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影
(貴州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道德運氣、道德責任與公平的思考
劉 影
(貴州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道德運氣概念有理由繼續(xù)維系于康德式的道德責任觀念,至少應該與后者保持某種連續(xù)性。本文引用威廉斯·康德t羅爾斯等哲學家的思想做理論的辯證,從道德運氣、道德責任、公平三者相聯(lián)系的事例中予以論述,思考了當代道德哲學的矛盾。
道德運氣;道德責任;公平
道德運氣是伯納德·威廉斯于1976年第一次提出的概念,雖然沒有對概念本身予以界定,但他的論述肯定了此概念的可能性,并側(cè)重從行為者主觀的角度來理解道德運氣;隨后,托馬斯?內(nèi)格爾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對道德運氣進行了分類論述,并試圖將康德的道德理論與道德運氣結(jié)合,當然結(jié)果是令人失望的;繼威廉姆斯與內(nèi)格爾之后,安東尼·肯尼在兩位哲學家論述的基礎之上,認為他自己也無力緩和康德哲學與道德運氣的張力,但無意追隨威廉姆斯和內(nèi)格爾的步調(diào),而是從亞里士多德哲學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中探討道德運氣。
如果“道德運氣”是一個實在的道德概念,那么在作道德判斷時是否需要考慮道德運氣的影響,在道德責任的判斷上,看起來我們似乎還必須忍受在道德直觀上難以忍受的道德責任的歸屬方式:我們必須為那些我們所不能控制的事情擔負道德責任。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理解道德運氣所涉及的實質(zhì)性問題之后,我們似乎又有理由肯定道德運氣對道德責任的影響,而這恰恰也是根植于道德直觀的判斷。
對于我們現(xiàn)實存在的個體來講,我們所期望的從自身意識之中所獲得的對道德的判定,如果存在道德運氣的影響,或者說它確實是存在的,那么在承擔道德責任的同時,對于個體自由所承受的無法預知的道德運氣的附加,又將如何判定?或者說,從公共評判的結(jié)果和個體所承擔的公平性來論述,我們的難題是不容回避的。很多事情是理智機能無法給予解釋的,其根據(jù)和原因也并非經(jīng)由經(jīng)驗的常規(guī)途徑就可以查明,但像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fā)生,每個人可能都或多或少的有過這樣一些的親身體驗或者耳濡目染。比如說:同樣環(huán)境下接受教育,同樣努力學習的兩個人,可能報考的同一所大學,考試同一張卷子,但是一個金榜題名,一個名落孫山。這很常見。我們并不能說名落孫山的那個人品格上比另外一個卑劣,但是事實結(jié)果如此,我們或許只能歸結(jié)為運氣,但是似乎可以由此看來,招生考試這個被稱作公平的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受到了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這種不確定因素,又是沒有辦法控制的,那么它的公平性,并不是現(xiàn)實所看到的公平,或者說,僅僅是表象的公平而已。
也許這個例子太過于復雜,因為有人可能會質(zhì)疑,即使兩個考試者一樣努力,但是兩個人的智商,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會有不同,那么,究竟為什么兩個人的智商是不同的?我們知道每個人的起點一定不是公平的,因為當你未曾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你并沒有機會做違反道德的事情,然而現(xiàn)實卻是有些人漂亮,有些人丑;有些人聰明,有些人愚笨;有些人出身富貴,衣食無憂,有些人家境貧寒,甚至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甚至有一些人先天就帶著某種疾病或者殘缺,那么在這么一種世間百態(tài)眾生相前,我們所談的人人平等,我們所制定的種種規(guī)則制度,又公平在何處?
羅爾斯的名著《正義論》是當代道德哲學的坐標。羅爾斯追尋的是康德的足跡,探尋一種不偏不倚、抽象而又全面的公平的理論。這個社會的分配結(jié)果自然會有差異,但我們要為這種差異尋找正當?shù)睦碛?。羅爾斯和很多其他康德主義者都把這歸入運氣或者概率。正義的分配體系應該在無知之幕后面達成。每一個人并不知道自己會在社會里成為國王還是乞丐,但如果他們都愿意接受這種秩序安排,坦然面對成為國王或者乞丐的不確定性,那么這種分配方案才可能是正義的。伯納德?威廉斯正是反對這種不偏不倚的康德主義思想。在威廉斯看來,每個人都有人生最根本的規(guī)劃,或是想成為政治家,或是想成為藝術家等等,不一而足。真正的善應該是給予每個人最有可能施展自身才華、追求完整人格的機會,而不應該建立在什么運氣上面。在他的《道德運氣》一書中,高更去塔希提島的時候,自然知道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敗。成功的結(jié)果很好解釋,因為他有天賦,又有環(huán)境機遇,再加上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失敗的結(jié)果比較難解釋,可能是因為自己缺乏天賦,可能因為意外的阻礙,也可能環(huán)境并不是他所想象那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使高更失敗了,我們也不能反過來說他做出了不正確的選擇。高更內(nèi)心一定有一種“根本計劃”或者叫“追求”、“理想”,如果高更背叛了這種“根本計劃”,那么他從選擇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失敗了。
