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鶴
(遵義市第一高級中學,貴州遵義563000)
文學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其中常常運用一些看似矛盾的在表情達意上極具張力的語言與描述,極大地增強了表達效果,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這種矛盾表達法[1]在高中語文教材和教學中較為普遍,筆者擬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究。
《為了忘卻的記念》(人教版語文教材高一第二冊)、《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2007年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一)、《痛并快樂著》(白巖松著)及《美麗的陷阱》(學生作文)等等標題中或包含前后矛盾的詞語,或把一些公認的常理作反向思考,簡潔凝練,并給讀者留下了較多思考的空間,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極大地加強了表達的力度。在《富有的乞丐》[2]這個標題中“富有”著眼于物質(zhì)財富,“乞丐”著眼于精神財富,這諷刺了那些物質(zhì)非常富有而精神上赤貧如洗的“貧窮富翁”,看似矛盾的標題卻包含豐富的內(nèi)涵。
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3],通過車夫扶起摔倒的老女人走向警署這件“小事”,榨出“我”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從人性的角度給予下層勞動人民以同情和尊敬。文章最后說“獨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边@件“小”事還能說它“小”嗎?應(yīng)該說這件“小”事使“我”懂得了做人的“大”道理。
又比如我任教的班上一位同學以《生病真好》為題寫了一篇文章。讀者看到這樣的標題,心中肯定會有疑問,“生病”是個壞事,為什么還“真好”?看完這篇文章才知道這位同學過去為自己考慮得多,比較自私,與同學的關(guān)系不好。后來這位同學生病了,同學們捐棄前嫌,在生活上關(guān)心她,學習上幫助她,讓她感受到春風般的溫暖。這位同學在這個過程中深深地被同學們感動,從而改正了自身的缺點,重新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中。這次生病改變了她的人生態(tài)度,她由衷地感慨“生病真好”。這個看似矛盾的標題下面是這么一個曲折的故事,這么一段動人的感情。
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寫一篇標題為《記一個平凡的人》的文章,要求抓住“平凡”這兩個字作反向思考,確定文章應(yīng)該表現(xiàn)這個人物“不平凡”的事跡?!秾庫o的夜晚》并非要寫靜,而是要表達出寧靜的夜晚中發(fā)生的不平靜的事情?!豆爬系拇迩f》這個題目,也不一定就寫古老,反而可以寫古老的村莊在當今這個時代的新變化、新氣象[4]。運用矛盾表達法擬題,可以使文章立意新穎。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種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成語“否極泰來”“樂極生悲”就表達了這種情形和感受,《老子》中“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表達了人們對禍福的深刻獨到的見解,很有哲理性。
人類的情感非常復雜,難以捉摸。心理學家認為任何復雜的情感體驗都存在明顯對立的兩端,比如喜悅與悲傷、愛與恨的交織等等?!逗商猎律罚?007年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二)中“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就包含這種復雜而對立的情感體驗。《大堰河——我的保姆》(2007年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一)這首詩中有一句話“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就運用了詞語的矛盾組合法,能做“客”的地方不是家,是自己的“家”就不是“客”,詩人巧妙地抓住了“家”與“客”這對矛盾,表達出一種復雜的辛酸,一種身處“家”中但心卻沒有歸屬感的辛酸[5]。
再比如顧城的詩《遠和近》: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p>
詩里表達的是一種矛盾的現(xiàn)象,一種異常的心理,表達的是客觀物理世界和情感心理世界的矛盾。因為從客觀物理世界來看,“你”與“我”的距離不可能遠于“你”與“云”的距離,但在情感作用下產(chǎn)生的心理距離卻可能產(chǎn)生“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的感覺。正是因為詩歌語言的這種不合常理的矛盾表達才深刻地表現(xiàn)出一種被扭曲了的人與人的關(guān)系。本應(yīng)相親相近的人與人的關(guān)系,由于心的阻隔反而疏遠了,顯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可另外一面由于人與人關(guān)系的疏遠,人與自然反而拉近了距離,顯得十分親近。也許,正是由于人與自然的親切可近,更進一步顯示出人的孤寂。
