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在很多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掌握的法律知識太少,導致他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斷送了他們的前途,這樣對社會及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已經(jīng)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作為語文教師,應當在日常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動腦筋,讓學生成為一個知法、守法、會用法的好學生。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滲透法制;法律知識
隨著社會飛速的發(fā)展,各種媒體的傳播,青少年在吸收知識的同時,又有很多不良的東西影響著他們的健康發(fā)展。近年來許多學生法制意識淡薄,掌握的法律知識太少,導致許多未成年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斷送了他們的前途,對社會及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作為教育者,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做人,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學呢?通過我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文本教學中滲透生活中的法律
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把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生活,再探討相關(guān)的法律知識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了解了相關(guān)法律。如,我在教學《背影》這課時,在引導學生分析父親的動作描寫時,其中課文中談到父親穿過鐵道時,則可滲透《道路交通法》,讓學生明白橫穿鐵道這是違反《道路交通法》的,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騎車還是走路都不能違反交通規(guī)則,否者就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在教學《孔乙己》這課時,在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時,課文中談到孔乙己偷了何家的書,他還說竊書不算偷的話。他這是自欺欺人的說法。他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情節(jié)嚴重則構(gòu)成盜竊罪。在生活中,學校里有許多學生總是愛亂拿別人的東西,這是不行的,從小要養(yǎng)成好的品德,不要偷東西?,F(xiàn)在社會上有許多孩子從小就沒有這種意識,最后偷的財物越來越多,最后斷送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知識點都可以與法律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增強了的法律意識。如,《散步》可聯(lián)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quán)益保護法》,《那樹》可聯(lián)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保護法》,《斑羚飛渡》可聯(lián)系到《野生動物保護法》,《心聲》可聯(lián)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其實,只要我們在教學中細心地觀察,文本許多知識都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有關(guān)的法律知識。
二、運用法律知識編演課本劇
在語文教材中,有一些課文內(nèi)容較枯燥,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學生難于接受,特別是要滲透法制教學就更難了。換一種方式教學,讓學生編演課本劇,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讓學生輕松地獲得知識。如,我在教學《傷仲永》這課時,讓學生扮演仲永以及模擬法庭的審問,結(jié)合今天的法制教學,他父親不讓孩子學習帶來的后果,仲永反省后,將父親告上法庭。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明白他的父親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這樣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還懂得了一些法律。
又如,在學完《威尼斯商人》之后,讓學生收集一些包拯辦案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我在班里舉辦了一次“模擬法庭”的語文活動,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一件“班級懸案”進行法庭審判和辯護。要求有原、被告雙方和主審法官,有申訴狀和辯護詞,有法庭陳述和法庭辯護,有證人、證據(jù)、證物,有最終的法官判決等等。學生個個情緒高漲、參與積極,不僅提高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對法庭審判有了更為形象而直觀的印象,法制意識自然大為增強。
三、在閱讀中滲透法制教育
語文教學離不開大量的閱讀與積累,如何在閱讀中進行法制教學呢?下面以《水滸》為例,談自己是如何利用課外閱讀這一平臺向?qū)W生進行法制教育的。
《水滸》是我國古典名著之一,小說情節(jié)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生動?!遏斕彷犎蜴?zhèn)關(guān)西》人物形象鮮明,描寫手法精妙,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交流評價時,都注重了魯提轄值得歌頌,因為他疾惡如仇,仗義相助,而鄭屠仗勢欺人,自私可惡,應該被打死。作為教師,是否可以考慮周全,讓學生討論鄭屠是否該死?即使該死,是否由個人快意恩仇?要讓學生明白,這種行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將來都是一種犯罪。要知道,文學作品潛移默化的影響力,遠遠大于空洞的法律讀本。試想:如果讓學生都認同魯智深、宋江等的犯罪,在遇到類似情況時,都仿而效之,那么對創(chuàng)建和諧的法制社會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認同情感的基礎(chǔ)上,對處理問題的方式應存疑、存異。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英雄”,是歷史的產(chǎn)物,一個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必須由公安機關(guān)依靠嚴格的程序,用鐵的證據(jù)來裁定。
四、在生活中學習法律知識
在今天的社會,我們處處都能學到法律知識,學校創(chuàng)辦法制宣傳欄,學生在業(yè)余時間可以學習。在家里,學生可以收看《今日說法》欄目,可以看中央電視12頻道的法制專欄,學到法律知識。學會如何運用法律知識,讓我們在法制的護航下健康成長。同時,學校應每學期開一次法制知識講座,同樣可以讓學生學到法律知識。
總之,我們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要向?qū)W生傳授法律知識,所以在語文教學這個主陣地上進行法制教育尤為必要。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也應當在日常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進行法制教育,讓學生成為一個知法、守法、會用法的好學生,為鑄就學生輝煌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作者簡介:鄧茂菊,女,1972年生。畢業(yè)于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專業(yè),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現(xiàn)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2004年被評為州級優(yōu)秀班主任。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及優(yōu)秀班主任。論文評比多次獲獎,曾撰寫的論文發(fā)表于《當代教育文獻》(上)。
(作者單位 貴州省興義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