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功
(閩江學院圖書館,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是高校重要的教育陣地。讀者培訓是圖書館開展教育活動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徑。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高校圖書館如何開展讀者培訓關系著大學生讀者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和館藏資源利用率的提高。
從圖1可以看出,讀者培訓工作主要由“確定培訓需求及目標”、“選擇培訓內容”、“開展培訓活動”和“評價培訓效用”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讀者培訓需求的確定是培訓開展的前提,基于客戶需要的培訓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培訓的效用。培訓內容的選擇是核心,選擇能滿足讀者需要的培訓內容,是有效開展讀者培訓的保障。培訓活動的開展是關鍵,包括活動方式的選擇,活動時間、場地、人員的安排,這也是保持圖書館培訓對讀者持久吸引力的關鍵。培訓活動的評價是重點,是測定培訓活動是否滿足讀者需求的過程。最后,就是讀者培訓活動的反饋檢驗,把實踐中總結的不足和優(yōu)勢反饋到前三個環(huán)節(jié),不斷優(yōu)化調整,進入下一輪培訓活動。本文擬從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對高校圖書館的讀者培訓工作進行探討。
調查顯示,大部分讀者希望圖書館開展讀者培訓,超過70%的讀者有參加培訓的意愿,而實際讀者參與圖書館培訓的現狀卻不容樂觀[1]。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圖書館培訓的內容與讀者的需求之間出現了不匹配,圖書館所教并非讀者想學。可見,做好讀者培訓需求的調研非常有必要。
目前,圖書館培訓需求主要由館員在其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讀者問卷調查結果而確定,這種傳統(tǒng)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館員的專業(yè)局限性。培訓館員個人隱性知識、工作實踐、知識結構等因素導致了其確定的培訓內容與讀者的需求并不契合。二是問卷調查本身的制約性,首先,限于調查成本,不可能展開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其次,讀者知識結構水平,興趣愛好的多樣性使得選取的樣本很難有代表性;最后,即使樣本的選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讀者也很少愿意持續(xù)地表達培訓需求。
因此,除傳統(tǒng)的問卷、訪談、座談等方法外,圖書館利用博客、論壇、微信等互動工具及時與讀者取得溝通是更為有效的方法。例如,館員可以初步擬訂培訓提綱,上傳至讀者協(xié)會QQ群或博客,讓讀者瀏覽討論,然后根據讀者意見,修改培訓大綱,增加讀者感興趣或想學的內容,剔除讀者覺得不適用或老化的內容,再按照新的培訓大綱組織培訓素材,開展讀者培訓。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讓讀者積極參與培訓需求調研,有效的激勵是必要的,圖書館可以通過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激勵讀者向圖書館不斷獻計獻策,使培訓需求的調研結果真實有效。比如,圖書館可以把每次參與培訓計劃討論的讀者確定為優(yōu)秀讀者,增加借書冊數、延長借書期限、增加續(xù)借次數。對年度在圖書館培訓需求調研中表現積極的讀者獎勵購書券、文具禮包或贈送暢銷書。
圖書館讀者培訓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信息檢索知識和技巧、圖書館資源分布及利用途徑、各類數據庫的使用方法、新生入館培訓、網絡免費資源的使用、嵌入學科的參考咨詢服務和文化講座。而如何根據讀者的培訓需求在這些領域實現橫向拓展和縱向深入,選擇合適的培訓內容尤為關鍵。
在選擇內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1)區(qū)分培訓對象。高校讀者主要包括大一新生、高年級學生、畢業(yè)生、研究生、教師、專職科研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各類型讀者的培訓需求不同。新入學學生對圖書館資源、圖書館作用的認知模糊,需要側重向他們介紹圖書館各類資源和圖書館使用技巧,同時,需要向他們推介圖書館的趣味活動,強化圖書館對新生的吸引力。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對圖書館的使用已有了相當了解,培訓重點是圖書館的新購資源介紹、專業(yè)領域文獻動態(tài)綜述等[2]。畢業(yè)生的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畢業(yè)論文撰寫指導、參考文獻的查找、就業(yè)信息的檢索等。教師讀者培訓的重點在于中外文數據庫使用介紹,專業(yè)教育領域的新方法、新技巧等。專職科研人員的培訓重點在于項目申報信息檢索、項目申報材料準備及基于學科的專題參考咨詢。(2)注重培訓內容的實用性。讀者參加圖書館培訓的目的不在于課程內的知識,他們更看重查找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不同類型讀者查找信息的目的也不同,有的是撰寫論文、有的為申報項目、有的為拓展知識面[3],因此培訓的內容一定要實用,基于問題的信息能力檢索培訓和嵌入學科的信息素養(yǎng)培訓是有效的方式,這就要求圖書館的培訓內容要與學科結合,主題鮮明,實用性強,注重培訓的深度。(3)密切結合館藏資源。圖書館需要在現有館藏資源的基礎上,以讀者信息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開展讀者培訓,因此在培訓內容上必須結合館藏資源。這是因為,對讀者而言,培訓中學習的信息技能可以在查找現有資源的實踐中得到鞏固和強化。筆者了解到,某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培訓中有“DIALOG聯機檢索系統(tǒng)”的應用內容,但讀者培訓后根本沒有相應的資源供其檢索實踐,大約6個月后,讀者已無法記起檢索流程和注意事項了。對圖書館而言,只有把館藏資源推薦給讀者,并教會讀者如何使用,才能提高新購資源的利用率,從而方便申請采購經費,推進文獻資源建設。
