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滿江
【摘要】語文課程總目標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比绾伟颜Z文教材讀厚,如何讓學生運用閱讀的技巧、方法主動獲取新知,豐富情感體驗,提高語文素養(yǎng)呢?這必然要依賴課外閱讀。通過課前收集、課外拓展、習作牽引、注重積累等方式,閱讀文章,啟迪智慧;讀人生,獲得感悟;閱讀生活,拓展視野,培養(yǎng)能力。
【關(guān)鍵詞】學生 主動課外閱讀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6-0086-01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wù)之一,而課堂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語文課程總目標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憋@然,光靠課堂教學很難實現(xiàn)。如何把語文教材讀厚,如何讓學生運用閱讀的技巧、方法主動獲取新知,豐富情感體驗,提高語文素養(yǎng)呢?這必然要依賴課外閱讀。可是,小學生在課外閱讀是往往走馬觀花,看得多,印象少,不能持之以恒。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效果呢?筆者認為,根據(jù)小學生認知特點應(yīng)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yǎng):
一、課前收集,小荷初綻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文章寫作的背景,人物簡介及相關(guān)文字資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而且能加深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只要讓學生擁有了閱讀的好奇心,就會產(chǎn)生閱讀的沖動,閱讀才更有效。如教學《宋慶齡》一文時,課前讓學生自己去收集有關(guān)宋慶齡的一些動人的小故事,就會深刻體會到她追求民主 平等的偉大一生。課堂師生交流,就會讓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就會初嘗閱讀的甜頭,猶如嫩荷初綻,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收獲越來越多,人生體驗越來越豐富。
二、課外拓展,余音未了
語文教材是學習語文的典型材料。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了解其內(nèi)容,領(lǐng)悟其表達方法,幫助學生看見他看不見的東西,同時教學的本質(zhì)不是教師給了學生多少,而是學生自己得到了多少。然而,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取決于個體人生經(jīng)驗。要豐富學生的個體體驗必須增加課外閱讀量,讓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之后,教師有意設(shè)置懸念: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讓周瑜自嘆不如??芍荑ぎ吘故且粋€心胸狹窄之人,怎能善罷甘休。那么周瑜將采取什么手段,諸葛亮命運如何呢?面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到撲進書里,大飽為快。這樣,教師適時的引導(dǎo),讓語文課堂曲雖終,但情未了。課外閱讀成了孩子們精神的食糧,就愛讀,樂于讀。
三、習作牽引,吸金納萃
習作歷來是令學生頭疼的事,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經(jīng)歷少,觀察少,胸中積累的素材少,寫時發(fā)覺無物可寫,無事可敘。俗話說:他山只石可以攻玉。教師應(yīng)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積累更多的感性材料。如寫一個人的外貌,讓學生收集更多的人物外貌描寫,感悟不同人的不同特點,懂得如何抓住這一特點進行細微描寫。千片綠葉千種不同,千種不同就會有千般描寫。有意地讓學生閱讀某一類文章,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有的放矢地閱讀,就會使學生掌握其規(guī)律,潛移默化地運用,習作能力逐步提高。
四、注重積累,藝海拾貝
兒童時代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每一個鮮活的事物總會引起孩子們無限的遐思,抓住他們,記下他們的身影,寫下自己的感受,將是人生中最美的記憶。生活是一本百科全書,閱讀它們,讀懂它們,自己就會慢慢成長。別人一句富含哲理的話,一個動人的微笑,一片美麗的云彩,一則精彩的消息,一段優(yōu)美的句子,一個活力的詞語,都可以成為積累中的珠貝。教師可以開展課外閱讀收集比賽,看看誰積累得多,整理得好,內(nèi)容更豐富。從而養(yǎng)成閱讀習慣。在日積月累中,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了一雙堅實的翅膀。
閱讀文章,啟迪智慧;讀人生,獲得感悟;閱讀生活,拓展視野。讓我們的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主動地閱讀,在閱讀中茁壯成長吧!
參考文獻:
[1]王思紅.學會閱讀. 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5(3)
[2]楊興平.呼喚本色語文教學,凈化教學理念[R].2010
[3]王航舟.文本細讀,徜徉在語言之途[J].山西:教學月刊社,2010,7-8
[4]韓雨.讓“讀”在語文課堂大放異彩[J].河北:教學月刊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