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中
課外閱讀能拓寬知識視野、豐厚文化修養(yǎng),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對提升學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控制學生的注意力,關鍵是“學生意識里有一點‘思維的導火線,也就是說,在所講的學科中,應當使學生有某些已知的東西”。“如果學生的意識里事先沒有一些能跟教材‘掛起鉤來的思想,那么你就無論如何也無法控制他的注意力?!倍@得“跟教材‘掛起鉤來的思想”,課外閱讀是一個重要途徑。
學生儲備了相應的知識,就會引發(fā)學習興趣,進而引起對所學內容的注意。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前,教師讓學生閱讀蘇軾同期其他作品或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讓學生認識到被貶黃州的蘇軾,突破了小人的包圍,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黃州的生活使蘇軾思想發(fā)生了巨大改變,他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tài)度背后,仍然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學生對該詞的背景、作者的生平有了較多的了解,賞讀時就會喚醒過去閱讀過程中在頭腦里留下的知識、思想,引發(fā)思考,學生就能深刻理解該詞的內容和情感,準確把握“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一難點,真正懂得蘇軾的生存智慧、詩意人生:人生需要這樣消極,建立自己的彈性人生,或許正是一個人積極進取的另一種表現(xiàn)。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記憶力
記憶力是心智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學習的必要前提和基礎。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說:“不隨意識記(閱讀有趣的書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躍起來。人的思想活動越積極,他的隨意記憶就越發(fā)達,他保持和再現(xiàn)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強?!痹谡n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大腦對文本信息進行想象、聯(lián)想,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特別是作者所寫的內容與讀者的心理有了某種契合,便產生了情感共鳴,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會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學生閱讀與背誦內容相關的書籍,讀得越入迷,思考得越多,記憶就越活躍、越持久。
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期待,要通過課內外延伸、成果展示等方式,激發(fā)閱讀興趣,增強課外閱讀的內驅力,進而通過課內外閱讀鏈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學習《我與地壇》,教師充分挖掘文本思想意義,在學生被文本思想內容感動和震撼的時候加以誘導:史鐵生是一位思想的行者,對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思考,他的許多文章為我們做出了深刻探究與精彩闡釋。要深入了解他,可讀他的《命若琴弦》、《病隙碎談》、《務虛筆記》等,這樣學生就會對史鐵生的作品產生興趣,就會主動去閱讀他的作品,從而實現(xiàn)對史鐵生作品的深度記憶。
三、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力
大量地閱讀,能使學生較多地獲得言語活動的機會和高質量的訓練,促進語言系統(tǒng)的發(fā)育,進而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課外閱讀本身就是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它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任憑學生自由馳騁,豐富想象。作品多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元主題,會喚醒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閱讀過程中,學生對作品的鑒賞感悟,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往往會提出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對一些公認的結論提出異議。經(jīng)常性地進行獨立閱讀,學生的思維空間就會得到拓展,思維力就會得到發(fā)展。教師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閱讀氛圍,支持有個性的獨立閱讀,提倡多角度的閱讀,鼓勵有創(chuàng)見的閱讀,為學生搭建展示獨特見解的平臺,把想象的空間留給學生,把判斷的權力還給學生,把表達的自由交給學生,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四、有助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葉圣陶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睂W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尤為重要。而課外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首先,課外閱讀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自主選擇閱讀內容,自主確定閱讀方式,自主選擇展示的形式,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其次,與課文材料相比,課外閱讀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學生在閱讀時不會感到訓練、考試的心理壓力,自由地在書的海洋中徜徉,獨立思考,自主探求知識,掌握知識,激發(fā)更強烈的讀書欲望,進而形成自主學習的強大動力。課外閱讀把追求學問變成學生自覺自愿的行動,有助于實現(xiàn)增強學生主體意識,發(fā)展學生主體能力,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王鵬偉老師說:“讀書是語文教學的原點。語文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是‘少做習題多讀書?!闭n外閱讀能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教師要挖掘學生潛能,強化課外閱讀指導,引領學生暢游書海,增強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教育局教研室(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