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龍”該不該翻譯成“dragón”

      2013-04-29 08:03:00潘洋
      商·財會 2013年9期
      關鍵詞:歸化文化差異異化

      潘洋

      摘要:歸化和異化是翻譯中的兩種主要策略,對這兩種策略的選擇歷來是翻譯界爭論的焦點之一。本文從探究中國“龍”翻譯成“dragón”是否合適出發(fā),主要從漢語俗語的西譯入手來淺析這兩種策略在漢西翻譯中的運用,以期對翻譯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龍;dragón;歸化;異化;文化差異

      Ⅰ. 歸化和異化簡介

      1995年,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熬唧w地說,歸化的翻譯原則就是在詞匯、語法、語義等語言學的不同層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內容,用譯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將這個內容表達出來,以求等效?!雹?而作為與之相對的翻譯策略,“異化翻譯是以源語文化為歸宿的翻譯,即努力做到盡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風味,使源語文化的異國情調得以存續(xù),為了使目的語讀者能夠領略到‘原汁原味而不惜采用不符合目的語的語言規(guī)范?!雹?從本質上講,歸化和異化的主要分歧在于如何對待翻譯中的文化差異,歸化策略主張消除文化差異,使原文內容在目的語中易于理解,但這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原作負載的文化內涵一定程度的流失;而異化策略著眼于保留文化差異,最大限度地傳遞源語文化的“原汁原味”,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目的語的語言規(guī)范。

      Ⅱ. 歸化、異化與意譯、直譯的比較

      根據(jù)歸化和異化的定義,人們很容易將這對范疇與意譯、直譯這對爭論已久的概念混淆起來,甚至有人認為歸化、異化只不過是意譯、直譯的新名字,但其實不然,這兩組概念雖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歸化和意譯都指譯文通順,符合譯入語的語法規(guī)范等等;異化和直譯都追求與原作的等值,尊重源語的語法規(guī)范。”③ 但事實上,意譯和直譯是在語言層面進行的討論,而歸化和異化盡管也討論語言形式之間的差異,但更多地是在文化的層面來進行研究;意譯和直譯可以認為是翻譯的技巧或方法,而歸化和異化則是翻譯的策略,策略指導方法,這兩組概念之間存在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意譯和直譯停留在語言層面,二者的對立性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而歸化和異化是從語言形式和文化內容兩個方面(以后者為主)來考慮問題,可并存于同一次翻譯行為中,所以除了對立性,歸化和異化還有并存性。因此,歸化和異化是對翻譯研究更深入的思考和更接近本質的理解,從這個角度來講,歸化和異化策略的提出使翻譯理論的研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Ⅲ.“dragón”還是“Loong”?—歸化還是異化?

      一直以來,“龍”這個中國特有的形象在翻譯成西班牙語時常被譯為“dragón”,可是這兩個概念一樣嗎?能這樣毫無障礙地轉換嗎?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龍,飛天神獸,在中國是神圣而強大的存在。作為中華文化一種獨特的凝聚和積淀,是至高無上的,是王者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代表。它的事跡貫穿于華夏民族整個光輝燦爛的歷史,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開始了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它在中國文化和歷史里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強大、尊貴、自信、出類拔萃和超越一切。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ón”則是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的巨型怪獸,是邪惡的象征。由此看來,中文里的“龍”和西語里的“dragón”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甚至可以說二者在兩種文化里的形象是截然相反的。因此,用“dragón”來翻譯“龍”這個在中華文化里享有崇高地位的形象是十分不妥的,而中國人在西方人面前自稱“Descendientes del Dragón”(龍的傳人)更是一種自我妖魔化。

      鑒于此,一些學者提出可以用“Loong”來翻譯“龍”?!癓oong”的兩個“O”就像龍的兩個大眼睛,又能讓人聯(lián)想起英語中的“l(fā)ong”(長),因此可以視為一種較為形象的翻譯。在西語中,也可以引入“Loong”作為對“龍”的翻譯。對比這兩種翻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把“龍”翻譯成“dragón”時,由于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存在“dragón”這個概念,便可以理解為是一個以目的語文化為歸宿的過程;而翻譯成“Loong”時,西方讀者需要了解一些關于中國文化的知識才能明白這個“Loong”的含義,因此可以認為這是一個以源語文化為歸宿的過程,而這兩個過程便分別是我們所說的歸化和異化。

      Ⅳ. 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策略在漢西翻譯中的運用

      在漢西翻譯實踐中,我們可以碰到許多涉及文化差異的例子,從中可以看出這兩種策略的運用。毛主席“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堪稱經(jīng)典,而“紙老虎”的翻譯在當時有兩種選擇,一種是“el tigre de papel”,另一種是“espantajo”(稻草人)。如果翻譯成“espantajo”,西方讀者也能明白其外強中干的內涵意義,而如果翻譯成“el tigre de papel”,反動派那種張牙舞爪、貌似強大但實際上外強中干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在這個例子中,“espantajo”屬于歸化的翻譯,西方讀者通過“稻草人”這個在目的語中業(yè)已存在的形象可以毫無障礙地抓住其內涵意義,但卻失去了其文化層面的豐富含義;而作為異化譯法的“el tigre de papel”雖然需要目的語讀者另加思考,但源語的文化意味卻基本得到了保存,表達效果也無疑要強于前者,否則這個翻譯也不會風靡世界了。

