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菲
摘要:踢毽子活動易教易學、玩法靈活且不太受場地限制,是一項喜聞樂見的民間體育活動。如果將幼兒教育與踢毽子活動相結合,加之親子互動參與,不僅能增強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和運動能力,而且能使幼兒感受民間體育活動的趣味性,進而達到回歸質樸、啟迪心靈的效果。
關鍵詞:民間體育游戲;踢毽子;親子教育;幼兒
踢毽子起源于漢代,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踢毽子作為中國民間體育活動之一,深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然而伴隨商品社會的發(fā)展,兒童的玩具日益豐富,部分時髦玩具盡管能一時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但也在無形中拉開了兒童與更具趣味性、耐玩性的民間游戲活動的距離。推廣踢毽子幼兒教學,讓孩子從小感悟民間體育活動的樂趣,更有助于他們茁壯成長。
一、推廣踢毽子幼兒教學的意義
1.新潮的玩具并不“耐玩”。筆者從教學實踐中發(fā)現,當前孩子游戲世界中,多的是一些顏色亮麗、順應潮流的木制、鐵制、布制或是塑料制品的玩具。從電子遙控,到智能早教一應俱全,很多孩子家里都能裝滿幾箱子。但是,新潮玩具看似“智能”,其實玩法并不“智能”,甚至很單一,孩子玩過一段時間之后就不愿再玩。好奇心驅使孩子要買更新奇的玩具,家長總是說:“家里有好多啦,不能再買了?!比绻植贿^孩子,還會造成浪費。
2.幼兒不了解踢毽子活動。我們民間的雞毛毽子玩法多,踢法多,制作簡單,經久耐用,可以從小學習踢玩,有較強的趣味性。如果壞了,也方便讓幼兒配合做一個新的。但是筆者發(fā)現,恰恰是這樣一種民間娛樂活動,離孩子們漸行漸遠,甚至有些兒童不知道什么是雞毛毽子。幼兒對民間游戲了解較少,也是對歷史文化傳承的一種忽視,是不利于他們成長發(fā)育的。
3.常踢毽子好處多。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協(xié)調運動為主,功夫在腳上,在他人看來就像欣賞舞蹈。踢毽子要求幼兒思想集中,瞬間完成踢的動作,技術到位,動作準確。毽子雖小,但是娛樂性、藝術性、游戲性等功能俱全,能鍛煉幼兒心、眼、腳的一致性,提高幼兒反應靈敏度;在和其他幼兒一起游戲時,能增強團隊意識,鍛煉不服輸的精神;在和家長一起游戲時,能培養(yǎng)親子感情。
二、教學案例
1.園內教學
周五,給孩子們布置作業(yè),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在家做雞毛毽子。好多孩子等到家長來接時,就迫不及待地告訴爸爸媽媽,老師讓做毽子。周一,許多孩子都帶來了雞毛毽子。有的雞毛毽子是買的,有的是做的。筆者問孩子:“在家玩了嗎?”。孩子們很活躍的展示怎么踢毽子:小海燕把毽子放到腳尖上,往前踢,踢完還想接住,接不住,哈哈大笑,很有成就感;郭雨涵盤踢已經掌握,有模有樣;亓寶儀栓根繩子,換著腳踢;張?zhí)齑T告訴大家,他的毽子是他姥姥給做的,他姥姥用的布是他的舊衣服,和媽媽一起去殺雞的地方找的雞毛……課間操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帶著毽子到操場上去,吸引了很多別的班的孩子來看,問東問西。好多孩子都沒有見過,就聽張?zhí)齑T在那解釋:“這是雞毛毽子,是用雞毛和墊錢還有布做的,可好玩了,我都會踢了?!苯又妥銎鹗痉秮?。其他班的老師也圍上來,這個踢花,那個翻兩下,都說好久沒玩了。孩子們看的眼花繚亂,原來毽子這么好玩,這樣把孩子們的興趣大大的提高了。
一周內,安排的游戲均圍繞雞毛毽子進行:在教內,可以脫了鞋子,用腳趾頭夾住毽子,抬起,單腳跳,比一比誰跳得快,而且毽子不掉。在室外,隨意的踢,看誰踢的遠。還可以讓幼兒一起用膝蓋、頭、腳等各個部位踢毽子,看誰踢的多,堅持時間長。再回教室之前,讓孩子們把毽子扔到空中,試一試誰能接到。這簡單的幾個小游戲,就把雞毛毽子“神話”了。直到回到教室,孩子們還在聊,誰比較厲害呢!
2.親子游戲
(1)家長站在一端,幼兒站到距離家長0.5米左右的距離,由幼兒踢給家長,家長接住,再踢給幼兒。循環(huán)若干次,以鼓勵幼兒為主??膳浜蟽焊瑁骸靶⊙嘧犹唠ψ?,小建子數毽子,毽子上毽子下,毽子上上又下下,累壞了數數的小建子,樂壞了踢毽子的小燕子。”
(2)家長拿乒乓球拍,以毽子做球,來回拍打,落地為輸??梢越o孩子表演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吸引幼兒注意力,引起幼兒興趣。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來,成為民間游戲的小主人。讓家長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模仿大人完成高一點難度的動作,滿足幼兒的好勝心。
三、體會
通過踢毽子活動,筆者發(fā)現,民間游戲的材質往往是廉價的,但是駕馭價值和意義卻是很高的。筆者發(fā)動,利用廢舊材料自制小玩具,一物多用,一物多玩,不僅能調動幼兒參加體育游戲的興趣、彌補幼兒游戲的不足。比如,在地上畫幾個方框,就可以“跳房子”;用幾塊舊布縫一縫,包點細沙就可以“扔沙包”等。這些小游戲,曾給很多人的童年帶來無盡的快樂,請把這份快樂傳遞給孩子們吧?讓他們逐步認識傳統(tǒng)民間體育,讓他們從小感悟風土人情,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帶來的獨特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