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麗云 夏彩紅 邴 麗 夏彩麗
一、調查起因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成立于2000年。學校成立以來,由于招生政策、學校教育資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學校生源不理想,所以,成績突出者寥寥,成績平平的占了絕大多數(shù),剩下的就是學業(yè)問題學生。當我們面對眾多學業(yè)問題學生時,當我們想到學生家長那一雙雙滿含期望的眼睛時,就下定決心,要從根上入手,從源頭上挖掘,找出這些學業(yè)問題學生的成因,然后對癥下藥,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引導他們走上健康、向上的人生之路。
二、調查目的 了解學業(yè)問題學生的成因,尋找切實可行的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導策略。
三、調查對象 我校各年級部分問題學生、部分學科專任教師。
四、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日常觀察、查閱資料。
五、調查時間2011.6——2012.2
六、調查內容
1.學生調查問卷 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影響學業(yè)的個人因素、對學校管理的看法、對師生關系的滿意程度、與父母的溝通交流、對待挫折的處理方法、父母職業(yè)及對其學習生活的影響、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的等。
2.教師調查問卷 對學業(yè)問題學生的印象、態(tài)度、學業(yè)問題學生產生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轉變學業(yè)問題學生的做法、對學業(yè)問題學生管理的建議等。
七、調查分析
何謂學業(yè)問題學生?筆者認為,絕大多數(shù)問題學生的形成均源于學習退步,關鍵時刻學校、家庭教育沒跟上,隨著與同學差距的拉大,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興趣,最終自暴自棄而淪為問題學生,所以,我們稱之為學業(yè)問題學生。相對那些遵規(guī)守紀、舉止文明、言行禮貌、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勤學上進的學生而言,他們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往往表現(xiàn)為:目無校紀,我行我素;消極度日,不思進取;精神空虛,自暴自棄;品行不良,目無尊長。有的甚至于吃喝玩樂,花錢無度。
本次調查,我們共發(fā)出學生調查問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100%;教師調查問卷20份,收回19份,回收率95%。通過對收回問卷進行對比歸納,結合日常觀察,參照已有資料,我們從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將我校的學業(yè)問題學生作了一些概括。
(一)學業(yè)問題學生的主要類型
1.動力缺失型
此類學生的主要問題是:缺少學習熱情,不認真聽講、經常完不成作業(yè),有的迷戀網絡,有的干脆輟學,但品德方面無大問題。“只要不談學習,就是好孩子?!?/p>
2.放任自流型
此類學生的品德問題較為突出。如打架罵人,欺負同學,抽煙喝酒,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有聯(lián)系,離家出走,不孝敬父母,不守紀律。這類學生往往一只腳在學校,另一只腳在社會,我們稱之為“邊緣生”。
3.家庭溺愛型
此類學生的主要問題是:家庭管教少,任性、散漫,不愿受約束,容易和老師、同學發(fā)生沖突,對班級管理影響較大,但品德方面沒有大問題。
4.親情缺失型
此類學生的主要問題在心理方面。如自閉,憂郁,退縮,躁動,有攻擊行為,無法集中注意力,多疑,無法與他人正常溝通等等。外向的有紀律問題,內向的不違反紀律。他們學習成績不好,但品德方面無劣跡。
5.我行我素型
此類學生的主要問題是:以自我為中心,一意孤行,不顧大局。聽不進同學和老師的勸告,想法偏激,又很難扭轉,但思想品德無大礙。
上述五種類型雖不能代表我校學業(yè)問題學生的全部,但通過調查問卷和與其家長進行溝通,對其任課教師、周圍的同學、朋友進行了解,分析他們的成長歷程,生活環(huán)境,進而透視他們的心理,不難從中找到一些共性的東西:凡學業(yè)問題學生,心理上必然存在某些缺陷,從而導致問題的產生。歸納起來主要表現(xiàn)為自卑心理、恐懼心理、逆反心理、對抗心理、愛出風頭心理、哥們義氣心理等。這些心理的形成是漸進的,是學業(yè)問題學生產生問題行為的內因。但其心理形成也有外在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家庭溫暖和教育的缺失、社會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學校應試教育產生的負面效應。
(二)學業(yè)問題學生形成的因素
1.家庭溫暖和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jié)撘颇赜绊懼⒆樱瑢ζ涑砷L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長缺乏責任感,對子女教育簡單粗暴、過于溺愛、放任自流等種種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十分有害的影響。對孩子過分溺愛、姑息、遷就,放松對孩子的要求,會促使他們養(yǎng)成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惡習。單親或重組家庭,則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系處理不當,讓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因而逐漸形成孤僻、自我封閉的性格。
2.社會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
當社會環(huán)境的強烈影響超過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時,必然會使他們產生情緒波動和心理上的異化,引發(fā)價值觀發(fā)生偏移。當讀書、升學成為學生生活的全部內容,學生傾力而為,也覺得愿望難以實現(xiàn)時,厭學畏難情緒開始滋長,這些學生轉而尋求新的出路,新的刺激。特別是近幾年來出現(xiàn)的“打工潮”,極大地刺激了農村學生,有些高中畢業(yè)生外出打工才兩年時間,月薪就達2000元左右,比有些教他們的老師工資都多。再加上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的抬頭,使得有些學生覺得學不學都一樣,不少學生及家長把學習目標定為高中畢業(yè)外出打工。于是這些學生開始抱著混個高中文憑的思想打發(fā)日子,他們不求上進,無聊度日,尋刺激,找樂子。在社會的負面影響下,在家長的默許下,上網、打牌、抽煙、喝酒甚至賭博侵入了他們的生活,他們再也沒有心思去學知識了。