讀者培訓活動的開展主要包括活動宣傳和培訓形式的選擇。廣泛和有效的宣傳是讀者培訓活動取得預期效果的有力保障。宣傳途徑主要包括實體宣傳和網絡宣傳,圖書館在進行宣傳時可以注意:(1)高校圖書館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好場所,入館人數較多,可在圖書館入口、電梯口、大廳、閱覽室等位置放置宣傳海報,廣泛吸引活動參與者;(2)教學樓的電子公告屏、食堂和宿舍區(qū)的報紙櫥窗、宣傳展板是圖書館場外有效的活動宣傳陣地,這種宣傳方式直觀、簡潔,可由讀者協(xié)會制作相應創(chuàng)意海報,突出培訓主題;(3)在圖書館網頁上開設培訓活動公告板塊,把培訓計劃和安排放置在網頁上,并在活動開始前一周通過浮動窗口進行宣傳;(4)通過信息推送,在讀者登錄個人數字圖書館時可查收培訓相關郵件,郵件以活動主題為標題,對地點、時間和安排均進行詳細介紹;(5)借助學校BBS論壇,將主題帖置頂來宣傳培訓活動,能吸引經常瀏覽網頁而來館頻次較少的讀者[4]。
圖書館傳統(tǒng)的讀者培訓以集中培訓為主,在規(guī)定時間、地點對參與者進行相關內容培訓,是培訓者和讀者面對面交流的過程。培訓在具體形態(tài)上有不同的表現,包括一小時主題講座、文獻檢索課教學、新生入館參觀等。這種培訓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讀者可直接提問并能與培訓者直接交流。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定時定點的培訓已不能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新培訓方式受到讀者歡迎,新的培訓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微博、維基、RSS、IM等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赪eb2.0的網絡培訓能讓讀者變被動接受為廣泛參與,讀者可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觀看培訓視頻、應用演示和培訓課件,而且可以發(fā)表反饋意見,結合自己的培訓效果針對不足給出改進構想,讓讀者真正成為培訓活動的主體;
(2)利用遠程網絡教學,構建協(xié)作學習體系。協(xié)作互動學習是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學習者在共享學習資源的基礎上,彼此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對圖書館培訓人員而言,協(xié)作互動能更新教學內容,并且能夠通過館際交流,分享隱性知識,改變目前讀者培訓內容陳舊、教材建設滯后的現狀[5];
(3)基于虛擬游戲化途徑的讀者培訓是大勢所趨。圖書館讀者培訓的前提是讀者必須對培訓內容和形式感興趣,寓教于樂是最理想的培訓方式,美國大學圖書館把信息素養(yǎng)教育溶于圖書館游戲服務中,受到讀者好評[6]。因此,設計開發(fā)一系列信息檢索、信息素養(yǎng)教育類的網絡游戲,讓讀者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習得知識,是圖書館培訓人追求的目標。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培訓內容均能用游戲化路徑展示,基于學科的個性化定題培訓因為屬于學科縱深服務,游戲方式無法全面體現其內容,還需要借助傳統(tǒng)培訓方式開展。
讀者培訓評估是對培訓活動的效能進行科學分析,判斷培訓目標是否實現的過程,評估是總結經驗和持續(xù)改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在圖書館具體工作中,往往僅僅熱衷開展各類活動,而對活動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并不關注。有的圖書館即使開展讀者培訓評估,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培訓評估的內容不全面,缺乏相關機制;對評估活動不重視,缺乏有效和系統(tǒng)的管理;評估工具和手段較單一等[7]。
為有效進行讀者培訓評估,圖書館必須建立科學的讀者培訓評估指標體系??率纤募壴u估模式理論將評估分為反應、學習、行為和結果四個層面[8],在此,筆者從這四個層間對圖書館讀者培訓評估進行分析:
(1)反應層,顧名思義,評估讀者滿意度,讀者對整個培訓的直觀感覺如何,時間、場地選擇是否合適,培訓師主題選擇是否切合需要,講解是否透徹到位,讀者是否有所收益等等,此層面展現的只是讀者對評估的大體評價;
(2)學習層,測定讀者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采用書面答卷的方式對受訓者進行考核,測試其學習獲得程度;
(3)行為層,測定讀者對受訓內容的實踐運用程度,讀者是否融會貫通,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聯系實踐,指導日常的工作和學習。這是評估體系中最重要的層面;
(4)結果層,用來評估上述(反應、學習、行為)變化對組織發(fā)展帶來的可見和積極的作用。
根據上述理論,結合讀者培訓實際,圖書館可以設計如下三級評估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讀者培訓評估指標表
讀者培訓是高校圖書館的一項基本服務,特別在各類資源急劇增長的背景下,圖書館通過各類培訓,能夠不斷提高讀者的信息能力,同時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效率。圖書館只有根據培訓工作的流程,確定讀者的培訓需求,選擇合適的培訓內容,通過有效的形式開展培訓活動,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不斷提高培訓水平,才能進一步提高讀者培訓工作水平。
[1]張佳佳.網絡時代我國高校圖書館讀者培訓工作調查與分析[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1(3):76-79.
[2]陳建紅.幾種有效的讀者培訓宣傳途徑[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9(6):107-108,111.
[3]王重陽,沈洪杰.高校圖書館讀者培訓工作的調查與分析[J].現代情報,2010(1):144-146.
[4]吳曉英,鄭輝昌,楊應全.基于營銷理念的讀者培訓服務模式研究[J].情報探索,2011(10):30-33.
[5]林麗,卓曉云.Web3.0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培訓的新方式[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0(3):75-76,84.
[6]韓宇,朱偉麗.美國大學圖書館游戲服務的調查與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09(12):99-102.
[7]劉芳,朱沙.當前高校圖書館讀者培訓評估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世紀圖書館,2012(1):40-42.
[8]楊光.柯氏四級培訓評估模式[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