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解讀華裔美國人的幾種刻板形象

      2012-08-15 00:50:58韓虹
      電影評介 2012年2期
      關鍵詞:華工種族主義族裔

      一種文化對另一種異文化的想象理解受到集體意志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固定性和趨同性,基于某些先在的假定,通過簡化和分類,形成了關于那種文化和對應群體的一套概括的、固定的、標準化的看法,即為刻板形象。李普曼在《公眾輿論》中指出,道德準則體現(xiàn)了對事實的獨特評價,而其核心則是一套與社會學、心理學和歷史相關的刻板形象模式。這種模式?jīng)Q定了我們會看到哪些事實,以及我們怎樣去看待這些事實。[1]我們通常會按照我們所處文化所給定的方式與印象去理解人和事物,而刻板形象則是使我們產生這種集體意志的重要因素。在美國這個多族裔國家中,刻板形象總是與種族主義制度相伴相生。華裔在美國的歷史長達一百多年,為美國的建設和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然而,華裔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歷史地位和社會地位,在各種歧視性的移民法令下屢遭排斥。即使在這些法令廢除之后,主流社會仍然將華裔當作“外國人”看待;華裔歷史的“湮沒”使關于華裔的各種“刻板形象”大行其道,主流社會又利用這些“刻板形象”或排斥驅逐、或拉攏同化華裔,使華裔處于掌控之中,以維持和鞏固以白人為主的社會權力模式,同時也給華裔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因此,認識和研究刻板形象是理解和建構華裔美國文化的基礎。本文將追溯形成華裔美國人刻板形象的社會歷史語境,對其類型、形成和影響進行梳理,揭示隱藏其背后的種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

      一、關于華裔身份定義的刻板形象

      歷史上美國主流社會對華裔身份存在著兩種“刻板形象”:一是認為華裔是“永久的外國人”,是人在美國賺錢,心在中國的“逗留者”;二是認為華裔是雙重人格的人,華裔被設定在中/美兩種完全對立文化的撕扯中生活,缺乏一個永久的強有力的身份屬性。在種族主義社會中,刻板形象往往起到建立并維持秩序的作用。兩種“刻板形象”都成為了美國主流社會排斥華裔的理由。

      其一,他們給華裔冠以“逗留者”的刻板形象,稱華工不帶妻子來,不愿同化,也不能適應崇尚民主、個人主義的美國價值,還拉幫結派對抗美國法律,掠奪美國的財富帶回中國。[2]因此,在出現(xiàn)勞資矛盾和就業(yè)危機時,勤勞吃苦的華工總被當作搶白人飯碗而遭排擠迫害,冠以“黃禍”之名,排華法案、反華騷亂被認為是華人罪有應得的報應。盡管華裔在美國已經(jīng)生活了一百多年,成為開采礦山、修筑鐵路和開發(fā)西部的主力,主流社會卻從沒有當他們是美國人,美國不是他們的,因而在遭遇經(jīng)濟萎縮出現(xiàn)利益沖突時可以肆意驅趕這些“外國人”。事實上,早期來美國淘金的華工主要目的首先是養(yǎng)活自己,然后是多掙錢寄回家,他們無意久居美國,對同化也不感興趣。掙到足夠的錢返回中國,落葉歸根一直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目標。他們沒有帶家眷來,主要是迫于惡劣的工作條件和未知的境遇,擔憂養(yǎng)不活一家人。早期華人與新世界保持距離,持陌生態(tài)度,沒有參與政治的意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語言不通,宗教習俗存在巨大差異,難以融入以基督教文化為基礎的新世界,覺得自己是“局外人”。二是由于早期來美的華人多來自社會底層,幾乎沒有接受過教育,因而只知埋頭苦干,吃苦耐勞,卻沒有為族裔爭取權益的覺悟。三是由于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個人往往在“群體意識”中認同自己,這種情況對于“身在他鄉(xiāng)為異客”的華工尤為明顯,民主與自由的西方價值觀也尚未在來自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華工心中生根。

      其二,主流社會對華裔的排斥通過第二種刻板形象進一步強化。華裔時常要被迫面對所謂的“非此即彼”①的身份尷尬和危機,要么完全擯棄華裔傳統(tǒng),全盤接受基督教的語言和文化;要么承認自己是不可能被同化的異教徒,成為永遠無法歸化的“外國人”。實際上,華裔卻是兩邊不討好,被中國和美國雙重拋棄。亞裔美國文學的奠基人趙健秀抨擊將華裔文化二分,就如同說“我是中國人因為我愛吃炒面,我是美國人因為我愛吃通心粉”[3],是荒謬不合理的。趙健秀認為,雙重屬性/人格的刻板形象使華裔喪失了獨立完整的身份屬性和人格,也導致在美國生活了數(shù)代人的華裔至今仍被當作外國人,因為這種雙重人格暗示著“亞裔美國人②可以被分割為他的美國部分和他的亞洲部分。這個觀點說明了亞裔接受同化、適應環(huán)境,以及不參與美國文化的原因。這個持久的內在的精神寄托使亞裔美國人至今仍是這個他們出生的國家的陌生人?!盵4]

