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林
【關鍵詞】心理干預 兩極分化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8B-0015-02
心理干預是指運用心理學的相關原理,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對象的個性特征、心理活動或心理問題施加影響,使之向預定目標變化的過程?!靶母M”原是指排球比賽中運動員在比賽中根據(jù)排球運動的規(guī)律、雙方具體情況和臨場變化,合理運用技術以及采取的有組織、有目的和有預見的一種防守戰(zhàn)術。教師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時也可借鑒排球比賽中的“心跟進”戰(zhàn)術,將其作為指導思想,用愛心、耐心、精心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與疏導。
本文通過對學優(yōu)生文理偏科、中等生學習目標、學困生學習動力的兩極分化等問題的分析,從學生的個性、興趣、體驗入手,進行及時的“心跟進”心理干預,采取與學生溝通、合作并給予鼓勵等方法循循善誘,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關愛、民主、和諧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縮小兩極分化。
一、學優(yōu)生文理偏科的兩極分化
(一)典型案例
學生A,女,中考成績總評A;學生B,男,中考成績總評B+。兩人的共同點是性格活潑,對待同學熱情,學習努力,成績常常是班上第一、第二名。但兩人又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弱點:文理偏科非常嚴重。學生A喜文怕理,理科成績總是不理想,甚至一度想放棄物理;學生B則相反,對文科表現(xiàn)得非常不感興趣,上政治課時常常睡覺或看課外書。
(二)現(xiàn)象分析
為什么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也會有這么嚴重的文理偏科?該如何解決?針對學生A和學生B的情況,筆者通過多種渠道對他們進行了詳細的了解,才得知原來學生A在初中時,文科優(yōu)秀,最擅長英語,數(shù)學成績一般,最害怕的科目是物理;而學生B思維敏捷,善于邏輯推理,但不喜歡文字記憶與運用,因此數(shù)理化成績優(yōu)異,文科成績卻“慘不忍睹”。隨著高中課程難度不斷加深,他們對自己不擅長的科目越發(fā)感到吃力,同時“先入為主”的成見提前給自己貼上了“不擅長標簽”,更愿意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課程,時間一長,嚴重影響了各學科的均衡發(fā)展,影響了對自身潛力的挖掘。
對于學生A、學生B這類型的學優(yōu)生出現(xiàn)的文理偏科,教師必須及時對其進行開導和糾正,亡羊補牢,提升其各個學科的學習能力,進而提升綜合水平。
(三)矯正措施——精心布置“小老師”的任務
結合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筆者對學生A和學生B采取了以下矯正措施:
1.消除“傲慢與偏見”,調(diào)適期望值
首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雖然目前的成績在班上比較優(yōu)秀,但學習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更不能以“傲慢”的態(tài)度來對待,而必須精益求精,應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謙虛向?qū)W;其次,不要對自己不擅長的科目有“偏見”,不要給自己亂“貼標簽”,要樹立堅定的信念,調(diào)整學習目標,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的內(nèi)在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
2.理解“木桶原理”,提高耐挫力
要讓學優(yōu)生變得更優(yōu)秀,應當先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從“木桶原理”中領悟,一只木桶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阻礙自己發(fā)展的,正是被他們忽視的科目。筆者鼓勵他們面對現(xiàn)實,正確認識成功與失敗,提高他們的耐挫力,讓他們有信心、有針對性地“拉長”自己的“最短”木板,擴大“木桶”的容量,最終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
3.扮演“小老師”,增強自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根據(jù)他們的具體情況,利用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精心安排,讓他們成為“小老師”,并建議他們“強強合作、優(yōu)勢互補”,大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幫助一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在自習期間走出座位去輔導同學,甚至可以到講臺上為大家講解。這樣的活動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增強了自信心與自尊心,讓其暗暗努力,不斷強化自己的弱項科目,“不辱‘小老師使命”。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心跟進”心理干預,學生A、學生B文理偏科的兩極分化得到有效的控制。學生A打消了放棄物理的念頭,并通過努力在期末考試時取得了84分的好成績;學生B此后在政治課上睡覺或看課外書的現(xiàn)象明顯減少,在期末考試中考了67分,終于達到了他期望已久的及格目標。
二、中等生學習目標的兩極分化
(一)典型案例
學生C,女,好學上進,乖巧懂事,文靜大方,但身體素質(zhì)較差,學習上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學生D,男,性格內(nèi)向,孤僻偏執(zhí),自由散漫,同時有抽煙、網(wǎng)癮等不良習慣,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
(二)現(xiàn)象分析
學生C,努力好學,但十分好強,常把學習目標定得高于自身實力,以至于學習壓力過大甚至出現(xiàn)心理問題,初中曾為此休學,后來在中考中取得B等成績。在高中學習中,她仍處于恢復階段,每天都需要吃藥,第一個學期她雖盡量控制用腦,對學習保持一種不慍不火的態(tài)度,但憑著聰明才智,仍獲得了三等獎學金。到了第二個學期,由于求成心切,過度用腦導致了病情加重,加上藥物的副作用,她經(jīng)常在課上犯困,聽課效率低下,成績也掉了下來。
而學生D平時沉默寡言,第一學期曾很努力學習,也曾獲得三等獎學金。但他卻對自己的努力付出僅換來三等獎學金耿耿于懷,進而懷疑自己沒有學習的天賦,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還學會了抽煙,患上了“網(wǎng)癮”。每到周末放假,他通常直奔網(wǎng)吧,將生活費花得精光,不斷向遠在廣東打工的父母要錢,多次因此與父母鬧矛盾,曾擅自離校出走,并為此被記過處分。經(jīng)多方的努力,才將他勸回學校重新學習。
(三)矯正措施——用心傾聽,用愛呵護
對于學生C,筆者采取了以下心理干預:
1.身體為重,調(diào)適學習目標
