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 要:音樂教育是目前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的教學,學生的藝術品位以及審美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學校的課內音樂教育中,由于課時相對有限,教師對其他主課的教學有所偏重,因此作為課外教育主陣地的少年宮就成為了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主要課堂。
關鍵詞:少年宮;音樂教育;有效策略
在音樂教育中,少年宮的教育比學校課內的音樂教育具有十分顯著的優(yōu)勢。首先在少年宮的音樂教育中,教師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音樂理論知識水平進行培養(yǎng),其次教師還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以最為舒適的學習狀態(tài)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這對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提高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少年宮音樂教育的經驗,對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藝術水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奠定學習的基礎
在少年宮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并不是以“零”的基礎開始學習的,很多學生對音樂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參與音樂活動,這對我們開展課外音樂教育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基礎,但是這并不足以支持學生完成課外的音樂學習,因為學生的這種基礎性的興趣是感性的,是非長久性的,而我們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的這種感性的興趣提升為理性的熱愛,讓學生變成是因為懂音樂而熱愛音樂、學習音樂,而不是僅僅因為覺得音樂有意思而去學習音樂。
二、突出音樂的體驗式教育,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感知能力
優(yōu)美的音樂并不僅僅需要學生用耳朵去聆聽,而是要學生用心靈去感悟,這就是音樂最為奇特和美妙的特點,在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音樂的這一個獨有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對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或者是朗朗上口的歌曲,我們既要從專業(yè)理論的水平講解其在旋律和節(jié)奏方面的構成,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和理論知識水平,又要從音樂感知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感悟音樂中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以及作者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在聆聽優(yōu)秀作品的時候,如果用心去聽則有種與作者在安靜地交談的感覺,當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會有這樣的感覺。
三、組織開展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在少年宮的音樂教學中,我們要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音樂類的活動,讓學生以聲樂或者是器樂的方式來表演自己的節(jié)目,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實踐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另外在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地積累表演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自我表現(xiàn)能力,這不僅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同時對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社會生活都有著很深刻的意義。
四、聲樂與器樂教學并重,提高學生的音樂專業(yè)素質
在少年宮的音樂教育中,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對學生的音樂水平進行提高,在聲樂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實踐水平,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在器樂的教學中,通過對學生器樂技巧的培訓來對學生聲樂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欣賞一些旋律優(yōu)美、意境深遠的樂曲,在培養(yǎng)學生器樂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品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藝術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
總而言之,在少年宮的音樂教育中,我們要突出重視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具有出色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自我表現(xiàn)能力,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們的藝術水平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張瑾琦.淺談少年宮音樂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華章,2011(29).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東河區(qū)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