      然而,排華法案廢除之后,又通過了《戰(zhàn)時新娘法案》,這一轉機加上中國國內政局變動使得在美大多數(shù)華人逐漸放棄返回中國這一傳統(tǒng)目標,轉而決定久居美國,落地生根。另外,華裔移民的二代、三代也成長起來了,他們是ABC③,不同于FOB④的祖輩,他們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他們有著強烈的加入主流社會的意識和需求。遙遠的中國對于他們來說已經(jīng)是間接的經(jīng)驗,是父輩口中的故事和詩詞。另一方面,60年代的美國經(jīng)歷了黑人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和反越戰(zhàn)運動的洗禮,其中反對種族歧視、爭取族裔平等的民權運動深深地震蕩著華人社會,族裔意識大大提升。在美華人逐步從早期的“華僑”、“美籍中國人”的定位轉換到“華裔美國人”的定位,其重心已經(jīng)轉移到“美國人”。華裔如同歐裔一樣,也是美國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新的歷史語境要求文化多元的呼聲日漲,強調尊重各族裔的民族特點,尊重各族裔的平等。再者,始于60年代的移民大潮來到美國的新移民,與早期來美國當苦力的先輩們有很大的差別,絕大部分有意愿成為美國公民,在美國開始新的生活,尋求在美國的家園。在這種背景下仍然把華裔視為“異邦人”或“逗留者”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二、關于華裔人格特征的刻板形象

      趙健秀將種族主義基于華裔的人格特征形成的刻板形象歸納為“種族主義之恨”和“種族主義之愛”兩大類型,前者以傅滿洲為代表,后者以陳查理為典型,他們伴隨著19世紀20、30年代以后電影工業(yè)的興起而廣為流傳,深入人心。

      傅滿洲是“黃禍”的典型代表,是邪惡、狡詐、墮落的異教徒形象,恰合時宜地配合《排華法案》的實施,因為西方人懼怕大批華人的到來會顛覆西方文明和他們的統(tǒng)治。從1913年到 1959年,羅默寫作了十多部以傅滿洲為反面人物的長篇小說;1929年好萊塢開始拍攝傅滿洲題材的電影,一直延續(xù)到1980年,一共拍攝了十四部。傅滿洲形象風靡歐美,縱橫半個多世紀,根深蒂固。種族主義以好萊塢電影為媒介,極力表現(xiàn)“種族主義之恨”的種種丑陋:唐人街是罪惡滋生的場所,充斥著妓女、黑幫、鴉片、走私、賭博;華裔男性外表猥瑣瘦小,形象丑陋、行為怪誕,缺少陽剛之氣,與高大威武、豪爽奔放的西方人形成了鮮明對比;而華裔女性則被表現(xiàn)為“中國娃娃”、妓女、艷女、龍女,淪為白人男子的獵物。

      二戰(zhàn)后中國與美國成了同一陣營的“盟國”,主流媒體開始鼓吹主流文化對華裔美國人的刻板形象開始改變了,華裔成了“模范少數(shù)族裔”。1925年至1932年之間,比格斯創(chuàng)作了六部“陳查理”偵探小說獲得巨大成功。作者聲稱塑造了一個“捍衛(wèi)法律、敦厚可親的中國人形象——華裔偵探陳查理”,成為“模范少數(shù)族裔”的代表。然而,小說中的陳查理是個又矮又胖,在白人面前唯唯諾諾的“娘娘腔”。將華裔男性陰柔化、去性化源于白人社會對早期華工所從事的工作形成的偏見。當華工在美國西部完成修路、挖礦后,工作機會日愈稀少,吃苦耐勞的華工首先遭到排擠,被迫另謀生路。西部女性人口比重低,而傳統(tǒng)認為的女性職業(yè)如洗衣、毛紡等要求精巧的手工技術,華人男性以細致、耐心和低廉的工資要求大量投入這些行業(yè)。白人社會剝離了這些歷史語境,把從事傳統(tǒng)認為所謂的“女性”行業(yè)作為將華裔男子刻板化的依據(jù)。與此同時,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排華法案》將華工與身在中國的妻子隔絕,也不允許與美國生的華裔女性結婚,造成了華裔獨特的“單身漢”社會,主流社會進一步將華裔男性刻板化為“無性人”?!瓣惒槔怼币蚺c此刻板形象吻合而走紅,電影公司隨后以此為題材拍攝了四十八部影片。這一系列電影在西方世界傳播范圍之廣,持續(xù)時間之長,令“被動的、順從的、卑微的、娘娘腔的”華裔刻板形象深入人心,并逐漸將之內化于華裔的心理之中,成為一種普遍的潛意識存在。

