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孔墨理想人格的異同

      2013-04-29 19:57:19李黎
      北方文學·下旬 2013年8期
      關(guān)鍵詞:理想人格異同墨子

      摘 要:理想人格作為一種完美人格形象,在中外歷史上不斷被思想家、哲學家所追尋探索。儒墨二家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流派,在中國的歷史中有著重要影響,而孔子與墨子作為這兩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各自對于理想人格的觀點。本文從構(gòu)建理想人格的三個方面對孔墨學說進行比較研究,對探尋不同學派的人格文化底蘊,奠定當代人生價值的文化內(nèi)涵,有著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孔子 墨子 理想人格 異同

      理想人格一般指一定社會或階級所倡導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在不同的時代和社會有不同的內(nèi)涵。自先秦時期始,中國的先賢圣人,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標準,并以身作則地進行實踐[1]。儒墨兩家在戰(zhàn)國時期曾并稱為“顯學”,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流派,共同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內(nèi)涵。而孔子與墨子作為儒墨兩家的代表人物,在對于理想人格的認識上卻不盡相同。筆者分別從人性論,人生價值,以及理想人格的范型這幾方面,研究其理想人格的異同,望同行指教。

      1.理想人格的基礎(chǔ)——人性論

      人性,在哲學史上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一般理解為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tǒng)一。中國人性論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善惡論性,在先秦諸子中,圍繞人性的善惡問題,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并以此為基礎(chǔ)建構(gòu)了不盡相同的符合當時時代背景的理想人格。

      孔子最早提出了人性的觀點,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保ā墩撜Z·陽貨篇第十七》)認為人的原始天性是相似的,只是在后天受到不同的影響后才會產(chǎn)生區(qū)別,最終乃成善惡之別;墨子在其論著中并未明確提到“人性”二字,但并非意味其沒有對人性的探討,如《所染》篇所載,墨子看見染絲的情景,便感嘆道:“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人者變,其色亦變……故染不可不慎也?!保ā赌印に尽罚┧J為,人性如無色之絲,所染之絲色完全取決于所染之顏色。人性與素絲相似,原沒有善惡之分,其善惡全憑后天的環(huán)境影響所致[2]。

      由此可見,孔墨二人都認為人的天性并無差別,其善惡取決于后天環(huán)境的不同,強調(diào)社會環(huán)境對于人性的影響。這種對于人性的認識,奠定了其構(gòu)建理想人格的基礎(chǔ)。

      2.理想人格的核心——人生價值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哲學看來,人生價值取向是人生境界的體現(xiàn),同人自身的人格心理結(jié)構(gòu)的不斷完善、豐富,以及人生體驗與人格建構(gòu)活動的不斷積累深化密切相關(guān)。筆者以為,對于人生價值的探索,正是理想人格的核心內(nèi)容,故而下文便從先賢們常用來衡量人生價值的仁愛觀、道德觀、義利觀這三方面來甄比孔墨。

      2.1“愛人”與“兼愛”之分

      孔子仁學以“愛人”為主題,正如“樊遲問仁,子日:愛人?!保ā额仠Y》)墨子仁學以“兼愛”為標幟,即“兼相愛”(《天志上》),“兼而愛之”(《尚賢中》)主張人人相愛,關(guān)愛民眾,反對以強凌弱。由此不難看出,孔墨都注重“仁”的理念,但是孔子認為“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中庸》),其提倡的“仁愛”是建立在“親親”的基礎(chǔ)之上的,強調(diào)宗教程度、血緣尊卑、親疏貴賤,是一種由親而疏,由近及遠的愛,屬于“愛有差等”。而墨子則認為“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其所主張的“兼愛”是不分血緣尊卑、親疏貴賤、輕重薄厚的博愛,屬于“愛無差等”[3]。

      2.2“克己”與“自苦”之別

      在道德修養(yǎng)的層面上,孔子提出“克己復禮”的觀點,“克己”,就是克制自己,不放縱自己?!皬投Y”,就是用外在的禮來約束自己。具體說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保ā墩撜Z·顏淵》) 墨子則以“自苦”作為其道德準則,活著不貪圖享樂.穿的是“短褐之衣”,吃的是“藜藿而羹”(《墨子·魯問》),死后也只要求“衣三領(lǐng).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掘穴不通于泉,流不發(fā)泄則止”(《墨子·魯問》)的薄葬[4]。同樣都是提倡約束欲望,單從程度來看,墨子要遠高于孔子。