這種矛盾表達法我也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加以運用,下面摘錄的都是學生作文中的語句:
1、生活中不少人都是一座座孤島,挨得再近也無法連成陸地,人們習慣了隔膜與生疏,再也沒有什么比陌生更讓人熟悉。
2、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橫征暴斂,嚴刑苛法,他便落入了成功的陷阱中了。
3、《老人與?!氛故镜氖侨伺c自然驚心動魄的搏斗。桑地亞哥不屈服于命運,無論在什么艱苦的環(huán)境里,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他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一個失敗的英雄。
4、他單調(diào)的表情仿佛在向人述說他復雜的心情。
這類看似不合邏輯的語言,在某些時候比一般合于邏輯的語言在表情達意上更富有生命力,更能引發(fā)讀者深入地思考。
《祝?!罚?007年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三)里魯四老爺有三次皺眉:第一次“皺了皺眉”,是討厭祥林嫂是個寡婦;第二次猜測祥林嫂是逃出來的時候也“皺一皺眉”;第三次“照例皺過眉”,是認為祥林嫂是傷風敗俗之人,并且告誡四嬸祭祀時不讓她沾手??上榱稚﹥纱蔚紧斔睦蠣敿?,魯四老爺并沒有堅決反對收留祥林嫂,似乎是因為別的女工“非懶即饞,或者饞而且懶”,祥林嫂卻低眉順眼,安分耐勞,所以即使祥林嫂是個不干不凈的喪門星,魯四嬸還是收留了祥林嫂,魯四老爺也沒有堅決反對。在處處籠罩著封建思想毒霧的魯鎮(zhèn),祥林嫂犯了寡婦再嫁的大忌,“罪孽”深重,萬劫不復,為講理學的魯四老爺所不齒??墒窃谇猩砝婷媲?,魯四老爺家又接納了祥林嫂,祥林嫂的“罪孽”似乎比不上別的女工的“非懶即饞”。這就是矛盾之處,這個矛盾深刻揭露了魯四老爺之流的虛偽與自私,也揭露了封建禮教的虛偽和丑陋[6]。
反襯手法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一種表達技巧,是為了使所描寫的人物或事物更鮮明突出而采用相對立的人或物從旁陪襯的方法,這也算一種矛盾表達法。
比如要寫寧靜,反倒去寫鬧聲。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兩句詩就用了“蟬噪”“鳥鳴”這些聲音反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
明末著名文學批評家金圣嘆評《水滸傳》時說:“有背面敷粉法。如要襯宋江奸詐,不覺寫作李逵真率;要襯石秀尖刺,不覺寫作楊雄糊涂是也?!?/p>
可見運用反襯手法來寫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再比如《荊軻刺秦王》(2007年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一)中描寫秦武陽在咸陽宮拜見秦王時“色變振恐”。文章前面對秦武陽已有介紹,“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比绱擞聣阎?,在秦王殿上居然“色變振恐”,而荊軻卻“顧笑武陽”,從容致辭,這和秦武陽的自亂陣腳形成強烈的反差。寫秦武陽“色變振恐”,卻反襯出荊軻的果敢英勇、從容鎮(zhèn)靜!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注意矛盾表達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打破語言常規(guī),改變語言常態(tài),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讓他們深入領(lǐng)悟文章立意,體會文章所表達的豐富復雜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
[1]周日安.表達的矛盾與矛盾的表達[J].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0,(4):24-29.
[2]畫眉.富有的乞丐[DB/OL].http://www.laomu.cn/wxzp/2008/2008,12/wxzp_98440.html2012-11-14.
[3]魯迅.吶喊[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
[4]楊初春.實用快速作文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5]韓軍.《大堰河——我的保姆》課堂實錄[J].中學語文教學,2006,(2):10-13.
[6]賀學根.魯四老爺?shù)摹氨砝锊灰弧盵J].中學語文教學,200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