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形全借是語言接觸中產生的一種較少見,也較晚見的語言現(xiàn)象。隨著世界范圍內的人際交往,語言接觸不斷增多,這種方式有它獨到的優(yōu)點和作用。
關鍵詞:借詞 音形 作用
“我們把從別的語言中連音帶意都接受過來的詞叫做借詞,也稱外來詞”(董秀梅,2001:587)。借詞是語言接觸中產生的一種最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任何一種語言,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借詞。它的語音形式和意義都借自外民族語言,借詞不僅引入了新的外來概念,而且還引入了外語的音義結合關系。
漢語中的借詞主要是名詞,還有少數(shù)來自日語的動詞、形容詞。它吸收外來詞的方式多種多樣,比較復雜。本文只討論其中較晚出現(xiàn)的一種“音形全借”?!耙粜稳琛睂嶋H上就是指在漢語的句子表達中夾有外語詞,主要是英語詞,它包括兩類:英語字母詞和英語單詞(當然也有一些其他語言)。社會在不斷發(fā)展,這種“音形全借”的借詞方式已頻繁使用于網(wǎng)絡語言、生活語言甚至官方語言中。
一、英語字母詞的使用
漢語中直接借用英語字母詞可分為三類:
(一)借用英語單詞或詞組的首字母縮寫,通常用大寫字母。例如:
WTO(世界貿易組織)、CEO(首席執(zhí)行官)、VIP(貴賓)、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MBA(工商管理碩士)、DVD(數(shù)字式激光視盤)、CCTV(中國中央電視臺)、ISO(國際標準化組織)、IQ(智商)、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DJ(流行音樂節(jié)目主持人)、BBS(電子公告版系統(tǒng))
(二)英語字母諧音縮寫形式。例如:
IC(I see)、CU(See you)、CUL(See you later)
(三)借用字母和數(shù)字的組合形式,數(shù)字或表示數(shù)字意義(一般是漢語發(fā)音),或是英語數(shù)詞的諧音(一般是英語發(fā)音)。例如:
3G(The Third Generation)、B2B(Business to Business)、I H8 u(I hate you)、Cu 2morrow(Ill see you tomorrow)
英語單詞或詞組的首字母縮寫構成的字母詞在英語字母詞中所占比例最大,很多英語字母詞也為人們所熟知。例如: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就成了人們耳熟能詳?shù)脑~;論及CCTV,人們就知道是中國中央電視臺……這些英語字母詞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便捷的表達方式。
董秀梅(2001:120~122)統(tǒng)計了2000年12月13日發(fā)行的兩份報紙,除去廣告和一些外國人名、地名以及外文書籍以外,每份報紙都有一些字母詞,《中華讀書報》有“MD橋、WTO、暑假創(chuàng)業(yè)A計劃、MBA學位”等詞,這些詞都已經進入《現(xiàn)代漢語詞典》,1996修訂版所附的“西方字母開頭的詞語”一欄該類詞收錄39條。
英語字母詞的使用為人們提供了很多方便,“世界貿易組織”需要用漢語的六個音節(jié)來表達,而“WTO”只用三個英語字母就可以,交際的簡單快捷原則使人們愿意選擇英語字母詞。
二、英語單詞的使用
日常生活中,漢語句子中夾雜使用英語單詞的現(xiàn)象很多。
直接使用英文的形式,即保持原語詞義、詞形不變或基本不變的外來詞語,完全使用外文字母標記詞語,這是最徹底的借入方式(郭鴻杰,2002:1~4)。觀察漢語中夾雜的英語單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英語詞雖然在形式上是英語,但進入了漢語句子以后就遵從了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這些英語單詞在漢語中大多用為實詞,而以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居多。
(一)名詞、代詞性的英語詞。例如:
(1)我有本事,who怕who???
(2)I 服了you.
(3)你想做個高雅的lady嗎?
(4)各位喜歡宇春的春fans們,希望你們和我們一樣,支持宇春。
(二)動詞性的英語詞。例如:
(5)有事兒你call我。
(6)我們出去relax一下。
(7)什么顏色最match你的家?
(8)你那么那么地努力,老板卻promote了她。
(三)形容詞性的英語詞。例如:
(9)你happy,我也happy。
(10)今年秋冬靴子很in(流行)。
(11)我若無法很high,便容易陷入down中。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的英語單詞大多只限于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常用詞。例如:在“有事兒你call我”一句中,人們只是把“打電話”一詞換成了“call”。漢語句子中的英語單詞往往是這個句子表達的中心所在,在句中起到了突出重點的作用。例如:“我們出去relax一下”中表達的中心就是“relax”(放松)。“I 服了you.”一句中要強調的是“I”和“you”,說的是“我服了你”而不是“你服了我”。“今年秋冬靴子很in”重點指向“in”,即流行。
這種借用簡潔、活潑,大大縮短了外來語言信息進入漢語的過程,使我們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得新信息,并對西方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方便我國與歐美國家的文化交流。不過我們要用健康的心理來對待它,在不損傷語言交流功能的前提下,有節(jié)制地使用,對于母語不僅不會造成傷害,反而更能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將母語發(fā)揚光大。隨著人們對它的使用與規(guī)范,英語詞可以更好地為我們漢語服務。
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可能是純粹的,世界上的各種語言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其他語言的借詞。在“地球村”時代,要想全面拒絕外來語是不可能的,越是發(fā)達的語言,越不純潔。在本族語的詞語實在無法表達時,借用外來語是必要的、可行的。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入,隨著世界范圍內的人際交往、語言接觸的不斷加強,漢語中的詞語受外來語的影響必然愈來愈大。而漢語中的借詞多數(shù)都是經過創(chuàng)造性地錘煉而進入的,包括音形全借的詞,都是為了漢語的表達需要才借用的。當然某些借詞的使用還有待規(guī)范,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本文系渭南師范學院科研計劃項目[10YKFoo8]。)
參考文獻:
[1]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2]董秀梅.關于改革開放以來漢語吸收外來詞的思考[J].聊城師范
學報,2001,(2).
[3]郭鴻杰.二十年來現(xiàn)代漢語中的英語借詞及其對漢語語法的影響
[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5).
(姚亦登 陜西渭南 渭南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7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