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明
幾年來,我們以先進的管理理念引領學校發(fā)展,重視精細過程管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積極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形成以“人人成才,人人能成才” 、“尊重心靈,以德養(yǎng)智”為核心的“成才教育”氛圍 。精細化班級管理、自主教育、生活體驗式的特色德育已成為我校德育工作的最大亮點。
一、班級管理精細,促“成才教育” 科學化
多年來,我們堅持班級管理精細個性化,以制度引導規(guī)范班級管理的做法,制定了新的《班主任工作職責》、《班主任工作責任事故的認定及處理辦法》、《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和班主任換位評價制》、《班級特色文化建設評比細則》等制度,變嚴控式管理為精細化引導,促進學校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發(fā)展。每學期開展3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每月進行1次班級目標跟進情況總結,每周1次班主任匯報。利用定期的班主任例會,有針對性地開展班主任論壇,促進班級管理經驗的交流學習和借鑒提高。同時,每班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確立自班三年的發(fā)展計劃目標和階段措施。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形成特色班風、班訓和班級口號,自編班歌,創(chuàng)辦班報。班級文化建設中注重學生風采展示,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提升學生榜樣力量。
二、深化“自主管理”,促“成才教育”民主化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我校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選準切入點,把尊重教育、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引入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建立了學生自主管理機制,學生會演變?yōu)閷W生自主管理委員會,負責宣傳、監(jiān)察、督導和自評反饋,形成了政治處——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班級自主管理崗——班主任——政治處 、校委會——政治處——值周團隊——班級(班主任和班級自主管理團隊)——班主任——校委會和校長——包組領導——班主任——任科教師——學生代表——校長等三個管理鏈。政治處團總支在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班級自主管理崗——班主任——政治處這一管理鏈上,對各環(huán)節(jié)實施督導、監(jiān)察、考核、評價、反思、整改和幫扶工作,管理學校和班級都細到定崗、定人、定時、定量、定位置,實施細化量化考評,做到每日一通報,每周一總結,每月一表彰。在班級自主管理中,班主任敢于創(chuàng)新,自主創(chuàng)設符合班級實情的德育體驗活動,搭建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舞臺。
三、德育途徑多元化,德育活動生活化,促“成才教育”特色化
(一)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主渠道,要求任課教師“人性化”的滲透德育,把握科學知識中折射出的人文光輝,滋潤學生的思想和情感。
(二)拓寬德育渠道,豐富德育內容。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周五的聯(lián)檢、每日中午的校園廣播、板報、書畫展、學生課間十分鐘體驗等活動,有特色、有創(chuàng)新,形成了我校固有的風格。社區(qū)慰問演出、社區(qū)獻愛心活動、以“傳遞愛心”為主題的“愛心超市”系列活動已成為特色德育主陣地。
1.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莊嚴的國歌、冉冉升起的國旗、慷慨激昂的國旗下演講、整齊嘹亮而又振奮人心的班級口號……這一切,給校園注入了活力,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2.通過學生自主管理崗進行自主教育。學生每日課間一通報,每次學生會議一匯報,班級自主管理每周班主任工作一總結。學校自主管理政治處總結評估,既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獨立自主意識及關愛集體意識。
3.抓好校本課程活動。強化德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格修養(yǎng)教育、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審美教育。把社會教育引入校園,請法制校長及其他公檢法人士作法律法規(guī)教育講座,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國防意識。校園詩歌朗誦會、演講會、校園歌手大賽、書畫展、征文展、文藝演出、隊列操等文體興趣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好和特長。
4.培養(yǎng)星級學生激發(fā)榮譽感。每學期評比表彰智慧之星、進步之星、文藝之星、體育之星、勞動之星、進步之星、禮儀之星、品德之星等等,做到一日一查,一周一公布,一學期一總評,使之制度化、常規(guī)化、系統(tǒng)化。通過這些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高雅情趣和氣質,張揚個性,發(fā)展特長,增強榮譽感。
5.班團會課成為德育校本課,做到常規(guī)化、高效化、特色化。政治處每學期計劃中定好班團會課的主題,主題班團會做到有計劃、有主題、有目標、有方案、有總結、有反思,有評價、有特色、求實效。班團會主要針對愛國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價值觀教育、紀律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習習慣態(tài)度教育、生活指導等,設計情境體驗活動。各班有的放矢地建立“問題”學生的分類檔案,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跟進預防教育,有效減少違紀現象。
6.愛心超市彰顯愛的教育。學校每學期都啟動校園愛心工程,開展“幫困助學”、“愛心傳遞” 等活動, 聯(lián)手社區(qū)為貧困生捐資捐物,讓愛的教育浸潤每個學生心田。建立貧困生、單親學生、留守生聯(lián)系檔案,每學期重點家訪幫扶。班級成立愛心小組,設立勤儉愛心基金,定期在班內開展愛心傳遞活動,評選“愛心大使” 、“愛心伙伴”,利用榜樣的熏陶作用,教育影響全體學生。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