      4.1 漢語有而西語沒有的概念的翻譯

      漢語中有許多概念西語中是沒有的,如“陰”、“陽”、“風水”,以及上文中提到過的“龍”等,在翻譯這些概念時,我們應該采取什么策略呢?毫無疑問,這種情況只能采取異化的翻譯策略,而在具體的操作中,應采用音譯加注的方式,如在常世儒教授的《西班牙語口譯》(2007)④ 一書中就有關于“風水”的翻譯:

      后來來了一些風水先生……

      Más tarde, vinieron los sen~ores de Feng Shui...

      ……

      是風向水流的意思。風水先生能夠解釋住所和墳地四周的風向水流的兇吉。

      Significa el flujo del viento y las aguas. Son unos sen~ores que sabían interpretar la bondad o la maldad de los vientos y las aguas en el entorno de las casas y el cementerio.

      在這個例子中,作者以音譯的方式來處理“風水”這個在西語中不存在的概念,并輔以解釋,保留了文化差異,也達到了溝通的目的。

      作為翻譯中的另一種策略,歸化翻譯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在前文中提到過歸化和異化爭論的焦點在于如何對待文化差異,異化著力于保留文化差異以使目的語讀者也能領略源語文化的風味,而歸化則主張克服文化差異以方便目的語讀者的理解。在俗語的翻譯中這兩種策略的對比尤為明顯?!罢f曹操,曹操到”在西班牙語中有一個與之對應的俗語“En nombrando al rey de Roma, luego asoma”,這兩個俗語從其內涵意義來講大體對等,都表示的是說話人剛提到一個人物,這個人物便出現(xiàn)了,強調了一種巧合。但原文中作為文化差異的“曹操”在譯文中不存在了,代之以“el rey de Roma”這樣一個目的語中的形象可以使西語讀者不必糾結于“Cao Cao”為何物而順利地理解其含義。相比這種歸化式的翻譯,異化策略會保留“Cao Cao”這個文化差異并通過解釋來引導目的語讀者了解“曹操”背后的文化內容。對于這兩種策略對該俗語的翻譯,異化的譯法似乎更適合文學作品的翻譯,因為這類讀者的閱讀目的主要就是了解源語文化;而相對來說,歸化的譯法更適合交際場合如口譯,因為相較于其指示意義,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似乎更關注其內涵意義。

      4.2 漢語和西語共有且內涵意義相同或相近的概念的翻譯

      但是在某些俗語的翻譯中,歸化和異化的矛盾似乎被調和了。例如,“隔墻有耳”可以翻譯成西語的“Las paredes oyen”,這個翻譯同時符合歸化和異化的標準,其原因就在于在這對俗語中文化差異表現(xiàn)得并不明顯。類似的例子還有“眼不見,心不煩”(Ojos que no ven, corazón que no siente),“趁熱打鐵”(Al hierro caliente, batir de repente),“有理不在聲高”(El volumen de tu voz no refuerza tus argumentos),“禍不單行”(Las desgracias nunca vienen solas),“竹籃打水一場空”(Coger agua en cesto)等等。這些例子進一步說明了歸化和異化的分歧主要還是如何處理文化差異,如果差異不存在或表現(xiàn)得不明顯,也就無歸化和異化之分了。據(jù)此,一些承載文化差異不多的漢語俗語大可直接以異化策略翻譯成西語而不會造成太多理解上的困難,例如⑤: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Cuando pelean garza y almeja, el pescador hace fácil presa.)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Cuando la manta religiosa acosa a la cigarra, detrás acecha el canario.)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Mientras haya montes verdes, no hay que inquietarse por la len~a.)

      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Un fénix desplumado vale menos que una gallina.)

      4.3 漢語和西語共有但內涵意義不同的概念的翻譯

      但并不是所有漢西共有的概念都有相同的內涵意義,“例如,漢語的‘醋有嫉妒的意思(語用意義);西語的vinagre(醋),卻表示‘不高興(也是語用意義),比如cara de vinagre,就是‘侉著臉的意思。漢語的‘酸和西語的‘a(chǎn)grio,指稱意義相同,用于修飾說話的語氣、言辭或人時,也都有語用意義。但漢語的‘酸,是說講的話或講話人‘迂腐;西語的‘a(chǎn)grio,是說講的話或講話人‘粗暴?!雹?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歸化的策略抹去文化差異,也可采用異化的策略,但此時要注意向目的語讀者說明該概念在漢西兩種文化中的內涵意義不同,如“紅白喜事”⑦ 的翻譯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什么紅白喜事,討媳婦,死了人,大辦其酒席,實在大可不必。

      Cuando la gente se viste de rojo o de blanco con motivo de un matrimonio o una defunción, es de todo punto innecesario ofrecer banquetes ostentosos.

