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廣翠
(平涼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甘肅 平涼 744000)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它作為一種日常工具,已經滲透到了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1]。計算機知識也不再那么高深莫測,而是我們現代生活中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知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計算機來協助我們完成大部分的工作[2-3]。因此,作為??漆t(yī)學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應符合學校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做到實踐為主,理論為輔[4]。
我校為專科層次的醫(yī)學院校,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以德育人,重視理論,強化實踐,學生將來的就業(yè)單位是醫(yī)院等醫(yī)療機構。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公共基礎課,課程不要求學生掌握專業(yè)性強的知識,而是注重實踐,看重上機操作,要求學生掌握工作、生活中需要的計算機知識,緊扣學校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
由于地處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存在較大差異。很多學生來自農村地區(qū),在中學階段幾乎沒有接觸過計算機,計算機知識幾乎為零,這部分學生占學生總數的50%,甚至更多。少數學生來自地級市,在家中或學校進行過計算機知識的培訓,他們的計算機知識相對較好,這部分學生占學生總數的20%。
目前我們的計算機課程內容相對單一,只包含了操作系統、Word、Excel等內容。要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應進一步加深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保證課程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并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以計算機為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要統籌兼顧,既要讓沒有基礎的學生跟上,又不能讓學得好的學生覺得沒意思。
我們不再單純地只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而是根據學生的接收能力引入了一些簡單的語言類課程,如VF、VB等[5],并設置動漫設計、計算機組裝、硬件維修等選修課;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參加各類比賽,如甘肅省創(chuàng)新杯大賽、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教育工程等,指定專職教師對學生進行培訓等;根據學生以后的就業(yè)環(huán)境,我們還進行了相應的軟硬件培訓、學習。
原有的教學方法大都是教師照本宣科,缺乏靈活性,學生不愿意聽,上課睡覺的人很多。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在實踐中總結教學方法,采用邊講邊練法,將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分解成小模塊,模塊中包含1~2個知識點,每講完一個模塊就給學生練習的時間,針對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再進入下一個模塊,也可以在每次練習后隨機點名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這種方法消除了“滿堂灌”帶來的弊端,可以提高學生的緊張度,將他們的注意力一直吸引在課堂中;采用任務驅動法,即布置課堂任務,學生練習,教師隨堂進行輔導,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講解,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在課前對上課內容進行預習;采用分組討論法,發(fā)揮每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勇于嘗試,多動手、多動腦。
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情況應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師與學生只在上課的時間見面,短短的90分鐘,教師既要講課又要輔導學生,課下也沒有交流的機會,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學生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學校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師生提供交流平臺,例如可以發(fā)送電子郵件,創(chuàng)建班級QQ群進行群組討論,在BBS等平臺上發(fā)帖討論等[6]。
原有的考試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應付考試而去學習考試相關的內容[7]。我們應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一些上機操作內容可以隨堂考,一些語言類課程可以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等方式進行,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考試,還能拿到國家級證書。對于硬件維修等課程可以通過組裝計算機、制作水晶頭、設置交換機等方式進行,還可以和電腦公司、醫(yī)院、企事業(yè)單位聯系,給學生提供參觀實習的機會,為學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計算機課程改革從多方面考慮了學生的需要,為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提供了多種方式方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講授計算機知識。其更好地體現了重視理論、強化實踐的辦學理念,為學生今后的職業(yè)生涯打下了良好的計算機基礎。
[1]董琴.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8):64-66.
[2]黃漢堂.計算機公共基礎課課程教學改革的設想[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18):5004-5005.
[3]陳旭生,郭頌.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9(15):36-39.
[4]肖川,張向東.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與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5):41-44.
[5]陳剛,朱曉燕.江漢大學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7):167-169.
[6]司紅偉,全蕾.關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2-15.
[7]羅冬梅.淺談計算機基礎課分級教學[J].教學改革,2008(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