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翁者,品美食、喜書畫。有筆記《爨廬珠林》,以高深哲思而入飲食,言簡意賅,包羅萬象。今本刊摘登之,以饗讀者。
【燒餅紙】
三十年代時,有小飯館外賣燒餅。某君買燒餅回家,展開包燒餅紙竟為文言文廣告,妙文抄錄如下:
“本樓承蒙各界惠顧,深受昭信,中外人士莫不贊口,稱味之富美,物質豐盛,誠為非他所較,既能分別滋味于眾口,復許同樣其底蘊各異,感是誠信,昌盛榮幸。是以命諸藝司,悉心考究,精益求精,調味盡善。務達心裁獨出,比眾不同,以負主顧雅意。歡迎來賓云集,饌肴清潔適口,貴客飲宴出暢,誠衛(wèi)生之良佐,社會之輔弼也。本樓主人謹曰。外送半元起碼,車力酌給。”妙文雖令人忍俊,然那些買燒餅的大爺大媽們能讀懂否?
【老菜價】
偶翻出1930年沈陽大陸春飯莊膳單,標價:臘肉炒紫菜苔七角五分,烹大蝦一元,川雙脆七角五分,泡菜肉末四角,點心飯二角、五角,兩人共食便飯三元六角五分,小費在外。其時,津門對蝦每對一角,女服務員月工資八元。
【丁大爺賣糖堆】
《論語》說:“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备F富兩重天,人由富變窮,經(jīng)過一番折騰,人不氣餒,骨氣猶存,難矣。
天津有位賣糖堆的丁大爺,富時揮金如土,貧時自食其力,不受人憐,人多敬之。丁大爺字伯鈺,林墨青寫傳曰:“天津世家子也,其家故有鈔關差事(大關房),邑中巨族半數(shù)戚好。伯鈺生而席履豐厚,服食玩好予求予取。出則肩輿騶從,儼然貴官?!鄙w十六即承父業(yè)“上關”,揮霍特甚。其轎夫出門都要翻穿灰鼠,遇雪凍結即棄去另制,即此一端,可想當年豪富。
丁大爺富童心,是天津衛(wèi)第一個玩自行車者。因好奇故,在豪華客廳內竟然添置銅鍋石板風爐,一心學制糖堆,本以消遣,誰料后竟以為生。
有小傳云,庚子變起,丁爺家室被焚掠一空,遂變赤貧。然不肯稱貸,也不受接濟,惟制各種糖堆,手提筐沿街叫賣。一次在芥園叫賣遇親故贈金,丁爺大怒,不但拒金不受,還舉籃將糖堆投河。又一次,在北大關遇故人,回首避之,丁爺笑攔曰:“你還欠著我的錢呢,不要躲我,沒向你討債?!痹诋敃r市儈氣充塞之天津,這就是傲骨奇人稱“爺”的范兒。
【水炒蛋】
蓋大廚烹技之高,不在用食材珍貴而在于用簡單食材烹出美味佳肴來,如姜萬有大師的“清湯白菜帶臥果”。湯清而味厚,菜嫩而不生,臥果改刀而不散。絕活也。
余兒時最喜去南市“三不管”吃水炒雞蛋。攤主用大平鍋,放油少許,將蛋液入鍋,加水烹熟,切成方塊,用紙一方托起,售五分錢一塊,大人小孩喜食。
前日在梅江四合院聚餐,老板以農(nóng)家菜款待,其中就有水炒雞蛋。選用農(nóng)家山里散養(yǎng)雞蛋,廚師將蛋去殼后,不打散而入炒勺,靠水氣致熟。菜上桌顫篤篤如豆腐腦,亮燦燦若木樨花開,入口綿軟,香而不腴,品后有如對故人之樂也。
在座的白慶華大師說,此菜看似簡單,烹技亦不易。蛋液不散,取其混沌之氣;嫩菘為俏,取其剛柔相濟;油引氣烹,方現(xiàn)上善若水之義。大哉,中國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