      2.3“重義”與“貴利”之辨

      孔子的義利觀統(tǒng)一在一個“義”上,他說:“義以為上”(《論語-陽貨》),把其視作立身之本。并且“子罕言利”(《論語·子罕》)當義利可以兼得時,他也主張“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論語·憲問》)。墨子雖有“萬事莫貴于義”、“貴義于其身”(《墨子·貴義》)的論述,但他的義利觀卻是統(tǒng)一在“利”上,他說“義,利也。”(《墨子·經(jīng)上》)“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保ā赌印し菢吠痢罚┌牙俗鳛榱x與不義的標準,義只不過是實現(xiàn)利的手段,沒有利也就沒有義,義成了利的派生物。因此,如果說孔子的義利觀是以義為本,見利思義的話,那墨子便是以利為本,義利并舉。

      3.理想人格的范型——“圣王”與“兼士”

      孔墨所生的年代有先后,然而戰(zhàn)亂不斷,禮崩樂壞是對其大的時代背景的概括,曾長期作為約束人們行為和維系社會穩(wěn)定的力量的周代文制目趨動搖和腐壞,思想家們?yōu)榱藢ひ捊鉀Q社會問題的辦法而苦苦探索。

      孔子站在沒落貴族的立場,認為禮崩樂壞的根源在于人心的麻痹和墮落,所以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不在于修改文制去適應(yīng)人,而是要從人心上著手,他追求的理想人格正是這種內(nèi)圣外王的“圣王”人格,以此作為終極的理想人格范型。其基本品格為“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雍也》),形象則為唐堯、大禹等圣賢,孔子說“堯舜其猶病諸”(《雍也》)

      墨子站在一種小生產(chǎn)者的立場,時時以求“中萬民之利”,提出了“兼士”的人格范型以倡導兼愛與非攻,把“兼士”作為自己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其基本品格有賴力仗義、扶危濟困、愛人猶己等,《兼愛下》說:“吾聞為高士于天下者,必為其友之身若為其身,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奔媸俊芭d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形象則為文王等圣賢,墨子曾贊嘆:“文王之兼愛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無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p>

      無論“圣王”或“兼士”,二者都是“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節(jié)用中》)的天子,二者都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正如墨子所說“兼者,圣王之道也?!保ā都鎼巯隆罚┻@便是剝?nèi)テ渥置婧x之后剩下的實質(zhì)內(nèi)容[5]。

      綜上所述,本文從構(gòu)建理想人格的三個方面對于孔墨思想作了一個粗略的比較,對探尋不同學派的人格文化底蘊,奠定當代人生價值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樹立現(xiàn)代的理想人格,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范勇.試論先秦時期的理想人格[J].中華文化論壇.2003(2).

      [2] 陳山漫,陳春華.墨子人性論淺析[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3).

      [3] 韋先良,王貴.孔子“仁愛”與墨子“兼愛”之異同分析.[J]法制與經(jīng)濟.2010(227).

      [4] 劉麗琴.論墨子人格精神的負面價值[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

      [5] 張曉飛.孔墨倫理思想發(fā)展的邏輯比較[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舉版).2000,26(2).

      作者簡介:李黎(1988-),女,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2012年畢業(yè)于河北醫(yī)科大學,目前為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yī)心理學。

      猜你喜歡
      理想人格異同墨子
      “墨子號”與墨子
      兒童時代(2017年14期)2017-10-13 08:14:34
      儒家君子人格的當代意義
      道德與文明(2016年6期)2017-02-21 17:29:38
      淺論莊子的理想人格思想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5:45:03
      儒家理論中女性的理想人格
      論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shù)專業(yè)專業(yè)文化建設(shè)的校企文化融合
      從中日民間故事窺探中日文化差異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7:14:41
      大陸和港澳臺初中歷史課標在中國文化史方面的異同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3:55
      簡論謝靈運與柳宗元山水詩思想內(nèi)容之異同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9:46
      先秦諸子之評述與《墨子》的解讀
      中國詮釋學(2016年0期)2016-05-17 06:12:25
      論薛寶釵形象魅力與中國傳統(tǒng)理想人格
      文教資料(2014年21期)2014-11-20 04:41:20
      武穴市| 吐鲁番市| 静安区| 钟山县| 类乌齐县| 柘荣县| 黔东| 盐津县| 巨鹿县| 蒲城县| 平邑县| 漳平市| 林口县| 金昌市| 青海省| 郯城县| 宁津县| 虹口区| 绥德县| 封开县| 六安市| 收藏| 临桂县| 阳朔县| 浦城县| 元谋县| 栾川县| 崇阳县| 安达市| 咸宁市| 确山县| 寿宁县| 哈尔滨市| 阿尔山市| 富源县| 徐汇区| 高阳县| 龙胜| 宁海县| 马山县|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