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良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道門檻。本文探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以使學生喜歡閱讀、學會閱讀、終生閱讀,掌握閱讀方法,吸取知識、提高認識、發(fā)展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具備聽、說、讀、寫訓練的綜合性,既是識字的重要途徑,又是寫作的必備前提。只要抓住閱讀教學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能占領語文教學的主要陣地。閱讀教學法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判斷力和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將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如何在新課標下進行閱讀教學呢?下面就此淺談筆者的幾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習成功的秘訣。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特點,抓住學習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通過各種途徑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對話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類涉及山川日月、花鳥魚蟲等的教學內(nèi)容,如有條件,可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體驗認識,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激發(fā)情趣。
二、重視范讀,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范讀。只有教師自己進入了角色、動了感情,才可能使學生領會“文美”,才可能把學生引入意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范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細心、正確地聽出教師的語速、輕重緩急等,讓學生進入文章意境,從而營造氣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如《第一場雪》一課,作者寫雪景時運用了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的寫法:“好大的雪啊!山川、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保o態(tài)描寫)“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保▌討B(tài)描寫)突出了雪大和雪美的特點,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他們理解課文做了鋪墊。整個范讀過程使學生的間接興趣轉化為直接興趣,感受到語言的美,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教師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難點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針對性地教學,減少無效勞動。教師要教給學生在何處質疑。一般來說,應在難點處、困惑處、關鍵處質疑。一位教師在講《蝙蝠和雷達》一課時,學生提出了“既然蝙蝠的眼睛沒有用,它還長眼睛干什么呢?”等問題。學生提出問題,誰來解疑呢?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同時要注意發(fā)動學生互助解疑。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正確引導學生閱讀,促進思考,領悟內(nèi)涵
讀,是閱讀教學的首要部分。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地、盡可能地讓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充分給予學生閱讀的自由和思考空間,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他們各抒已見。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閱讀,保護學生的個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閱讀中融人自己的知識和情感,才會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他們才會在閱讀《一夜的工作》時質疑:“那么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為什么室內(nèi)陳設那么簡單?”在讀《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時發(fā)問:“邱少云為什么能耐得住烈火燒身呢?”在讀《獄中聯(lián)歡》時納悶:“革命者為什么敢在敵人的監(jiān)獄中載歌載舞,而又不會遭到敵人的射殺?”這樣的讀,才能真正讓學生逐步活躍于閱讀教學中,提高閱讀水平。
五、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教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探索。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論。教師應是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問答、互相討論的相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
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使學生在課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有位年輕教師在講完《麻雀》一課進行小結時說:“讀了這篇課文,從老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話音剛落,一位男同學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說是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的還是母的!”老師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得真認真,想得也好。老師的概括,看來不準確,那么怎么說才確切呢?”課堂又一次活躍了。學生總結出: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一種親子之情。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fā)揮出來,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