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賢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73-01
一、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古詩詞歷史悠久,內(nèi)容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一支奇葩。《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60篇”,并且還在后面附錄了70首小學階段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現(xiàn)行的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中,共收編了古詩50余首,大約占課文總數(shù)的1/5,古詩詞成了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但又比較特殊的文體。2009年,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學中開展“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經(jīng)典誦讀涵蓋的面非常廣,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古詩詞誦讀,由此可見,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花大力氣研究的一個課題。
二、直面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重背默,輕朗讀:古詩文的背誦默寫固然重要,但跳過朗讀這一步,背默不免就像空中樓閣了。
2.重傳授,輕感悟:古詩文的語言與現(xiàn)代語言有著較大距離,學生自主理解難度較大。于是,常常是教師不厭其煩地告訴學生此詞何意,彼句怎解,寫作特點如何,學生自讀感悟的時間和空間都很少。
3.重內(nèi)容,輕意蘊:教師往往以教材為本,“我的眼里只有你”,而古詩最具光華、最耐人尋味的意蘊卻常被忽略。
4.重流程,輕學生:忽視了學生這一主體的實際水平,只為了完整地體現(xiàn)一節(jié)課的流程,致使在一些寶貴的教學時間內(nèi)做無用功。
三、“五步法”古詩詞教學模式
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的古詩,以極簡練、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chuàng)設(shè)了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真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繼承先輩的文化精髓,播撒中華文明的種子,古詩教學任重道遠!在多次的課堂實踐與教學研究的基礎(chǔ)上,我們提出“預習——美讀——知意——悟情——延伸”的五步法古詩教學模式,該模式注重將古詩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互融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中深切體會古詩詞的語言美、音韻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一)全面制定目標,做好課前預習
詩之為詩,是因為其獨特的格律與韻律;詩之為詩,是因為其特定的文化與意象。詩之為詩,是因為其蘊藏的情感與意境。因此,詩歌教學我們就要讓課堂上“詩味盎然”。對于每一首古詩,教師都要從以上三個方面認真解讀,制定出正確、合宜、全面的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字散發(fā)出魅力與芬芳。
預習是學生對詩歌的獨立學習。教師布置學生預習,除必要的讀、寫、思之外,還需讓學生查詢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因為古詩詞寫作時代久遠,寄寓的是古人的思想感情,有的還有典故,與今日學生的視域和生活經(jīng)驗落差大;加上古詩詞抽象、精煉、含蓄的特點均會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困難。而所有的預習作業(yè)都必須緊扣教學目標來制定。
(二)整體感知詩歌,讀準讀通讀美
學習詩歌,誦讀是理解的關(guān)鍵,更是感悟的基礎(chǔ)。小學古詩詞教學應以讀為本,語文課本收入的古詩文,有著精美的語言,鏗鏘的音調(diào)、和諧的聲韻,因而具有很強的美感,適合誦讀。只要按照詩文的節(jié)奏運用,高低起伏的語調(diào)朗讀,就可以獲得美感。
(三)小組合作探究,基本理解詩意
先讓學生將預習的收獲在小組內(nèi)交流、評議,然后將沒有弄懂的詞或句提出來,在組內(nèi)同伴互助討論,爭取得以解決,再將組內(nèi)交流的結(jié)果在班內(nèi)展示。從字詞的理解到整首詩意思的理解,完全讓學生自讀自悟出來。而教師只起到組織、指導、點撥的作用,總之通過由學生自主學習、質(zhì)疑討論達到大體理解古詩意之目的。
(四)品詞析句悟情,升華情感入境
1.在想象中激發(fā)情感。如《送元二使安西》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想象王維和元二喝酒的場面。舉著這杯酒,王維會說些什么?然后再次展開想象,假如元二從安西回來,再次路過渭城時,看到客舍依舊,柳色依舊,而故人已故,會想些什么呢?這樣的想象大大豐富了詩歌中的情感。
2.在融合中激揚情感。如《泊船瓜洲》一詩的教學,可以通過讀地圖了解京口、瓜洲及鐘山的地理位置,從而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的意思。還可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常識課上學到的有關(guān)王安石變法的歷史知識,感受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和離別家鄉(xiāng)的依戀交織于胸的復雜情感……
3.在情境中體驗情感。如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人通過夜泊所見的霜天、殘月、江楓、漁火、古寺、客船,伴之以所聞的烏啼、鐘聲,勾畫了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圖。
(五)適當拓展延伸,鞏固積累提高
在古詩詞的拓展延伸中,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起到鞏固提高之目的,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終究有一天將進入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總之,優(yōu)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才有利于學生陶冶道德情操,品味生活情趣,豐富思想內(nèi)涵,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