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平
對于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模塊二教學內(nèi)容中自交與自由交配,不少學生常將其混為一談,認為自由交配簡稱為自交。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從概念、相關(guān)概率的計算、對種群基因頻率的影響和對種群基因型頻率的影響四個方面進行比較和分析。
1.概念
自交是指植物中的自花授粉和雌雄異花的同株授粉,廣義的自交也可指基因型相同的個體相互交配。若只考慮一個種群的一對等位基因B和b,種群中個體的基因型為BB、Bb、bb,則其包含的交配組合為BB×BB、Bb×Bb、bb×bb三類。雜合體連續(xù)自交時,盡管基因頻率不變,但后代的基因型頻率會發(fā)生改變,表現(xiàn)為純合子的概率不斷增大,雜合子的概率不斷減小。
自由交配又叫隨機交配,是指在一個有性繁殖的生物種群中,任何一個雌性或雄性個體與任何一個異性個體交配的機會均等。若只考慮一個種群的一對等位基因B和b,種群中個體的基因型為BB、Bb、bb,則其包含的交配組合為BB×BB、Bb×Bb、bb×bb、BB×Bb、Bb×bb、BB×bb。在無基因突變、各種基因型的個體生活力相同時,會遵循遺傳平衡定律,逐代保持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不變。
2.相關(guān)概率的計算
在一個足夠大的種群中,如果不存在突變和選擇,則自交和自由交配都不會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4.對種群基因型頻率的影響
在一個足夠大的種群中,如果不存在突變和選擇,則自交能使純合體的頻率逐漸增加,雜合體的頻率逐漸降低,逐漸得到純系,即自交是獲得純系的有效方法。自由交配不會持續(xù)改變種群的基因型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