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珍 國淑華
摘 要:怎樣預(yù)防學生在學習上掉隊,怎樣幫助不及格的學生趕上來,這是當今教育工作中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教師議論的一個熱門話題。但是,作為一個教師,不能對學困生置之度外,或落井下石,要誘發(fā)學困生的“靈”性。
關(guān)鍵詞:學困生;提高;靈性;誘發(fā)
唐代思想家陸贄說:“人皆含靈,唯所誘發(fā)?!蹦芊裾T發(fā),要看我們當教師的態(tài)度,態(tài)度不同,效果自然就不同,用陸贄的話來說,即是“好之則至,獎之則崇,抑制則衰,斥之則絕?!边@就好像玉在璞中,棄之為石,琢之為寶。
陸贄的話是對人才的議論,但是,作為教師來說,他的這些話,會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使我們想到學校的學困生,仔細分析,他們都各有自己的閃光之處,亦即陸贄所說的“靈”之存在。遺憾的是“抑”或“斥”,都不足為奇。每當提到這些學困生,也都搖頭哀嘆,“頑石一塊,不可雕也?!敝率顾麄冹`光泯滅,永無出頭之日。
學困生真的就不可救藥嗎?當然不是,牛頓上小學時,成績在全班倒數(shù)第一;愛迪生入小學剛?cè)齻€月,老師說他是“笨蛋”,讓他母親領(lǐng)回;達爾文在小學是個出了名的“傻瓜”……但這些學困生,后來都成了大器,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成績。他們的“靈”之所以得以顯現(xiàn),除了主觀努力之外,多是得益于高明的師長或父母的科學教誨、巧妙誘發(fā)。
愛迪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有個做教師的賢母。他母親不承認自己的孩子笨。她發(fā)現(xiàn)孩子有非凡的好奇心和驚人的想象力。
記得在小學剛?cè)雽W讀書的時候,我們班里有個姓李的同學。剛?cè)雽W老師就選她當了班長。她個子高,這也許就是老師叫她當班長的緣故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她的學習成績總在全班倒數(shù)第一,漸漸地老師對她的態(tài)度改變了?,F(xiàn)在回想起來,當初如果我們的老師用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她,用好的辦法來誘發(fā)出她學習的“靈”性,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局。這不正如陸贄所說的“抑之則衰,斥之則絕”嗎?
我參加教育工作后,我時時告誡自己,不能犯我的老師的錯誤,一定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尤其對學困生要高看一眼,但在實際工作中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卻是不容易。我們班里有個叫敖艷波的學生,她學習很差,但個性特別強,我利用課余時間給她補課,叫學習好的學生去教她。不料她卻敢對學生大罵連篇,老師不在的時候,她便成了班里的大王,誰也不敢惹,面對這樣的學困生,真讓人頭痛,有時真想放棄了,但一想到教師的責任又使我睡不好覺,躺在床上也在為她潛心琢磨,漸漸地如夢初醒。在這樣的學生身上就沒有一點優(yōu)點嗎?有,絕對有。于是,我便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她非常愛勞動,有活總是搶著干;她的字寫得好,我便借此時機,抓住她這幾個優(yōu)點,經(jīng)常在班里表揚,并同她個別談話,她的識字能力也提高了。說起來,這雖然是點滴進步,但我認為我的這種做法正印證了陸贄的名言:“好之則至,獎之則崇,抑制則衰,斥之
則絕”。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蘇木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