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翠
在全國第八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中,專家點評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強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理解文章主旨的目標定得過高、牽引過重;按照預設推進教學,對學生學習起點、學生的背景經(jīng)驗關注不夠;忽略學生的獨立思考,少有自主探究;教師牽引過多,學生處于被動學習之中。在平常的教學檢查聽課和教學研究觀摩活動中,課堂教學中教師強勢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對教師過于強勢的教學現(xiàn)象進行剖析,有助于匡正偏離教學本質(zhì)的課堂教學,推進新課程的實施。
一、移情體驗,讓小學語文課堂更活潑
小學語文課堂如同生活中的舞臺,學生是舞臺的主角,教師則導演與策劃。一臺好戲需要導演的精心策劃,一堂好的語文課也需要老師精心的導演,才能有活潑、寬松的課堂氣氛,才能熏陶、感染學生,讓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達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的移情體驗和角色激情扮演,以達到“演出”中內(nèi)化文體,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內(nèi)涵內(nèi)化于胸,產(chǎn)生共鳴。
教學《詹天佑》一文課,詹天佑設計了“人”字形鐵路。學生對于“人”字形鐵路,只流于表面,未曾通過文字形成具體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來批文入情。讓學生一是當小畫家;二是當小司機。先根據(jù)課文中插圖,引導學生動手畫“人”字形鐵路示意圖、練習講清圖意;然后,在班級中開展“小司機賽車”,看看哪位小司機第一個順利地把“小火車”開上山去。這樣學生一個個地動手操作,不少高明的“司機”成功登頂。這樣幾個簡單的動作表演,不僅讓學生立即從中領悟到詹天佑設計的意圖,還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對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再如,教學《海倫凱勒》一課,首先,上課伊始教師還是采用移情體驗的方法和同學們作個小游戲:蒙上學生雙眼讓其去抓另一個學生。同時要求既不允許被蒙眼的學生說話,還不允許被蒙眼的學生求助,看誰抓住另一個學生的速度快;其次,對被蒙眼的學生進行采訪,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被蒙眼后的感受。從孤獨無助、害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學生們議得熱烈,生活感受深刻。最后,教師導入課文,移情體驗:“現(xiàn)在,海倫凱勒就像你們剛才被蒙上眼睛一樣,而且是終生如此……”。通過這種游戲扮演,這種移情扮演,使學生對本文中海倫凱勒的處境及其難受,內(nèi)化了文本,為后文理解海倫不屈不撓精神,作了完美的鋪墊。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們從實踐中體現(xiàn)學習的樂趣,比我們空洞的講解更有創(chuàng)意也更有效。同時,也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學得更主動更積極,使課堂更具活力。
二、重于形式——公開教學語境的誤導
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課堂:教師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課件五彩繽紛、熱鬧非凡,而學生則忙忙碌碌,疲于應付。顯然,這要歸咎于競賽課、評優(yōu)課、觀摩課等公開教學的影響和輻射,導致常態(tài)課的教學迷戀時尚,流行跟風,只顧追求形式和技巧,“教師強勢”現(xiàn)象也就暴露無遺。著名特級教師周一貫老師指出:“盡管公開教學作為一種研究形式,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zhì)發(fā)展有其重要作用,但不可諱言這些課堂隱含著價值多元化傾向:如為了靚麗和勝出,卻淡忘了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和真正的學習發(fā)展。人們爭相傳頌效仿的結果,就會在日常的課堂實踐層面上,學生的學情不再受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時空會消解在教師太多的分析開掘和精彩的表演上;必要的‘訓練會嫌其沉悶而遭遇丟棄;課堂上少數(shù)學生熱熱鬧鬧扛場面,而不少學生默默陪讀,被熟視無睹;所有的學生實踐的環(huán)節(jié),如識字、讀書、書寫等等總會七折八扣讓位于教師的講解……一句話,唯美主義和形式主義遮蔽了課堂教學應‘以生為本的至理?!敝芾蠋煹倪@番話一針見血地指出因過度注重形式而導致課堂嚴重存在一種“失學癥”,說明課堂教學的核心價值被異化。
在新課程所倡導的理想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既作為人,又作為學習者參與教學活動,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合作中發(fā)展自己,獲得成就與價值體驗,從而表現(xiàn)出主體行為特征。可“人們的愚蠢常常在于忘記了目的而只重視了手段”,繁瑣的形式和花哨的手段并不能帶來學生的發(fā)展。很多教師關心的是自己的出彩、課堂的精彩。教師職業(yè)的本質(zhì)應是北京代寫論文甘當人梯成就學生,教師的出彩不如學生的出彩,課堂的精彩不等于學生的精彩。海德格爾說:“教比學難得多。為什么教難于學?”教師應學會適當隱身,讓學于學生,這不僅是一種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種教學精神和教育情懷。讓學,就是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多一些賞識,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寬容,盡可能讓他們多說、多寫、多練、多思考。
三、把準課外作業(yè)的“度”
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難度。所謂量度就是作業(yè)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時間完成,有多少題目等。難度就是指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所布置的作業(yè)有多少學生能順利完成。
首先,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量要適中,應符合各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合理控制作業(yè)數(shù)量,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因為量太少,不能起到訓練的效果;作業(yè)量太多,學生做不完則會給學生造成負擔。
其次,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時,要把準難度,要遵循大綱,吃透教材,把握年級段訓練重點,要深入了解學生,考慮個體差異,做到難度有針對性。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些提高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