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體瓦洛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但小學生往往容易忽略身邊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邊的題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恰當?shù)囊龑?,引導他們在寫作文時要做到說真話、訴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達自己真實思想和心理情感為中心的寫作中發(fā)展和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把作文變成讓學生感興趣的一樣東西,讓學生愛寫,并能通過作文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xiàn)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一、作文材料來自于生活中的觀察和積累
1.教師要帶領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于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jù)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貛ьI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2. 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的值得觀察的事物,怎樣使學生不錯過這些寶貴的生活畫面,及時捕捉住觀察的對象呢?教師一要多引導,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寫周圍熟悉的人,首先要選定目標,注意觀察。這個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為習慣上有什么特征?有沒有與別人特別不一樣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類似的問題教師要經(jīng)常提醒。有很多觀察體會,很多靈感往往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會溜走。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每天寫一篇觀察日記,寫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寫生活中的事物,寫腦中偶爾蹦出來的靈感。教師要注意引導,使那些沒有觀察意識、對眼前現(xiàn)象熟視無睹的學生,慢慢培養(yǎng)起觀察興趣,逐步形成觀察的習慣。
比如,每組織學生參加一次體育競賽、進行一次文藝演出,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傾吐
書讀多了,生活積累豐厚了,就會引起傾訴、表達的欲望,于是就開始寫作了。學生有許多美麗的幻想,包括荒誕無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而應鼓勵他們寫出來。語文課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靈和才智,讓學生們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只有敢說真話,才能寫出好文章。例如,開展心理疏導作文課對于引導學生敢于說真話、訴真情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如《我生氣了,怎么辦?》,《我有煩心事,怎么辦?》這種類似的作文題教師可以通過例舉一些身邊遇上的不順心的實例,引導學生把自己為什么要生氣,為什么會煩心,以及生氣時的表現(xiàn),煩心時的表現(xiàn)都說出來。通過向全班同學的傾訴,再經(jīng)過教師的積極引導,讓學生自己想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會有一種情溢心間,不吐不快的感覺。教師就要抓住火候,讓學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聲,并讓學生把這種感受寫出來。
孩子們的童年是夢的季節(jié),這時候往往會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當孩子愿意把這些心里話都說出來時,不論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實的,教師都應該加以表揚。因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實的事情、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這些真實的感受成為了寫作的第一手材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還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
三、教師要在作文命題上有所創(chuàng)新
作文命題有時與學生的積累不一致,與學生的興趣不一致,與學生的思路不一致,這樣,學生的信息被深鎖在大腦里,作文時就會無從著手。為此應讓學生參與命題,給學生寫作的自主權,寫他們自己想寫的東西,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有真實性可言。
作文命題不在乎“大”與“小”,而在乎能否給學生發(fā)揮“真情實感”的空間,能否給學生提供“我手寫我口”、“我手說我情”的題目才是關鍵。
1、 規(guī)范命題的范圍
對于規(guī)范命題范圍這個問題,葉圣陶先生早有理論,他曾說,凡是圣明的國文老師,他出的題目應當不超過學生的經(jīng)驗范圍,應當站在學生的立腳點上替學生設想,什么材料是學生的經(jīng)驗范圍內(nèi),是學生所能寫的、所要寫的,經(jīng)過選擇才定下題目來。斷不可出一些離奇的題目,離開學生經(jīng)驗十萬八千里,叫學生搔頭撓肋,嘆息說沒有意思,沒有材料。因此作文命題應貼近學生,貼近社會,方式要靈活多樣,表達要新穎生動,最好在學生下筆前,教師先親自“下水”試試,以便知深知淺,知難知易,使得作文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訴。
2、 讓學生自由命題
在小學也不妨試試“新概念作文”?!靶赂拍钭魑摹笔怯杀本┐髮W等7所重點大學與《萌芽》雜志社聯(lián)合發(fā)起舉辦的作文大賽,與程式化的語文教育相對應的“新思維,新角度和真體驗”成為出發(fā)點,它對體裁、題材、風格都不作要求,凡是自己有興趣的,感觸比較深的,能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展示才華的都可以寫,尤其鼓勵中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喜好來說明自己想說的話。中學生有新概念作文,小學生也可以有自己的新概念作文,自己命題,寫出真實的感受。
四、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地說好,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老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后進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