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慧
摘要:愉快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實現(xiàn)教學目的要求的教學活動。實施愉快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zhì)量。實施愉快教學的方法與手段多種多樣,在這里,筆者僅從激發(fā)興趣和創(chuàng)設情景方面對“中學語文實施愉快教學”做進一步探索,不足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
關鍵詞:愉快教學 中學語文
一、激發(fā)興趣法
1.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
情感是以需要為中介的人對客觀事物和對象所持的態(tài)度體驗。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中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誘發(fā)他們的探索志向,使得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積極主動。教師上課時,要精神飽滿,用充滿激情的語言講課,不能照本宣科。教師的每一句話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而不是把書本上的東西通過嘴巴念出來。富有情感的語言,能激發(fā)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學習,在情緒高漲的氣氛中進行智力活動。只有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印象深刻,記憶牢固。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感情,熱愛學生,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語言。
2.精心設計導人語引趣。
課堂中導人新課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喚醒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好導引的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新課一開始就產(chǎn)生強烈的情緒,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那么整個教學過程就有了一個可喜的開端。語文課激趣導人的方法種種,如趣味問題導入、趣味游戲導入、寓言故事導入、設置懸念導人、直觀教具演示導入等等。在講解《社戲》一文時,會遇到關于孩子們偷豆情節(jié)的描寫。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
該情節(jié)的描寫,教師可以這樣導入:原本偷東西是件不光彩的事,都會遭到道德的譴責,甚至是法律的嚴懲,而大文豪魯迅先生卻以此情節(jié)的描寫來渲染孩子們看戲歸航中的樂趣,這又是為什么?問題一經(jīng)提出,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同學們竊竊私語,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時,學生求知欲望強烈,氣氛歡快輕松,并且為解決這一與生活似乎矛盾的問題奠定了基礎。最后問題順利解決,在愉快教學中提高了學生辨證思維的能力。
3.揭示知識產(chǎn)生的背景引趣。
課文情節(jié)的產(chǎn)生,往往是以某種實際背景為原形的,但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也完全不必要將其所有背景一一介紹給讀者,教師在講解課文時,若照本宣科,學生往往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揭示相關背景材料,使學生了解其知識來源,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里,是這樣描寫三味書屋的中堂: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的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只梅花鹿行禮。奇怪?既是書塾,為什么沒有孔子牌位?更奇怪的是他們?yōu)槭裁催€要對著掛有“伏”在古樹下的“鹿”的圖畫行禮?細細品味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伏”和“鹿”是“?!焙汀暗摗钡闹C音,舊時候讀書為的是升官發(fā)財。學生了解這一背景后,原本枯燥而模糊的東西在腦海里就變得鮮活起來,學習興趣也就大大增強。
二、創(chuàng)設情景法
1.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是設置矛盾情景,為學生創(chuàng)設“心求通而未得”、“口預言而不能”的“憤悱”境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從學生的心智出發(fā),抓住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可能產(chǎn)生的疑惑,或是學生原有的認識與新授知識的矛盾,或由于知識和能力的不足產(chǎn)生的障礙,從而去設計問題情景,在學生與問題之間構建“橋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去解決問題。在語文課上遇到“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一句話時,老師問:“這句話的原意是什么”?絕大多數(shù)學生會得到統(tǒng)一的答案:“要想打住狼,必須要舍得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孩子為誘餌,才能打住狼”。教師這時應抓住時機,問學生:“有哪一個做父母的為打一只狼而舍棄自己的孩子呢”?學生先是詫異,繼而似有所悟,接著是迷茫,最后是渴望。在這樣的情景下,學生心理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憤悱狀態(tài),教師開始講解它真正的內(nèi)含,“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本作“舍不得鞋子打不住狼”,是說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后來人們訛傳為“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不但讓人觸目驚心,而且與原義大相徑庭了,這種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使學生學習積極性隨時高漲起來。
2.創(chuàng)設成功情景。
創(chuàng)設成功情景,即能使學生成功地學習,使他們的好奇心與愿望獲得滿足,從而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感受到“自我實現(xiàn)”的愉快情景。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在提問或布置課外作業(yè)時,一定要從學生學習水平出發(fā),為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以創(chuàng)設成功機會為核心組織教學,采取低起點、小步子、多訓練、快反饋的方法,即以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的水平為起點,將教學目標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有層次地遞進,使學生有能力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每個目標層次做到反饋,激勵評價,讓學生在成功的愉悅中形成愿學、樂學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