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鋒,徐迪暉,趙海金
(1.解放軍廣州療養(yǎng)院,廣州 510515;2.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消化科,廣州 510515;3.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呼吸科,廣州 510515)
肝纖維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種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變化,表現(xiàn)為膠原為主的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ar matrix,ECM)在肝臟過度的沉積。肝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激活是HF的中心關鍵環(huán)節(jié),HSCs被激活后,其表型向肌成纖維細胞轉化,合成大量α-SMA、膠原等基質成分而參與HF的發(fā)生發(fā)展[1]。糖尿病和HF關系密切,一方面慢性肝病可影響糖代謝;另一方面,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會促進慢性肝病HF的進展,是發(fā)生肝硬化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2,3]。探討高血糖在HF發(fā)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有助于發(fā)現(xiàn)防治HF的新策略。本實驗通過體外高糖(模擬糖尿病高血糖)處理人HSCs,觀察研究高糖對人HSCs的活化作用及其機制,為臨床防治糖尿病相關HF提供新的實驗依據(jù)。
D-葡萄糖、甘露醇購自Sigma Aldrich公司(USA),DMEM培養(yǎng)基以及特級胎牛血清(FBS)購自 Gibco BRL(USA),抗 TGF-β1抗體購自 Abcam(Cambridge,UK,ab64715),抗 MMP-2 抗體購自Sigma Aldrich(St.Louis,MO,SAB4501891),抗I型膠原抗體購自Abcam(ab34710),抗α-SMA抗體購自Santa Cruz Biotechnology(CA,sc-130619)。
HSCs細胞由中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在37℃、5%CO2的條件下,培養(yǎng)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中。實驗分組:正常對照組(normal glucose group,NG,5.5mmol/L葡萄糖)、高糖組(high glucose group,HG,30mmol/L葡萄糖)和滲透壓對照組(osmolality control group,OC,5.5mmol/L葡萄糖+19.5mmol/L甘露醇)。
HSCs細胞接種于60mm培養(yǎng)皿中,各實驗組給予不同的處理因素后,用預冷的PBS洗2次,加入細胞裂解液,4℃靜置30min,12 000r/min離心10min,取上清,采用BCA法進行蛋白定量??偟鞍捉?jīng)SDSPAGE分離后,轉移到PVDF膜上。用5%脫脂奶粉封閉1.5h,隨后加入抗 TGF-β1、MMP-2、I型膠原和α-SMA抗體(1∶1 000),4℃過夜,用TBST洗3次,10min/次。將PVDF膜用發(fā)光試劑ECL顯色,暗室曝光到X線片上,凝膠成像系統(tǒng)掃描分析結果。
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檢測培養(yǎng)基中TGF-β1的水平。HSCs細胞接種于96孔培養(yǎng)板中,當80%融合時,分別給予不同的條件處理培養(yǎng)基,每組3個復孔。處理完成后,取100μL培養(yǎng)基加入預先用TGF-β1抗體包被的酶標板中,37℃孵育90min,然后吸出培養(yǎng)基,加入TGF-β1抗體繼續(xù)孵育60min,經(jīng)TBS漂洗3次,加入生物素標記的Ⅱ抗,反應30min,采用TMB法顯色,經(jīng)終止液終止反應后,用酶標儀(Muhiscan MK3,Thermo Labsystems)記錄450nm波長處的吸光度。取3孔標準化處理后的A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實驗數(shù)據(jù)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有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糖處理HSCs細胞48h后,與NG組比較,α-SMA表達顯著升高(見圖1);α-SMA是肌成纖維細胞的標志之一,該結果提示高糖可以誘導HSCs細胞活化。所有實驗重復至少3次。
I型膠原是ECM的主要成分,而活化的HSCs細胞是合成I型膠原的主要細胞;HSCs細胞高糖暴露48h后,I型膠原表達明顯增加(見圖2)。MMP在 HF時表達升高,其中 MMP-2主要由HSCs細胞分泌表達;高糖刺激HSCs細胞48h,MMP-2表達顯著升高(見圖3)。
圖1 高糖誘導上調HSCs細胞α-SMA的表達
圖2 高糖增加HSCs細胞I型膠原的表達
TGF-β1在器官纖維化中有關鍵性作用,激活的HSCs細胞可以分泌 TGF-β1。本研究發(fā)現(xiàn),HSCs細胞在高糖刺激48h后,培養(yǎng)上清液中TGF-β1的表達明顯增加(見圖4)。
圖3 高糖上調HSCs細胞MMP-2的表達
圖4 高糖促進HSCs細胞TGF-β1的產生
慢性肝病和各種因素引起的肝損傷,最終修復創(chuàng)傷的結果是HF,其本質是ECM合成超過降解的病理過程,也是各種肝病和肝損傷導致肝硬化的共同通路[4]。研究證實,糖尿病高血糖有促進肝臟、腎臟和血管等器官纖維化的作用,而HF又影響機體糖代謝,二者互為因果,相互促進[5,6]。糖尿病性肝病作為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是指糖尿病引起肝臟組織結構和功能的病理變化(包括HF)。
研究證實,HSCs在HF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關鍵作用,其激活和增殖是HF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激活的HSCs表型轉變?yōu)榧±w維母細胞,特異性表達α-SMA(是HSCs激活的標志,在靜止期HSCs中無明顯表達,也是HSCs激活程度和HF進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合成大量 ECM 促進 HF[7-9]。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糖處理HSCs后可以誘發(fā)α-SMA、I型膠原和 MMP-2表達上調,提示高糖可以激活HSCs而促進 HF;此外,TGF-β1在 HF中有重要作用,可以誘導HSCs表型轉變?yōu)榉置谀z原的肌纖維母細胞,而HSCs也可以分泌TGF-β1,進而加重肝細胞損傷[10];高糖刺激可以誘導HSCs分泌TGF-β1增加;高糖激活HSCs可能是通過TGF-β1信號通路。
綜上所述,高糖可以激活人HSCs,進而促進HF的發(fā)生,其機制可能是通過TGF-β1通路。進一步深入研究高血糖和HF相互影響的內在機制,有助于發(fā)現(xiàn)防治糖尿病性HF的新策略,為糖尿病性肝損傷機制提供新的實驗依據(jù)。
[1]蔡曉波,范建高,田麗艷,等.高血糖大鼠肝纖維肝臟氧化還原狀態(tài)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5,21(20):2725-2726.
[2]范建高,田麗艷,蔡曉波,等.高血糖對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肝纖維化進展的影響[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1):58-60.
[3]蔡曉波,范建高,田麗艷,等.高血糖對大鼠肝星狀細胞活化及轉化生長因子-β1和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肝臟,2006,11(2):96-97.
[4]李芹,鄧存良,陳莊,等.高糖,胰島素對大鼠肝星狀細胞增殖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9,19(11):1669-1672.
[5]羅潔,許輝,劉毅.高糖高脂誘導新西蘭兔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7,14(2):311-315.
[6]蔡曉波,范建高.高血糖對肝纖維化發(fā)生的影響及其機制[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5,25(5):281-283.
[7]劉銀利,吳濤,毛美絨,等.高血糖對大鼠肝纖維化及肝星狀細胞活化的影響[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1):6-9.
[8]李芹,鄧存良.高血糖,肝星狀細胞與肝纖維化[J].醫(yī)學綜述,2008,14(6):888-889.
[9]樊雪強,陳新華,齊曉艷.靶向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siRNA對于肝星狀細胞介導纖維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5):55-57.
[10]方瑜潔,萇新明.高血糖對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α-SMA和CTGF表達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9,1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