3.學校應試教育產生的負面效應
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得學校辦學指導思想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差,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分數(shù)定優(yōu)劣,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的質量觀還未能牢固樹立,導致學業(yè)問題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虛化,學業(yè)問題學生在學校被邊緣化,不良心理逐漸加重,導致問題越出越多,越來越嚴重。
“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走路?!睂W業(yè)問題學生也是我們教育的重點對象,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針對學業(yè)問題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運用恰當?shù)姆绞?、方法,因人施教,從而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
(三)針對學業(yè)問題學生的一些教育引導設想
一是從大處著眼,做好“三個一”,進一步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樹立新型教育質量觀。
1.遵循一個原則:“不求人人能夠升學,但求個個成人成才”。作為一所普通高中,不僅是為大學輸送人才,而且要為當?shù)亟洕l(fā)展和社會主義建設輸送合格的人才,這也是當前社會形勢發(fā)展的需要。為此,學校教育應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圍繞以人為本這一核心理念,與時俱進地開展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動,并貫穿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日常校園生活、社會實踐的全過程。
2.構建好一個網絡:學校應高度重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建設,通過家長學校定期發(fā)送自辦的《第二中學校刊》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業(yè)問題學生家長培訓,指導家長科學教子,聘請德育校外輔導員,并定期召開有教師代表、家長代表、校外輔導員參加的學校德育工作研討會。經?;ネㄇ闆r,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請社會各行業(yè)英模人物、公安干警及教子有方的家長到學校做思想教育輔導報告,以他們的切身經歷和深刻體會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3.形成一項制度:每學期開學一個月內,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聯(lián)合對班上學業(yè)問題學生進行摸底,通過觀察,向曾任教的老師和同班學生了解、走訪學生家庭情況等,摸清問題學生的癥結,建立專檔,并針對學業(yè)問題學生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轉化方案。期中、期末檢查對問題學生教育轉化落實的情況、效果。
二是從小處著手,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堅持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站在為了中華民族振興的高度,對國家負責,對每一位家長和學生未來負責,不以考試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真誠關愛每一個問題學生,使他們真正抬起頭來走路、做人,告別過去,走上健康發(fā)展的軌道。具體措施有三點:
1.以情動人,注重激勵。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對待學業(yè)問題學生,老師要主動去接近他,親近他,定期、不定期地經常找他們聊一聊,談家庭,談社會,談學習,談生活,隨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不要等出了問題才找來訓斥一頓,這樣只會導致師生關系越來越疏遠,越來越僵化。同時要注意觀察,無論課堂還是課余,發(fā)現(xiàn)優(yōu)點以至點滴進步,都要及時加以表揚,肯定主流,注重激勵。
2.結對幫扶,揚長避短。學業(yè)問題學生也有思想,有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在某些方面也有特點和優(yōu)勢,必須改變老師和學生聯(lián)合打擊問題學生、使其在班級中孤立的錯誤做法,教師要發(fā)動學生,通過結對幫扶等形式,促使問題學生時時感受到同學的關心,集體的溫暖,揚長避短,把自己融入到整個班集體中,增強集體榮譽感,責任感,特別是在班集體活動中,不要使他們感覺被遺忘,一旦他們自成一體,勢必會使問題成幾何級數(shù)遞增。因此,在活動中要特別注意給他們創(chuàng)造自我展示的機會。
3.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學業(yè)問題學生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不要企望一次談話,一點懲戒就能使之轉化,作為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恒心,不能操之過急,這是一個螺旋式回環(huán)往復的教育過程,不要急功近利,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循序漸進,還要特別注意與同班任課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經?;ネㄇ闆r,達成一致,形成教育轉化的合力,不然很難取得成效。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不斷嘗試、改進學業(yè)問題學生的教育引導方法,為學業(yè)問題學生提供更為有利的轉化、成長環(huán)境,真誠、平等、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業(yè)問題生,那么,學業(yè)問題生的問題一定會逐漸減少,問題學生也一定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