”,自然會遭致新娘痛罵:“一條帕子兩邊花,背時媒人兩面夸;一說婆家有田地,二說娘家是大家;又說男子多聰明,又說女子貌如花。一張嘴巴嘰哩咕,好象田牛青蛤蟆。無事就在講空話,叫兒叫女爛牙巴。日后死在陰司地,鬼卒拿他去捱叉?!盵7]這種媒人憑不實之詞撮合的婚姻,雙方不甚了解,婚后自然不會幸福。女性對家庭的不滿,自然轉(zhuǎn)化為對媒人的憤恨:“人家丈夫像條龍,我家丈夫像毛蟲;哪年哪月毛蟲死,斑鳩跳出畫眉籠!不怨爹,不怨娘,光怨媒人壞心腸!媒人肉,放鍋熬,媒人骨頭當柴燒,媒人的皮當鼓敲。”[7]想必媒人在婚前定是隱瞞了男方的諸多缺陷,以至女性嫁錯了人。女性對婚姻的不滿,自然怪罪到媒人身上。
媒人之所以在說媒時多有不實之詞,這與封建婚姻的聘娶制本身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幣,不交不親?!盵8]“男女無媒不交,無幣不相見”,“有幣者必有媒”[9]的婚俗,在客觀上為媒人提供了說謊騙財?shù)臋C會。在土家族婚俗中,一般是男方聘媒人上女方家求婚,媒人“吃人家的肉渣渣,盡幫人家講好話。吃人家的鍋巴飯,說人家有千千萬。人家給你打點酒,你說人家樣樣有。”[2]媒人收人錢財,自然會千方百計替男方說好話,用花言巧語使男女兩家訂立婚約。另外,男方每次上女方家以及逢年過節(jié),都要給女方家送禮物。媒人會夸大禮物的質(zhì)量,以促成婚約。土家姑娘自然感到受了欺騙,罵到:“人家趕個豬來毛又長,我家殺了還不夠一餐。人家趕個豬來像野豬,我家殺了沒得一碗肉。趕個豬來毛又長,趕你老子趕你娘?!盵2]女方嫁女看重聘禮,受了欺騙自然不悅。難怪新娘出嫁時要痛罵媒人了。
土家姑娘借唱哭嫁歌之機痛罵媒人,實則是借此形式表達對重男輕女社會現(xiàn)象的憤憤不平。在整個哭嫁歌中,土家姑娘傷別離,懼未來,這些都是她們行將通過婚姻這一社會儀式進行角色轉(zhuǎn)化時,一種被動的心理感受?!皞麆e離”,表面上是告別親人,實則是告別她們做女兒家時游離于重男輕女社會現(xiàn)實之外的自由生活狀態(tài)。“懼未來”,表面上是懼婚姻不幸福,懼婆家虐待,更深層的原因是懼怕行將為人婦,就必須按照封建社會給女性規(guī)定的種種不合理的社會規(guī)范來生活。如果說“傷別離,懼未來”是迫于這些封建社會規(guī)范的被動感受的話,那么罵媒就是新娘主動的心理宣泄??藜薷柚辛R媒一段,正如拉法格在《關(guān)于婚姻的民間歌謠和禮俗》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樣:“各種宗教、各國政府,都以敬意和隆重的儀式敬重婚姻。哲學(xué)家、教士和政治家把婚姻看作家庭的基礎(chǔ),看作保證婦女的地位和對婦女保護和重視的一種制度。而在這種若干世紀以來綿延不斷的莊嚴隆重的演奏會上,民歌卻發(fā)出了不諧和的噪音?!盵10]這種“不諧和的噪音”包含著女性對不平等的封建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現(xiàn)實的控訴。當然土家女性不可能認識到給她們帶來不幸的是封建婚姻制度和社會規(guī)范,也不敢怪罪代表父權(quán)形象的家長和處于中心文化的男性,就只能從表而的和直接的因素出發(fā),“罵媒”了。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一直致力于改善民族地區(qū)生活狀況,提高婦女社會地位,營造男女平等的社會氛圍。1950年,我國頒行了第一部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從根本上廢除了封建婚姻制度,保證了婦女的合法權(quán)益。包辦婚姻,買賣婚姻以及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受到嚴厲禁止。在婚俗調(diào)查中,恩施咸豐縣大路壩村的江銀珍欣慰地介紹到:“現(xiàn)在年輕人都是自己找,哪個還興我們來包辦咯。幺女兒結(jié)婚是好事,高興得很,哭個
啥子喲,最多就擺個樣樣?!笨藜薷枭娴耐寥馈饨▽V粕鐣粡?fù)存在了,哭嫁歌在民間就逐漸消亡了。現(xiàn)在,媒人也只是婚姻介紹人,起個“穿針引線”,“鋪路搭橋”的作用,不再說合雙方父母包辦成親。重慶黔江區(qū)小南海鎮(zhèn)古楓寨的唐中富談到:“親戚些介紹是好心才幫你關(guān)心兒女事,成不成還是他們自己的事?!蓖良遗灾孬@婚姻自由,社會地位得到尊重和認可,出嫁就真正成了喜事,哭嫁就變成了“歌嫁”或“賀嫁”,罵媒就變成了“謝媒”了。
[1] 楊發(fā)興,陳金祥.彭秋潭詩注[M].宜昌:中國三峽出版社, 1997:186.
[2] 陳廷亮,彭南均.土家族婚俗與婚禮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 烏丙安.中國民俗學(xué)[M].沈陽: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1985:236.
[4] 徐彥.春秋公羊傳注疏·僖公十四年[M].北京:中華書局, 1980.
[5] 田發(fā)剛,譚笑.鄂西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概觀[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
[6] 吳恭儉.土家族情歌集[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9-10.
[7] 陳才訓(xùn).話媒[J].天水行政學(xué)院學(xué)報,2000(6).
[8] 孔穎達.禮記正義·曲禮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9] 陳立.白虎通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4.
[10] 拉法格.拉法格文論集[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9: 117.
責任編輯:毛正天
K890
A
1004-941(2012)05-0006-04
2012-08-29
劉容(1975-),女,重慶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遺產(chǎn)、文化產(chǎn)業(yè)、中國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