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從軍
摘 要:師生互動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必用的環(huán)節(jié),是指師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討、互相促進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互動最重要的是心與心產生碰撞的互動、相互感染的互動、相互啟迪的互動,這樣才能擦出有效的火花。由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出發(fā),把握教材,挖掘教材,預設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真正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如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關鍵詞:師生互動 合理 預設
在美術課教學中,怎樣才能通過合理的思維碰撞,進而擦出靈感的“火花”呢?筆者帶著這個問題,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過一番較為深入的探索。
一、無效的師生互動案例
在執(zhí)教圖案與生活這一課程時,有如下兩個環(huán)節(jié)。
1.案例一
師問:你們家的房子都有窗子,對吧?生答:有。師問:你們家的窗子有窗簾嗎?生答:有。師問:有沒有裝窗簾?生無語。師追問:裝了嗎?生仍無語,此時學生被師問糊涂了,不知老師要什么樣的答案。師追問:裝了,對吧!學生才盲目地齊聲答:裝——了——(拖音)。
2.案例二
在圖案作品欣賞課上,師問:“這張圖案好看嗎?”生答:“好看。”師追問:“漂亮嗎?”生答:“漂亮。”師還問:“美嗎?”生懶洋洋地答:“美——(拖音)?!?/p>
以上兩個師生互動鏡頭中的學生成了回答無意義問題的機器,課堂很熱鬧可是師生互動沒有實效,問題出在教師。要想讓學生動起來首先應預設精確、高質量的問題;其次問題或實踐要有針對性、要有價值;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才能激活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高漲的學習氛圍。
二、有效的師生互動案例
互動最重要的是心與心產生碰撞的互動、相互感染的互動、相互啟迪的互動。要想開啟學生的思維,設問必須是經過認真思考與反復探討才能解決的問題,問題的選擇,一方面要利于教材精髓的挖掘,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學生疑難問題的解決。
1.老師問,學生答
如在欣賞《格爾尼卡》時,一位老師先提了一個簡單而籠統(tǒng)的問題:同學們看到了什么?有人說是亂七八糟的畫,眾生哄笑。師則說:“仔細看,有什么?”一生答:“一個女的、一個像眼睛的東西、一條腿。”其他同學開始補充道:“有馬、牛、一只手舉著燈……”師則選擇一個答案追問:“一個什么樣的女的?”生答:“像在跑的?!睅熥穯枺骸爱嬅嬷挥斜寂艿呐訂??”生都認真地開始在畫中找:“還有抱著小孩的女的,一個女人頭?!睅焼枺骸盀槭裁粗挥蓄^?身體呢?”生仔細看畫面思考答:頭好像是從窗戶伸出來的?!皫熡謫枺骸斑€有其他人嗎?”生七嘴八舌地答:“一個躺在地上被馬踩著的人,一個舉著手在叫的人,還有一只手握著斷刀。”師問:“牛、馬有什么表情?”生答:“牛像在發(fā)呆,馬在痛苦嘶叫?!绷韼咨f:“這幅畫畫得怪怪的!”師抓住機會說:“大家感覺畫得怪嗎?我們來認真品味一下。”然后老師從時代背景開始講解評述作品,學生認真地聽,不停地問,不停地發(fā)表個人見解,最終被作品感染。可見以上互動是在自由、平等、輕松的情境下步步深入的師生互動。初中學生大都能對著美術作品泛泛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但往往流于表面現(xiàn)象。而這種有效互動,既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學習,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認真、專注的學習習慣。
2.學生互評,老師點評
師生互動不應局限于師生問答。有些課程可師生一起活動,師生間能進行更深入有效的互動。如同樣進行圖案與生活課程講授,一位年輕老師僅用了十幾分鐘把知識點干脆利落地介紹完,而用二十多分鐘時間讓學生動手實踐,采用剪貼的方式設計圖案,伴著輕音樂,老師逐組指導、示范,與學生頭抵著頭,手挨著手,邊爭論邊實踐。整個實踐活動氣氛融洽,學生激情四溢,作品則做工精美、形式豐富。然后讓學生展示作品并相互評價,有的說:“××的作品用黑色的底色,黃色、橙色的圖形,運用了暖色調且明度對比強烈,做工精細,我最喜歡?!庇械恼f:“××的作品用的是用連續(xù)紋樣的方法制作的?!庇械恼f:“××的作品是用單獨紋樣的方法做的,蝴蝶和花剪得好,貼的細致,色彩搭配和諧,我認為做得最好?!弊詈罄蠋熯M行簡明扼要的總結點評。在師生互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建立濃厚的師生情,師生融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凸現(xiàn)生成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于師生互動的實例還有很多,這里不再贅述??傊?,師生間的互動是課堂教學中知識傳輸?shù)纳€,要想成長、結出碩果,必須從教材出發(fā),把握教材,挖掘教材,靈活機動地預設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真正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作者單位:安徽省霍邱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