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富
(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安徽 滁州 239000)
聲勢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張金富
(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安徽 滁州 239000)
聲勢訓練是當代音樂教學中一種運用較廣、影響較大的先進的教學方法之一。它集動作、節(jié)奏、演奏、演唱、朗誦于一體,是奧爾夫教學法的“基礎工程”。由于聲勢最原始、最直觀,所以,運用這一方式讓孩子與人對話,交流感情,深受學生歡迎。本文就聲勢的概念,聲勢訓練的意義,注意事項以及訓練方法作一個簡要的闡述。
音樂教學;聲勢訓練;拍掌;跺腳
聲勢,即可以發(fā)出聲響的人體的各種姿勢。人體的許多部分,乃至整個身體的自由活動,都可以做出各種不同的姿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地運用姿勢,每一種姿勢都能表現出某種特定的意義,傳達某種情感。姿勢,實際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也是指一種運動狀態(tài)。姿勢帶出聲音就是“聲勢”。各種聲勢也都可以理解為“軀體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聲勢的種類有:古典聲勢如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還有其他一些聲勢,包括搓手、捶胸、拍肩、拍面、打哇哇……。
聲勢是人類宣泄、表達、交流感情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它產生于語言、音樂之前,至今仍被人們運用著。古典聲勢是世界各國、各民族舞蹈所共有的基本語匯。聲勢也是一種世界通用“語言”。運用聲勢,往往可以使較復雜的、很難懂的音樂語言變得很直觀、很形象。因為它無需借助與復雜的邏輯思維和抽象的概念推理。讓孩子運用聲勢和別人“對話”,交流感情,易于激發(fā)孩子們學習興趣,產生良好的表情達意的效果。在聲勢訓練中,孩子必須十分注意對方做出的動作和發(fā)出的聲音,并且要迅速做出反應。這樣,對訓練孩子的聽覺能力、反應能力、記憶能力、音高及力度的辨別能力以及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聲勢訓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每一位教師的教授方法不盡相同。現在,就個人多年的教學感受,將聲勢訓練方法歸納為以下幾種:
第二,由兒歌開始,進行聲勢訓練。唱兒歌是廣大中小學生特別喜愛的一項活動。通過唱兒歌,進行聲勢訓練,在較復雜節(jié)奏的教學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大西瓜,圓又圓,切開變成兩大碗,你吃一大碗,我吃一大碗,留下空碗當小船。
步驟:①教師唱出兒歌,學生模仿;
②學生熟練后,加拍手來完成;(一邊唱兒歌,一邊拍手)
③完全用拍手來完成。
這一兒歌的聲勢節(jié)奏可設計為:(拍手)
學生還可以自己設計節(jié)奏。通過大量這一類不同節(jié)奏的聲勢訓練,讓學生在一個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新的知識,學生會有很濃的學習興趣。
唱歌教學,往往顯得枯燥而無味,教學中用固定的節(jié)奏型通過聲勢為歌曲伴奏,效果會明顯提高。
課例1、歌曲《幾多列》
固定節(jié)奏型可設計為:
④也可同時加入跺腳,進行多聲部的協(xié)調訓練。節(jié)奏型也可稍微復雜一點。
訓練時,教師應帶領學生多做幾遍再進行伴奏。這樣的聲勢與歌曲旋律構成三個聲部,表現力大大加強。
為歌曲伴奏的節(jié)奏型豐富多彩,教師可根據歌曲的不同風格設計出不同的伴奏節(jié)奏型。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歌曲的表現力。
卡農是相同的旋律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聲部上的重復,是幾個聲部完成同一個旋律。但若干個聲部結合起來又有了多聲部的效果。它是橫向間的重復,也是縱向間的完美結合;既可培養(yǎng)學生相互間的協(xié)調配合,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高度注意力。
課例1:
步驟:
①學生跟著教師一起按上述節(jié)奏拍手;
②用上述節(jié)奏作二部卡農;
③用上述節(jié)奏作四部卡農;
④用上述節(jié)奏作八部卡農(每一聲部隔一拍);
這樣的事情對馬國新來說并不新鮮。他說:“干我們稽查工作的,必須意志堅定,不然一不留神就‘栽’進去了。我也缺錢,但是我不能缺德、缺良心?!?/p>
⑤用上述節(jié)奏作十六部卡農。
上述訓練直至每人一聲部,每聲部隔一拍,逐步使學生在越來越復雜的情形下獨立完成表演。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耐心、細心。
課例2:兒歌《小白兔》
詞:小白兔,去趕集,買個蘿卜賽鴨梨,咬一口,辣辣的,再也不買那個帶把的。
聲勢訓練的設計為:小白兔
這一課例的卡農訓練可有兒歌先進行,再進入聲勢的卡農訓練。同時還可以變拍子,也可以加花(如:小呀么小白兔……等)。如果再加入方言進行訓練,課堂效果會更好。必須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卡農訓練節(jié)奏型的時候,一定要疏密有致。
音樂作品的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難點,許多教師無從下手,學生也很難入門。教學中,采用聲勢教學法,使這一難點迎刃而解。
課例:《聲勢回旋曲》
聲勢訓練除以上幾種方法以外,還有如:游戲法、轉換法、問答法、接龍法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出不同難度的聲勢進行訓練。
在進行聲勢訓練時,每個動作不是孤立的,必須注意動作的連貫性。每個聲勢動作都要求眼睛一定要跟上,否則,就會缺乏感情,使聲勢訓練缺乏意義。訓練時,教師的動作可以夸張一些。
聲勢訓練,作為音樂教育的一種方法,必將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廣泛運用。
聲勢訓練除以上幾種方法以外,還有如:游戲法、轉換法、問答法、接龍法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出不同難度的聲勢進行訓練。
在進行聲勢訓練時,每個動作不是孤立的,必須注意動作的連貫性。每個聲勢動作都要求眼睛一定要跟上,否則,就會缺乏感情,使聲勢訓練缺乏意義。訓練時,教師的動作可以夸張一些。
聲勢訓練,作為音樂教育的一種方法,必將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廣泛運用。
G633.95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
A
1671-5993(2012)01-0078-03
2012-02-21
張金富(1963-),男,安徽滁州人,滁州市第三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