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潔(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000)
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與分析
鐘 潔
(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000)
本文以學習動機的理論作為依據,通過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分析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隨著高等院校不斷擴招,高職院校也在擴充,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給英語教師教學帶來了新挑戰(zhàn)。為此,本文通過調查,了解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進行針對性地分析,探討學生英語學習策略,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早在二十世紀中期,國內外專家們開始關注動機,研究人類行為的心理學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動機理論, Williamsand Burden(1997)認為,動機是一種認知和情感動力,可促使人們有意識地做出行動的決定并維持相當的努力,以便達到預期目標。Gardner(1985)把學習第二語言的動機分為融合型和工具型兩類。融合型動機指學習者對目的語國家人際與文化真正感興趣,為達到與目的語社團進行交流而進行第二語言習得。工具型動機是學習者出于某種特殊目的或需要而掌握某種第二語言的愿望。我國高職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升學考試或日后工作的需要,屬于工具型學習者。Deci and Ryan(1985)認為外語學習動機有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之分。內在動機來自個人對所做的事情本身感興趣,外在動機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結果。Gardner與Deci和Ryan所指的動機類型是相關的,即融合型動機是內在動機,工具型動機是外在動機。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應該是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合力所致。
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低,英語學習是他們的一個薄弱點。為了更好地了解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使英語教學盡量根據學生的需求作相應的可行性調整,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2011年6月,在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進行了關于英語學習的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調查問卷和訪談問題是參考前人的研究和根據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個人信息調查,如性別、家庭背景、高考成績等,第二部分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問卷調查。
隨機抽樣選取2010級189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發(fā)放了189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85份,問卷有效率為98%。參加問卷調查的學生中,女生24人,男生161人,文科學生28人,理科學生157人,他們已經接受六年中學英語教育和一年高職英語教育。
1、調查問卷
第一,學生個人信息調查。
表1 學生家庭背景
表2 學生居住地
表1和表2顯示,這些學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經濟條件也不富裕,父母能給孩子英語學習的幫助較少。
第二,學生英語學習調查。
在問卷調查中,關于學習英語的目的,50%的學生只求通過校級的考試,能拿到畢業(yè)證,75%的學生認為英語在將來工作中會比較有用。顯然,學生學習英語的外部動機是比較強烈的。
在聽、說、讀、寫、譯五個英語技能方面,37%的學生最擔心“寫”技能。在英語學習過程中,52%的學生感到英語生詞難記,總是出現前背后忘的情況,也許是記憶方法不對;49%的學生反復拼讀背誦英語單詞,死記硬背。學習態(tài)度方面,42%的學生做作業(yè)純粹為了應付考試,并不喜歡做作業(yè);65%的學生上課不能集中精神聽課,容易走神。盡管78%的學生認為自己英語基礎較差,但是62%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是有信心的。74%的學生不愿與同學進行英語交流,從問卷的統(tǒng)計數據中發(fā)現高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仍然有一定的內在動機,只是有待提高。
第三,訪談調查
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進行訪談,大部分學生不接受按照英語水平高低及考試成績分班進行英語教學,他們感到心理不平衡。除上課外,多數學生在課余時間不會主動學習英語,如果有作業(yè)或者考試,他們就會稍微花些時間看看英語,背背單詞。不少學生會在互聯(lián)網上獲取一些英語方面的信息,部分人選擇看英語電影或電視。學生對現用的大學英語教材《高級職業(yè)英語》反應各異,這套教材有一定的實用性,不過有些課文內容很乏味。
1、外部因素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第一,社會因素
社會是學生身處的一個最大背景,可以促成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形成。把英語當做自己謀生手段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很重要。從問卷調查中看到,盡管社會上各類英語速成培訓很多,72%的學生還是不受這些培訓班的影響,相信在學校學習英語比較系統(tǒng)。
第二,家庭因素
從前面表1和表2得知,受訪的學生大部分來自普通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父母文化程度有限,對于他們孩子的英語學習,84%的學生認為他們的父母基本上是幫不上忙,但是父母的重視會影響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第三,學校和班級因素
校園文化、學校制度、教風、學風也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成效。72%的學生認為在學校學習英語更加具有系統(tǒng)性,只是74%的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與同學進行英語交流極少,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第四,教師因素
在英語教學中,動機一直被認為是教學的關鍵。不僅是聽說讀寫還是語法教學,如果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動機,教學則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王篤勤2002)由于學生在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情況下學習英語,教師將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應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制定學習英語的目標,選擇適合個人的學習方法等。
從表3所示,77%的學生感覺到英語教師對他們英語學習有一定的影響。
2、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角色。
英語教師應當更新和轉變角色,可以運用各種形式,尊重和理解學生內心世界,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產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3、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增強課堂教學藝術。
現在許多學校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突破傳統(tǒng)英語教學在時空和地域上的限制,可以使英語教學在課堂上變得生動有趣,英語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生動地展示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產生愉快的英語學習體驗,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4、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學習競賽。
目前,全國性的英語競賽主要有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比賽和英語寫作比賽,不少高職院校在校園內舉辦各種英語活動,比如英語沙龍、英語角、英文書法比賽、英文賀卡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比賽、演唱英文歌曲比賽、英文戲劇表演比賽等。用開展競賽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動機是一種有效手段。
從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中,人們了解到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學習成績是相關的。因此,針對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教師不可忽視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的作用,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端正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設法解決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1]William,M.&R.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Gardner,R.C.The 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Technical Report[M],London: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1985.
[3]Deci,Edward L.&Richard M.Ryan.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 New York:Plenum,1985.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德爾涅伊(英).動機研究與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6]程曉堂.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表3 英語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G718.5
B
1008-7508(2012)07-0043-02
2010年度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一般課題(編號:GXTYY1001),負責人:鐘潔。參加人員:陳婷婷、談竹琴、古培紅、王友良、黃靜、牛東育、肖惠蘭、楊曉青、傅瑜琳。
2012-03-22
鐘潔(1968~),女,廣東廣州人,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