告知學生C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目前其首要任務是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爭取早日康復。每個人的學習實力和身心狀況不一樣,學習目標也不一樣,盲目地與比自己身體素質(zhì)好、學習實力強的同學攀比,會挫傷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還會損傷身體,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調(diào)適學習目標。
2.學會傾訴,帶著信心期待
適當?shù)膬A訴可使人卸下心理重擔并獲得心靈的慰藉,而父母、老師和同學都是值得傾訴的對象。向父母傾訴,可以增進親情與溫暖;向老師傾訴,可以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向朋友傾訴,可以獲得理解與支持。對于學習,應以平常心對待,帶著信心期待。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心理疏導和幫助,學生C的身體和心理都逐漸恢復,人也活潑開朗很多了。
對于不愛言語的學生D,筆者則通過書信的形式與其溝通交流:
(1)戒除網(wǎng)癮,重新制定目標
筆者在信件中和善地引導其正確使用網(wǎng)絡,合理安排學習和上網(wǎng)時間,讓其了解到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努力了不一定能立即看到成功,失敗了也不應通過網(wǎng)絡來逃避困難、自我放棄,應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實力和學習狀態(tài),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在不同時段分期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
(2)欣賞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在高中的學習環(huán)境中重新認識自己,正確評價、樂于接受并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優(yōu)秀,從容、坦然地面對現(xiàn)實。平常應鼓勵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堅定學習的信念,不管路有多遠,困難挫折有多大,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付出汗水和淚水努力拼搏,朝著目標前進。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心理輔導,學生D不僅對網(wǎng)絡有了一定的自控自覺性,而且變得愈發(fā)開朗,會主動和父母溝通交流,也會主動去幫助同學,同時在學習方面,他的信心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習也隨之漸入佳境。
三、學困生學習動力的兩極分化
(一)典型案例
學生E,男,個性偏自私自負,上課不是講話就是趴桌子睡覺,十分厭學;學生F,男,個性偏內(nèi)向膽小,想勤奮學習但不知從何下手,并且有考試焦慮癥。兩人是好朋友,成績均在班上倒數(shù)幾名。
(二)現(xiàn)象分析
學生E是班上籃球隊的主力,從小喜歡打籃球。隨著他對籃球的愛好越來越狂熱,對自己學習上的要求也越來越低,失去學習動力,學習成績漸漸下降,最后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
而學生F則是自信心不強,總感覺自己差人一等,學習上力不從心。究其原因,原來是他的姐姐太優(yōu)秀,姐姐的光環(huán)和父母的關心讓學習上不得要領的他學習起來倍感壓力沉重。曾經(jīng)一度努力付出卻不見成績提高的他,對學習越來越?jīng)]有信心。
(三)矯正措施——耐心引導和鼓勵
學生E和學生F雖然兩人都屬于學困生,但是他們的學習動力卻是兩極分化??紤]到他們是好朋友,筆者在心理干預過程中特地做了如下安排:
1.兩人同行,也會有我?guī)熝?/p>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皳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與人相處的一個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并以他人的缺點引以為戒。筆者告訴學生E和學生F:你們兩人各有各的優(yōu)點與缺點,學生E是太貪玩,缺乏學習動力;而學生F則是學習動力很足,卻不懂得放松自己。所以你們應該相互學習,相互約束,共同勉勵,共同進步。
2.激發(fā)興趣,自助成功
學生E成為學困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學習動力,因此筆者采用了競賽、鼓勵、表揚等多種方式點燃他內(nèi)心“渴望進步、渴望成功”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此外,筆者還教他學會“提出問題”“參與課堂”,讓他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體驗成功的喜悅。
3.降低門檻,展示精彩人生
學生F成為學困生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不自信。所以筆者先舒緩其緊張情緒,減小其給自己施加的壓力,放寬對他的要求,讓他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輕松掌握符合自己現(xiàn)實狀況的基礎知識,讓他看到自己每天一點點地在進步,慢慢找回自信,在自信心的鼓舞下漸漸進步。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心跟進”心理干預,學生E和學生F的各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雖然成績優(yōu)異對于他們而言仍有很大一段距離,但在團結合作和艱苦奮斗精神的鼓舞下,兩個學生各方面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在當下,由于社會、家庭的某些不良影響或?qū)W校教育的失誤等,不少高中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怯懦、自私冷酷、懼怕挫折、缺乏毅力等心理問題,加上隨著高中學習難度的加深,學優(yōu)生文理偏科、中等生學習目標、學困生學習動力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靶母M”心理干預能有效地縮小學優(yōu)生文理偏科、中等生學習目標、學困生學習動力的兩極分化,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這需要教師對“心跟進”心理干預理解透徹,對學生真誠關心,用愛呵護,時刻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及時進行“心跟進”心理干預。要讓每一個學生無論成績好壞,都能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在關懷與溫暖中逐漸擺脫兩極分化的不良影響,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認真、快樂地學習。
(責編 陳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