羅爾斯的“無知之幕”意思是制定規(guī)則的所有人在不知道自己將處于什么樣的位置時,所制定出的,才是能夠體現(xiàn)公平正義的,反映了只有在每個人都受到無社會差異的對待時,正義才會出現(xiàn)。然而,在責任的問題上,假如無知之幕確實存在,已經(jīng)制定出了一個姑且稱之為公平的規(guī)則。但是此時,有兩個人,在同樣的地點同樣的違規(guī)了,就比如是一場交通事故。兩個司機,在同樣的路口闖了紅燈,一個沒有撞到人,一個撞死了人,那么,在道德責任上,兩個人看似是犯了一樣的錯誤,觸犯了一樣的規(guī)章制度,但是一個所承擔的責任是一點點罰款,一個卻是牢獄之災。這兩個人所犯的錯誤并沒有誰是故意的,然而處罰結(jié)果卻是天壤之別。我們不能質(zhì)疑規(guī)則的不公正,然而,在這個事件上,對于受到的處罰,以及兩個規(guī)則違反者的原始動機都是無意的,那么對于后者的處罰是否公正,說到于此,確實有待考究。行為者之所以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恰恰是因為行為者要為之負責的那個行為是由行為者自己選擇并完成的。為什么對這兩個卡車司機在道德上的責備和司法上的懲罰會有如此這般的差別呢?從道德直觀上看,顯而易見的理由是,一個司機造成了嚴重的死亡后果,另一個卻沒有,而道德責任的輕重是由行為的結(jié)果的好壞來歸認的,卻不是由于行為者自己選擇并完成的。我們不能說死者運氣不好還是司機運氣不好,然而確實事實如此,并不是出于后者司機的主觀意愿,也許他的品質(zhì)更加良善,并無肇事記錄,戰(zhàn)戰(zhàn)兢兢愛崗敬業(yè),但是由于不可抗不確定因素,事故發(fā)生了。
有一個很著名的選擇題,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個地方有兩條鐵軌,一條還在使用,一條已經(jīng)廢棄。只有一個小朋友選擇在廢棄的鐵軌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那條仍在使用的鐵軌上玩。很不巧,火車來了(而且理所當然往那條仍在使用,但是上面有很多小孩子的鐵軌上行駛)。此時,你站在鐵軌的切換器旁,因此你有能力和權(quán)利讓火車轉(zhuǎn)往那條廢棄的鐵軌。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挽救那群小朋友;但是那名呆在廢棄鐵軌上的小孩將被犧牲。據(jù)說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救那群孩子,換句話說,犧牲那一名在廢棄鐵軌上玩耍的小孩。但是這就引出一個問題——那名選擇停用鐵軌的小孩顯然是做出了正確決定,他脫離了朋友而選擇了安全的地方。而他的朋友們則是無知或任性地選擇了不該玩耍的地方。那么,為什么做出正確抉擇的人要為了大多數(shù)人的無知而犧牲呢?這個孩子是否在遵守道德規(guī)則的同時,由于運氣不好而承受了不該他承擔的責任呢?
人類生活對運氣的脆弱性因為情感涉及這樣一種價值判斷,這種價值判斷把很高的重要性賦予那些在我們之外、我們并不具有充分控制的事情,因此,正是因為我們的情感依附于那些東西,它們才使我們變得脆弱。托馬斯?內(nèi)格爾將“道德運氣”描述為“凡在某人所做的事情當中有某個重要的方面依賴于他無法控制的因素,而我們?nèi)匀辉谀莻€方面把他作為道德判斷對象之處,這就被稱之為道德運氣”。作為體現(xiàn)道德運氣的事件是屬于行為者無法控制的事情,或者說是由行為者無法控制的因素所決定的事情,既然如此,那么這樣的事情是否發(fā)生、如何發(fā)生對行為者而言就是一個運氣問題;然而為什么是一個對某個行為者而言的道德運氣,并不是對所有行為者而言的道德運氣?功利主義是道德哲學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種流派,現(xiàn)在信仰這種道德哲學的學者并不多,但是為什么,在需要作出道德判斷有如以上那個例子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往往,功利主義占據(jù)了絕對上風。當代道德哲學在追尋公平追尋善的路程上,脆弱的邏輯基礎卻無法有力支撐這棵大樹愈發(fā)茂密的枝干。
[1][英]伯納德·威廉斯.道德運氣[M]徐向東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
[2][美]赫伯特·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劉繼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
[3][德】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甘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版.
[4][俄]】尼古拉·別爾嘉耶夫.人的奴役與自由[M]徐黎明譯,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版.
[5][美]D.C.丹尼特.活動自由∶值得渴求的自由意志之種類[M].牛津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On Moral Luck,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Fair
LIUYing
(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25,Guizhou)
The concept of moral fortune can continue to keep the idea of Kant's moral responsibility.At least,it should keep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latter.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oral fortune,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fair and think deeply the paradox of the modern moral philosophy,which quotes Williams,Kant,Rawls and other philosophers idea as dialectical theory.
moral luck;moral responsibility;fair
B82-052
A
1671-5004(2012) 03-0020-02
2012-6-10
劉影(1986- ),女,貴州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價值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