      趙健秀將“陳查理”稱之為“種族主義之愛”,并對此持更強烈的批判態(tài)度。他認為相比之下,“種族主義之愛”的刻板形象不易為人理解和覺察,看似溫和,甚至得到主流社會推崇,實際對華裔的危害要大得多。華裔必須以主流文化認可的刻板形象生活來換取白人社會的接納。以刻板形象為行為模范,以此生活、以此說話、以此為信仰,以此衡量群體和個人的價值,最終,這種刻板印象深入骨髓,完成了意識形態(tài)化的無意識的轉變。從此“該族裔不再對白人霸權構成威脅,反而成了白人霸權的衛(wèi)士,對其既依賴又感激?!盵5]。

      結語

      當刻板形象形成系統(tǒng)并固定化,我們就只會關注與之相符的事實而對與之相反的則視而不見。[6]因此,在種族主義社會中,通過刻板形象的建立和傳播,使之為全社會接受,甚至被少數(shù)族裔自身接受,是維持白人至上的統(tǒng)治秩序的利器。 “任何刻板形象的一般功能在于建立并維持這個社會中各個不同要素之間的秩序,延續(xù)并發(fā)展西方文明,以最少的氣力和關注,以及最小的代價就可以強化白人霸權?!盵7]隨著時間的推移,刻板形象不斷地強化,從而變成一種歷史的真實。一旦刻板形象形成一種集體無意識,華裔即自覺地在既定的身份和性格中生活,而難以建構真正的身份文化屬性。因此打破刻板形象的神話,揭示其背后的種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是實現(xiàn)這一轉變的關鍵。

      注釋

      ① “either…or…”,“要么亞洲人,要么美國人”,亞裔被迫陷于二者選一的身份危機。參見Frank Chin, et al., eds. Aiiieeeee!:An Anthology Of Asian American Writers,Washington D. C.: Howard UP, 1974, p. viii.

      ② 由于華裔是亞裔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趙健秀的批評體系中華裔與亞裔是一體的。

      ③ American Born Chinese的縮寫,指美國生的華人。

      ④ Fresh off the Boat的縮寫,意為剛下船的新鮮貨,指剛到美國的華人。

      [1][6]Walter Lippmann,Public Opinion [M],NewYork,F(xiàn)reepress,[1922]1965.

      [2]Frank Chin, “Confessions of a Chinatown Cowboy”, Bulletproof Buddhists and Other Essays [M], Honolil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 p.84.

      [3][4][5][7]Frank Chin, et al., eds. Aiiieeeee!:An Anthology Of Asian American Writers [M],Washington D. C.: Howard UP, 1974, p. xi, xi, x,xxvi.

      猜你喜歡
      華工種族主義族裔
      一戰(zhàn)英招華工遣返問題研究
      安徽史學(2023年4期)2023-08-09 01:29:58
      與種族主義作戰(zhàn)的藝術家
      英語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20
      大連中華工學會舊址紀念館
      正視美國種族主義歷史需正視“種族”這一概念的起源 精讀
      英語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0
      “英國多族裔未來”理念:緣起、困境及其理論啟示
      族裔性的空間建構:《拉羅斯》的敘事策略
      虛偽美國文化下的種族和種族主義
      新生代(2018年20期)2018-11-13 21:01:21
      虛偽美國文化下的種族和種族主義
      鮮為人知的華工“一戰(zhàn)”故事
      祖籍國與離散族裔的關系:比較與理論的視角
      東南亞研究(2015年4期)2015-02-27 08:31:32
      来宾市| 霍林郭勒市| 刚察县| 临江市| 中阳县| 花莲县| 社旗县| 凤凰县| 涡阳县| 邵阳市| 双城市| 曲阜市| 民县| 沂水县| 蒙山县| 南澳县| 汉阴县| 佛学| 民县| 大邑县| 安阳市| 会昌县| 易门县| 西盟| 北川| 石首市| 五大连池市| 银川市| 宜兰县| 深圳市| 芜湖县| 弥渡县| 栾川县| 龙南县| 科技| 崇仁县| 盐池县| 手机| 乐都县| 定襄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