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 磊
注重從政治上加強自己是領導干部的必修課
——從政之悟斷想(三)
■ 侯 磊
講政治是我們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特有優(yōu)勢。始終保持政治上的高度自覺與清醒堅定,是領導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是做合格領導干部的重要條件。注重從政治上加強自己是領導干部的一門必修課。
(1)
回顧在廳以上領導崗位工作24年的經(jīng)歷,我深深感到,講政治是領導干部必須恪守的一項重大原則,是領導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是做合格領導干部的重要條件。走上領導崗位的同志,一定要注意從政治上加強自己,始終保持政治上的高度自覺,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
(2)
我黨歷代領導人對講政治問題都提出了明確要求。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一定要反對不問政治的傾向;戰(zhàn)爭一刻也離不了政治。鄧小平同志指出,黨員干部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要注重從政治上加強自己。江澤民同志指出,講政治是最重要的一條;沒有這個政治的靈魂,就會迷失方向。胡錦濤同志指出,政治素質(zhì)是頭等重要的。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必須在政治上很堅強。這些重要論斷,深刻闡述了講政治的極端重要性。(3)
講政治是我們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特有優(yōu)勢。建黨以來,我們黨能夠從最初只有幾十名黨員的組織發(fā)展成為社會主義大國的執(zhí)政黨,能夠相繼取得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巨大成功,與形成并堅持發(fā)揮講政治的特有優(yōu)勢是分不開的。正是靠發(fā)揮講政治的優(yōu)勢,我們黨始終保持著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保持著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的強大威勢,保持著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從而能夠在戰(zhàn)勝困難和風險中不斷開拓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局面。
(4)
我們所要講的政治,集中體現(xiàn)著黨的性質(zhì)宗旨、綱領路線和前進方向,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領導干部講政治,既是保證黨的性質(zhì)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確方向的固本之舉;既是保證本地區(qū)、本行業(yè)、本部門、本單位政治合格的重要條件,也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根本措施;既是對領導干部政治上的要求,也是對領導干部政治上的關心和愛護。
(5)
從政治上加強自己,首先要強化黨的意識,切實做到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憂黨,為黨分憂,為黨盡責。要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與黨同心同德、風雨同舟、休戚與共,始終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絕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一套,絕不聽信政治謠言,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維護黨的形象和威信,堅決與否定黨的領導、敗壞黨的聲譽的言行作斗爭。
(6)
從政治上加強自己,就要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旗幟鮮明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始終是共產(chǎn)黨人最高的精神追求,是黨的各項事業(yè)永葆生機的力量源泉。我們黨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對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探索認識的重大突破,是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fā)展的偉大成果。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每個共產(chǎn)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充分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與光明前景,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充分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真理性,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特別是科學發(fā)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充分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堅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jīng)濟制度以及各項具體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真正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舉旗人和忠實捍衛(wèi)者。
(7)
從政治上加強自己,要不斷修煉政治敏銳性,提高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是指從政治的角度觀察事物時所具有的見微知著的能力,以及運用政治觀點,透過各種表象,揭示事物政治本質(zhì)的能力。工作中我們常??吹竭@樣的情形:面對同樣的情況,處理同樣的問題,有的領導干部能見微知著,料事在先,果斷決策,防患未然;而有的卻反應遲、行動慢,處處被動,貽誤時機,這種反差就反映出領導干部是否具備高度的政治敏銳性。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是領導者正確決策、減少失誤的重要保證,是領導者堅持政治方向、堅守政治立場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政治素質(zhì)、綜合能力的表現(xiàn)和檢驗。政治方向、政治立場與政治敏銳性互為條件。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會提高領導者的政治敏銳性;政治敏銳性的提高也會進一步鞏固領導者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領導者政治上具有很強的敏銳性,就能在千頭萬緒的紛繁工作中增強預見性、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能在處理各種急、難、險、重的任務和突發(fā)性事件中應對自如,掌握主動;就能始終沿著黨的正確方向前進。
(8)
從政治上加強自己,要不斷修煉從政治上看問題、提高從政治上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隨著世界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fā)展,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尖銳復雜。在國際政治斗爭異常激烈、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和手機等新興媒體高度普及的今天,各種社會思潮紛繁復雜,各種觀點言論多元多樣,各種消息傳聞真假難辨。作為黨員干部,如果沒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和敏銳的政治頭腦,就可能浮云遮望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甚至迷失政治方向,喪失政治立場。要保持政治上的高度自覺與清醒堅定,就必須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這個政治上的“顯微鏡”和“望遠鏡”,深入透徹地觀察分析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思潮,辨別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榮與辱,弄清應該旗幟鮮明地堅持什么,旗幟鮮明地反對什么,劃清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基本界線,做到任憑風浪起,自有主心骨。
(9)
講政治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講政治與“講”政治有著本質(zhì)的差別。講政治離不開“講”,但這個“講”,除了“說”的意思,還有“講求”“講究”等,絕不是泛泛表態(tài),空洞說教。講政治的真諦是“做”。倘若離開了腳踏實地去“做”,“講”得再好也沒有用處。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領導干部在落實“講政治”要求時,不是把工夫下在如何去“做”上,而是在怎么“講”上用心思、花力氣。雖然講得頭頭是道,但具體在實踐中怎么去“做”,卻很少用心去琢磨、去踐行。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最終是要嘗苦果的。我們要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到工作的始終,在工作中踐行,做到謀劃工作把準政治方向、決策問題把握政治原則、應對事件體現(xiàn)政治立場、處理問題考慮政治后果、自身行為注意政治影響。
(責編/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