      眾所周知,“紅白喜事”在中國文化里代指婚禮和葬禮,而在西方卻是白色和黑色象征了這兩種禮節(jié)。這是因為“紅”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吉祥、喜慶,而在西方文化中象征危險、暴力;“白”在中國文化中象征死亡、肅殺,在西方文化中則象征高雅、純潔;而“黑”在西方有死亡、兇兆的象征義,在中國文化中則沒有。正是文化差異賦予了同一顏色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內涵意義。在這個例子中,譯者沒有采用歸化的策略將其譯成“vestirse de blanco o de negro”,而是通過增加“con motivo de un matrimonio o una defunción”這一解釋保留了“se viste de rojo o de blanco”這一文化差異,同時也避免了西語讀者的誤解。

      綜合來看,源語(漢語)文化有而目的語(西語)文化沒有的概念(如“龍”、“陰”、“陽”、“風水”等)必須采用異化的策略翻譯,但應加注解釋;源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共有且內涵意義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如“隔墻有耳”、“趁熱打鐵”等)既可歸化也可異化,至于選擇哪種策略要考慮文本特點、目的語讀者等因素;源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共有但內涵意義不同的概念(如“醋”、“酸”、“紅”、“白”等)可以這兩種策略都采用,但兩種策略的優(yōu)缺點都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歸化抹去了文化差異,但使目的語讀者失去了了解源語文化的機會;異化保留了文化差異(有時甚至會導致文化沖突,如“紅”、“白”等),但為了解釋并使目的語讀者易于理解這些差異,對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Ⅴ. 結語

      歸化和異化是在更高的層面—文化層面對翻譯進行研究的兩種策略,就像意譯和直譯是因語言形式的不同而存在的一對概念一樣,歸化和異化是因文化差異而存在的一對范疇,二者的關系是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兩種策略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自然也有分工的不同,如異化策略比較適合文學作品的翻譯,因為翻譯文學作品的主要目的便是傳播源語文化,如果一味地歸化,丟掉了源語文化的原汁原味,使譯文讀起來像一篇譯入語的原文作品,也就背離了翻譯的初衷了;相比文學作品的翻譯,歸化策略較為適合強調交際功能的文學體裁的翻譯,如科技類文章、新聞報道、以及口譯場合等。

      但是由于筆者水平的限制,本文對歸化異化這對概念的分析還遠遠談不上全面,如關于兩種策略在漢西翻譯中的運用,就只是選取了少量較為典型的俗語為例,還遠未觸及語段乃至語篇中這兩種策略的運用。對如何處理文化差異在漢西翻譯中的問題還缺乏宏觀的把握,也未能就兩種策略在翻譯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和解決的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使得文章在說服力和實際應用價值上還尚顯不足。

      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筆者仍希望文章對該問題的思考能對漢西翻譯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注解

      ①朱安博(2009: 4)

      ②朱安博(2009: 5)

      ③朱安博(2009: 12)

      ④常世儒(2007: 82-83)

      ⑤Chen Zhi(2006: 64-65)

      ⑥趙士鈺(1999: 55)

      ⑦方瑛等(1995: 210)

      參考文獻:

      [1]Chen Zhi. Las connotaciones culturales en la traducción de las expresiones idiomáticas entre el espan~ol y el chino. Almería: Arráez Editores, S.L., 2006.

      [2]García Yebra, Valentín. Teoría y práctica de la traducción. Madrid: Editorial Gredos, S.A., 1982.

      [3]常世儒,《西班牙語口譯》.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4]方瑛等,《簡明漢西成語詞典》.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5]高希峰 高蔓 方倩,《精選西班牙語諺語2000句:西漢對照》. 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0.

      [6]盛力,《西漢翻譯教程》.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7]趙士鈺,《新編漢西翻譯教程》.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8]朱安博,《歸化與異化:中國文學翻譯研究的百年流變》.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歸化文化差異異化
      農(nóng)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倫理視角下電影翻譯的歸化與異化
      中美合資企業(yè)的跨文化管理研究
      文化差異對初入國際市場的法國中小企業(yè)影響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4:09:48
      淺析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7:26
      歸化翻譯與江西詩法——以《魯拜集》的三個七言絕句譯本為例
      對外漢語教材出版的文化差異沖突與融通策略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26:28
      婺源县| 沁源县| 台江县| 延长县| 马鞍山市| 武山县| 富锦市| 宾川县| 黎城县| 车险| 德安县| 富蕴县| 镇江市| 望都县| 华安县| 富民县| 外汇| 翁牛特旗| 名山县| 三都| 宜宾市| 长阳| 唐河县| 禄丰县| 融水| 临湘市| 丰宁| 长治市| 慈利县| 仁怀市| 陵川县| 华蓥市| 乐东| 内黄县| 什邡市| 宁南县| 叶城县| 图片| 张家口市| 大庆市|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