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宇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最完美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學會與家長溝通。那么,應該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呢?
一、尊重學生
老師首先要尊重學生。與家長聯(lián)系時,不要讓學生認為老師又要告狀了,我要遭殃了,應該讓學生知道老師與家長聯(lián)系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其成長和學習。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例子。我教的五年二班有一個姓曹的小女孩,在一次單元測驗中她沒及格。我先跟她以朋友的方式聊天,通過溝通了解到她在近期學習過程中因為生病有一天沒來上課,知識沒有銜接上,再加上在家里媽媽沒時間輔導,奶奶因與媽媽之間有矛盾也未能給予她輔導,所以她才會考出這樣的成績。她還明確向我表達了自己想跟著奶奶一起學習的愿望。我先安慰她,答應幫她把落下的課補上,然后跟她家長溝通,做她媽媽的思想工作,最后她媽媽答應了我的請求,讓孩子達成了心愿。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這個孩子一直表現(xiàn)得很出色。
老師想增進與家長的溝通,就得先尊重學生,了解實際情況。在與家長見面反映問題前,必須先與學生溝通情況,進行一番有針對性的分析,盡量讓學生自己先理清思路,確定面對事情結果的態(tài)度及面對家長時的正確態(tài)度,避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摩擦出新的問題,把矛盾的焦點轉(zhuǎn)移到學生和父母之間。
其次老師要尊重家長。老師與家長溝通時尤其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在見到家長之前,許多老師的心里往往已經(jīng)被憤怒填滿了,所以這時一定要好好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理智對 待。在與家長交流時,老師可先微笑靜聽,適時應答,創(chuàng)設與家長和諧交談的氣氛,以禮貌得體的態(tài)度去贏得家長的信任和尊重。當然也要注意與家長談話的方式方法,老師不能一味地批評孩子,每個孩子在家長的心中都是太陽,所以在指出孩子不足時也要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這樣才能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發(fā)揮正能量,達到促進孩子成長的目的。
二、理解家長
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說:“人在心中應設身處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們更幸福的人,而是那些比我們更值得同情的人?!比缒芏嗬斫馑耍嫠酥?,多進行換位思考,人和人之間就會避免出現(xiàn)很多矛盾,很多棘手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理解是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法寶。當家長對老師的做法不理解甚至態(tài)度不客氣時,如果老師心里有氣,不妨換一個角度設身處地為家長想一想:如果自己是他們,碰到這種情況,會怎么想?會怎么做呢?這樣換位思考,就容易理解家長的態(tài)度,也可以調(diào)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
三、溝通信息化
1.“校訊通”——家校溝通的好幫手
“今天的家庭作業(yè)有三項:1.將詩歌抄寫3遍;2.做第20頁的數(shù)學習題;3.預習明天的新課。”“天氣轉(zhuǎn)冷,請?zhí)嵝涯暮⒆幼⒁獗E!薄跋轮芤M行單元測試,請幫助您的孩子做好復習?!薄愃七@樣的信息,從今年九月份起每一個辦理“校訊通”的家長每天都能收到?!靶S嵧ā奔訌娏死蠋?、家長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搭建起了良好的互動溝通平臺。
2.QQ、信箱、微博創(chuàng)造家校溝通的新形式
如今,社會已邁進了信息化時代,家校溝通的方式也應與時俱進。QQ、信箱、微博等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新形式。我所教的兩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群和空間,老師可以在上面發(fā)布信息,也可與家長進行單獨溝通;老師可進入家長的空間或微博,細細品讀家長眼中的孩子,家長也可通過這種形式了解老師。這樣的溝通形式拉進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讓彼此不再神秘,慢慢家長與老師之間就會像朋友一樣,彼此關注,彼此了解,彼此信任。
雖然以上談到了關于家校溝通的新形式,但不可否認,家訪、面談、電話聯(lián)系仍然是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最便捷的手段,它可以讓溝通更深刻具體,也可以及時解決一些突發(fā)性問題。
四、改變家長會形式
為了增進溝通,家長會上可以讓孩子做主持人,學生全員參與家長會,與家長共同查找自己在學習、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一起研討改進的方法。學生可以以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長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要求;家長也可以提出對孩子的希望;家長、孩子、老師還可以共同交流。同時,應把評選“優(yōu)秀家長”活動納入家長會中,內(nèi)容涵蓋關愛和尊重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示范作用和積極的家校合作意識等,使家長的言傳身教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總之,無論哪些方法與哪些形式,都是為了實現(xiàn)家校合力的目標。這是學校的心聲,也是家長的心聲。只有用心的老師才能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孩子才能在家長和老師共同關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