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摘要】 目的 對股骨脛骨折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與股骨頭置換的選擇與價值進行比較。方法 選取114例股骨頸骨骨折的患者作為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股骨頭置換組與內固定組。依據骨折的類型、骨質的條件以及患者的年齡等,對空心加壓螺絲釘內固定以及髖關節(jié)外側的切口入路進行選擇,置換時應該使用雙極人工股骨頭。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觀察與評定。結果 手術治療之后的1年,內固定組中有50例骨折治愈,髖關節(jié)功能的判定的分數是(86.57±6.91)分,股骨頭置換組中的患者假肢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松動現象,髖關節(jié)功能的判定的分數是(76.57±10.91)分;在手術治療之后3年,內固定組中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有6例,髖關節(jié)功能的判定的分數是(77.36±10.51)分,股骨頭置換組中有假肢松動癥狀的5例,髖關節(jié)功能的判定的分數是(88.67±3.81)分。結論 對股骨脛骨的治療,只要掌握好適應證,人工骨頭置換和內固定兩種方法都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股骨脛骨折;股骨頭置換;內固定
股骨脛骨折是十分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建筑業(yè)與交通得到發(fā)展,人口老齡化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這些情況都使得股骨脛骨折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多。有很多種方案能夠對股骨脛骨折進行治療,其中手術治療的效果比保守治療的效果好。筆者將對我院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接收的114例股骨脛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并對其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所接收的114例股骨脛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56例,年齡在31-79歲之間,平均年齡(43.5±10.3)歲。有61例為左側骨折,53為右側骨折。其中有21例車禍,27例重物壓傷,7例高空墜落,59例滑倒摔傷?;颊呒{入的標準是對實驗與治療情況都了解并同意;排除患者的標準是對資料不完整、隨訪失去等。患者在年齡、性別、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沒有明顯的差異。
1.2 方法 將11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股骨頭置換組與中空加壓螺釘內固定組。中空加壓螺釘內固定組的治療方法所適應的病例是骨質疏松不是很明顯,年齡比較小且股骨頸骨折部位與基底部比較近。手術治療方法:對57例患者都實行3枚空心釘對其骨頭進行固定,空心釘的位置利用股骨距使其分布成現“品”字形;5例是切開復位,52例是閉合復位。人工股骨頭的置換方法所適應的病例是骨質疏松明顯,手術前并發(fā)癥比較多、年齡比較大(60歲以上)且股頭下型骨折,出現明顯移位,難以愈合。使用髖關節(jié)外側切口進入,使用雙極人工股骨頭進行置換,并依據手術的操作流程進行治療。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兩組之間的比較使用t來進行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①手術治療之后的1年,內固定組中有50例骨折治愈,髖關節(jié)功能的判定的分數是(86.57±6.91)分,股骨頭置換組中的患者假肢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松動現象,髖關節(jié)功能的判定的分數是(76.57±10.91)分。②在手術治療之后3年,內固定組中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有6例,髖關節(jié)功能的判定的分數是(77.36±10.51)分,股骨頭置換組中有假肢松動癥狀的5例,髖關節(jié)功能的判定的分數是(88.67±3.81)分。人工骨頭置換和內固定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相差不大。
3 討 論
股骨頸骨折指的是因為反應遲鈍、骨質疏松、遭遇嚴重外部傷害或者是老年人髖周肌肉群發(fā)生退變等原因而導致的股骨頸斷裂[1]。股骨頸骨折多發(fā)生在老年群體,且女性的發(fā)病率比男性的要高。股骨頸骨折的主要類型有基底骨折、頸中型、頭下型以及頭頸型等四種。
現今,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國內外對于新鮮股骨頸骨折的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空心加壓螺紋釘內固定治療方法。該治療方法能過對患者骨折的那端發(fā)揮加壓作用,從而保證骨折端得到較好的固定性,以便使股骨頸骨折的治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由于對骨折端進行固定,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在手術之后的疼痛感,患者能夠較快的開展功能性的訓練,還能使早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2]。對患者進行內固定手術而引發(fā)的較遠期的并發(fā)癥是股骨頭出現缺血性壞死,對該并發(fā)癥造成較大影響的就是早期的負重活動,所以,在本次研究中,對于中空加壓螺釘內固定組的57例患者,完全能夠下地并進行負重行走的時間要持續(xù)6個多月。
對于股骨頸骨折的治療,特別是頭下型的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人工股骨頭的置換。通常情況下,對于股骨頸骨折的癥狀較好,并且可以忍耐手術的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患者,可以考慮對其使用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3]。關節(jié)置換的治療方法對股骨脛骨折治療,能夠將股骨缺血壞死或者是骨頭無法完全愈合等問題完全解決,從而有效的預防由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肺炎或者長期臥床而導致的褥瘡等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手術方法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早期并發(fā)癥主要有股骨上端的骨折、人工股骨頭早期出現脫位、感染以及深部靜脈栓塞等[4]。而疼痛、人工股骨松動、異位骨化以及假肢的下沉、折斷和關節(jié)面磨損等癥狀是手術治療之后的晚期并發(fā)癥。所以,使用中空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法,依然是一些包含頭下型骨折的股骨頸新鮮骨折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假使出現股骨頭的壞死或者是骨折無法愈合的癥狀,再選取人工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5]。采取手術方法治療的效果與實行關節(jié)置換法的治療效果差異不大。
在本次研究中,對股骨頭置換組與內固定組的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并在治療之后1年和3年的骨折治愈情況與髖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定。研究發(fā)現:人工股骨置換法與空心加壓螺紋釘內固定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相差不大,髖關節(jié)的功能評定分數的差異也不大。因此,對股骨脛骨的治療,只要清楚的掌握好適應證,那么人工骨頭置換和內固定兩種方法都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對適應證的良好掌握,能夠有效的避免中期與遠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蒙家輝,黃家基.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38例[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09(06):23-24.
[2] 姜華.三種術式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療效對比[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18):124-125.
[3] 管永青.3種術式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療效對比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1(11):56-57.
[4] 周建國,毛德軍.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釘治療新鮮股骨頸骨折69例[J].西部醫(yī)學,2009(06):78-79.
[5] 簡林忠,易兵.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在臨床上及實驗研究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1(0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