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華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擴大以及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已成為社會的需要。因此,加強英語口語的教學已被大家所注重,這不但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項要求,也反映了外語教學改革的趨勢。
[關鍵詞]:中學英語 注重 加強 口語教學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多數(shù)情況下是有聲的。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以口頭和書面形式進行交流的能力。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力度進一步加大,英語口語交際日漸重要。因此,怎樣培養(yǎng)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趣和克服說的心理障礙,成了初中英語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但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中學英語教學尤其口語教學存在著不少困難與問題,需要切實解決。
1. 中學生在培養(yǎng)英語口語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難有:
(1)缺乏必要語言環(huán)境。我國學生是在漢語單一語種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幾節(jié)英語課外,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課內(nèi)學生來的一點聽說訓練也難以在課外得到復習鞏固。這樣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聽說能力的發(fā)展。
(2)教師口語水平偏低。目前不少中學英語教師的口語水平偏低,語音語調(diào)不準確,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語教學,這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是很不利的。
(3)班級學生人數(shù)過多。培養(yǎng)聽說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反復練習,每個學生都要有足夠的聽說實踐機會。而我國絕大多數(shù)中學班級容量較大,一般在50-60人左右。班級人數(shù)過多就難以組織有效的口語訓練活動,使學生開口實踐的機會少,口語的能力自然難以提高。
(4)聽英語的機會太少。說英語的能力必須建立在大量的聽英語的實踐基礎之上,而我國學生由于教師的口語水平較低,電化教材設備和資料較差等種種的原因,學生聽英語的機會少,這直接影響了說的訓練。
(5)心理障礙的影響。由于英語基本功不夠扎實,如語音語調(diào)不夠正確規(guī)范,詞匯、句型、語法不夠訓練,朗讀、背誦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以致形成心理障礙,怕說錯,說不好,遭人譏笑,被批評。因此學生開口難,連貫敘述更難,越怕越不敢說,越不說就越不會說,導致惡性循環(huán)。長此以往,我們的英語口語教學就陷入了一個“怪圈”,外語教學整體效益不高;經(jīng)過中學、大學十年英語學習,大部分畢業(yè)生仍不具備有效的外語交際能力,不能適應我國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怎樣培養(yǎng)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趣和克服說的心理障礙,成了初中英語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2.解決困難和問題的對策
(1) 堅持用英語教英語。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用英語教英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是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用英語教英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的示范,便于學生口頭模仿,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欲望,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從一開始就要多說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一開始學生可能不習慣,也聽不懂,教師就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模型,配以手勢、動作、表情等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關鍵是一定要堅持說下去,只要教師堅持說英語,學生就會逐漸提高聽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漸漸聽懂了,不熟悉的話語漸漸聽熟悉了,不清楚的詞語漸漸聽清楚了。聽力理解提高了,開口說就有了依據(jù)和保證。沒有足夠聽的實踐是不可能開口說的,所以關鍵是教師一定要堅持說英語,用英語教英語。
(2) 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說英語的能力只能通過說的實踐才能逐漸培養(yǎng)起來,所以教師應該多給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實踐機會。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本質是交際。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法、功能、話題),更要教給學生語用技能(聽、說、讀、寫)。語言學家佛倫奇認為:說是基礎,其他的能力(聽,讀,寫)都是靠說建立起來的。因此,每一位英語教師應明確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平時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造情景,有計劃地設計大量的,高密度的口語訓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英語知識是學生在交際中習得的,學生在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時肯定要使用到詞法,句法,在使用中他們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鞏固已有的知識,這就加速了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因此學生口語能力的增強有利于聽、讀、寫技能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陣地是課堂,一堂課只有45分鐘,教師講得多,學生必然就 “講”得少。一位外國教學專家曾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內(nèi)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蔽覀兊闹袑W生生活在非英語交際環(huán)境中,英語課堂是他們嘗試用英語進行交際的主要場地,在英語課堂上英語教師應設法創(chuàng)造多種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大量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從而鞏固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最大障礙在于:中國學生性格內(nèi)向,靦腆,愛面子,講英語時信心不足,怕出錯,怕被人笑話。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特別要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交際環(huán)境,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這樣學生才敢開口講英語。對一些基礎較差或膽小的學生,老師應付出更多的關愛和鼓勵,要多鼓勵,少批評。在課堂上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要慎重處理,在交際中不要過于糾纏一些細小的語法錯誤,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要多贊揚學生取得的進步,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使他們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產(chǎn)生進一步學好英語的動力。
(3)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要想把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真正落實到實處還要靠大量的口語活動,在此老師要像導演一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的口語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通過交流和合作,鍛煉聽說交際能力。每一個學生都喜歡學說話,也喜歡玩耍,每一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本能愿望,老師應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和話題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說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主動、積極表達的過程。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如何調(diào)動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開口并大膽地說英語。
3.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
(1) 模仿法學生喜歡模仿,特別是初中生,是英語的初學者,他們更加喜歡模仿,許多學生就很喜歡模仿錄音中的人物,通常可以先讓他們跟著錄音磁帶讀,他們能讀得有聲有色;再讓他們表演,部分學生也能表演得很好,課堂氣氛就很活躍,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勁頭就會很足,而在后來的學習中,學生就會堅持下去。
(2) 復述法讓學生看了一段文章后,談談自己看的內(nèi)容如何,學生一般能講或能引用原文里的一兩句話來復述。這樣讓學生在學習一些故事后,能用自己的話再講故事,一些學生會很高興地去講。如在教學一些課文的故事后,讓學生復述,他們首先要記好課文的內(nèi)容,然后是熟悉課文里的一些詞組、句子,這樣才能用自己的話復述出來。
(3) 自由對話法安排自由談話時間,讓學生自己講話,用英語與其他同學談話,談自己喜歡的話題。一些學生能就一些熟悉的話題展開討論,也有興趣講。我每節(jié)課都會留下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做對話,分角色扮演;或是讓學生想講什么話題講什么話題。一些學生就會講一些自己喜歡的人和曾遇到的事。也可以每天上課前利用五分鐘的時間,輪流由一位學生上臺說英語,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在眾人面前說英語的機會。對說的內(nèi)容、說的時間長短不加限制,初一時側重簡單的會話,進而圍繞問候、告別、感謝、應答、道歉、打電話、意愿、問路等十幾項功能強化交際性的口語訓練。初二時安排講英語小故事,可以介紹家庭、個人情況等或能用簡單的英語講述自己經(jīng)歷的事情。初三時安排一至二名學生限時復述課文。臺上學生講,臺下學生聽,一舉兩得,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的膽量得到了鍛煉,口語能力也逐漸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