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力
[摘 要]:語文這門學科是學校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導向,樹立志向,陶冶情操的主要科目,其內(nèi)容海納百川,既有上至中國幾千年前的古文化,也有近現(xiàn)代中外的優(yōu)秀散文名著。語文教學到了高中階段,隨著學生文字,語言,鑒賞力,思想境界等的提升,作為教學者應該將原先把學習語文知識作為主要任務的教學方式做一些轉變,適應當下注重學生自主發(fā)展,自由學風興起的浪潮。這樣語文教學就應當運用“詩意”的教學方式,不再像過去那樣死板的照本宣科,而是更加靈活生動。在語文閱讀方面也要注意不能枯燥的閱讀,應該詩情畫意般的閱讀,入境生情,讓語文閱讀成為一種享受,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和文字的感染,觸動他們的內(nèi)心,而不僅僅是吸收。以下就讓我們以高中語文教學為例,詳細講述以下如何詩意的教學,畫意的閱讀。
[關鍵詞]:詩意 教學 閱讀
引語:
在眾多教學科目中,語文是歷久不衰,最博大精深的一門學科。作為高中的語文教學,較之過去應該更具詩意情懷,應該給學生開辟一片全新的自由天地,陶冶熏陶他們的情操。語文教學絕對不僅僅是一門傳授技藝和知識的學科,而通過一篇篇凝聚了作者思想,情感激蕩的文章,詩篇,小說等,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思考判斷,潛移默化他們的價值觀,情趣與境界,提升他們對于世界的感悟力。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語文教學是詩意的,審美的,充滿情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用詩意的教學方式,畫意的閱讀去感染學生的情感,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在這個世紀之初的教改正是對于詩意的回歸,人文化語文的呼喚,語文教師應當把握這點,將詩意的教學,畫意的閱讀融入到課堂內(nèi)。下面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如何詩意的教學,畫意的閱讀。
(一)入境入情 激發(fā)學生的熱愛
借景抒情,由景入情。是中國文人特有的文化傳統(tǒng),在詩情畫意的語文教學中,我們也應該入情入景的講述課文,再通過閱讀這個橋梁,將美和精神傳達給學生,強調(diào)在多元文化中體驗不同的意境狀態(tài),發(fā)掘自己的感悟。比如在教授《再別康橋》一課時,教師應當不僅僅讓學生了解詩中河畔的金柳,西天的云彩,康河的柔波,軟泥上的青荇等意象,更應該帶領學生走入那幅詩情畫意的景象,幫助學生們把握詩歌的整體情感。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比如問作者在這首詩里注入了怎樣的感情呢?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驗作者所描繪的一幅幅美麗的意境之景。在這樣的入情入景中,激發(fā)學生的熱愛,得到身心的舒爽和愉悅,體驗詩人對于康橋的贊美與戀戀不舍之情。還有在教《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時》,教師在開始上課前可以先放幾段美好的愛國音樂,或者錢學森,鄧稼先這類為祖國事業(yè)奮不顧身英雄的視頻,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愛國豪情,做完這些入境入情的工作后,然后再詩情畫意的朗誦課文: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引出今天所學的課文。這樣入情入景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那種愛國情懷,激發(fā)他們的熱情,還可以潛移默化他們的價值觀,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二)把名著學習提高到鑒賞的高度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個哈姆雷特?!备咧械恼Z文教學不再是為了培養(yǎng)一個個相同的模板,而是講求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這樣就需要把名著學習提高到鑒賞高度,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與興趣,要知道一篇語文課文不可能涵蓋所有的名著內(nèi)容,這樣就需要老師做一定的引申工作,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水平與質(zhì)量,為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成長空間,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名著學習提高到鑒賞高度是為了讓學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獨立思考后再做出回答,并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性,而在于獨創(chuàng)性,因為名著本身就是有許多不同解讀的,語文教學絕不能一概而論,這樣發(fā)散式的教學可以讓語文課堂變得詩情畫意,充滿生機。比如在教名著《紅樓夢》時,就可以問同學們覺得哪些人物是他們最喜歡的,為什么。里面有哪些詩詞是他們最看好的。這樣的設問是沒有唯一答案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評判的標準,你可以最喜歡寶玉,林黛玉,賈政甚至是賈薔都沒有關系,重要的是思考的方式與解讀,在同學們各抒己見之后,老師可以就自己或一些教授名家看法做一個說明,開拓學生們的視野與思維。通過這樣互動的教學,可以將課堂變成一個百家講壇,讓每一種思想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開放。
(三)加工課文 讓學生愛上語文書
語文書作為語文教材,是教師上課,學生學習必備的書本。如果能將語文書變得更加詩情畫意,就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與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我們可以做這樣的設想,為何不摒棄過去不能在課本上“亂涂亂畫”的思想呢?當然這樣的亂涂亂畫不是我們意義上的胡亂涂鴉,而是“思想的涂鴉”,讓語文書成為孕育新思想,新理念的圣地。教師可以教會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注解,甚至是對于課文意境描繪而成的圖畫記錄在相關內(nèi)容旁邊,不求對錯,只求獨創(chuàng),然后定期進行評比,通過投票的方式對有獨特思維的同學進行獎勵,當然要控制一個度,不可以求新而亂,那樣就本末倒置了。通過這種精神的涂鴉,可以讓同學們在詩情畫意的教學氛圍下培養(yǎng)全新的思維,愛上語文書,對人生乃至世界都有不同的看法。除此之外,由于語文書課文的限定,教師教一篇課文時應當旁征博引,不拘一格,并讓學生們在課文邊上記上那些引申的內(nèi)容,比如在教何為賦,比,興時,老師可以用很生動,詩情畫意的舉例來說明,賦就是直抒胸臆的表達,比的就是由聯(lián)想所引發(fā)的感觸,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由月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就是比。
興是情緒,高興悲哀都自由發(fā)揮為興,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種受苦遭難時的感慨就是興。這種解讀不是像書本上死板的解釋,而是通過詩情畫意的舉例說明,而這樣的例子就可以記在課本上,讓學生們可以有意無意的看到,從而愛上語文書。
總結:高中的語文教學任務,并不僅僅為了教會學生們?nèi)绾螒犊荚嚕菫榱伺囵B(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為他們將來能擔起祖國的繁榮興盛而做的鋪墊。用詩意的教學,畫意的閱讀來維系高中語文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學生們插上自有飛翔的翅膀,為他們將來的成才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作為教育者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 謝北方;從審美體驗視角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09(12)
[2] 吉如杰;詩意的教學畫意的閱讀,以高中語文教學為例[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8)
[3] 柯金枝;淺談語文教學如何通過詩意教學實施美育[J]科技信息 2011(5)
[4] 麥四翠;語文教學需要“詩情畫意”[J]成才之路 2013(2)
[5] 賀泰衡;論語文教學的詩意美[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