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從軍
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如下幾種情景:如圖1,升旗時,升旗手只要拉動旗桿下面的繩子,國旗就能冉冉升起;如圖2,人站在地面上只要拉動繩子,就可以把重物吊到二樓;如圖3,在施工中,起重機可以把重物吊到高處.
上面3幅圖中的裝置都使用了滑輪這種簡單機械.我國早在戰(zhàn)國時期的《墨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滑輪的記載.所謂滑輪就是一個周邊有槽,能夠繞軸轉(zhuǎn)動的輪子(如圖4).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如圖5)和動滑輪(如圖6),定滑輪和動滑輪可以組合成為滑輪組(如圖7).
一、定滑輪
使用滑輪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定滑輪.使用定滑輪有什么好處?
(1)我們按圖8所示的方式組裝定滑輪,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繩端的拉力,將該拉力與鉤碼的重力相比較,發(fā)現(xiàn)繩端的拉力等于鉤碼的重力(不計繩重和摩擦).
(2)如圖9所示,軸心O點固定不動為支點,其動力臂l1=阻力臂l2=圓的半徑r.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當勻速提起重物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計繩重和摩擦),F(xiàn)1=F2=G,即不省力.
(3)如圖10所示,改變力的方向,由圖可知l1=l2=r.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1
=F2=G,可見,對于定滑輪來說,無論朝哪個方向用力,定滑輪都是一個等臂杠桿,所用拉力都等于物體的重力G(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的大小與方向無關(guān).
由此可得出,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時,動力移動的距離s等于重物移動的距離h.
二、動滑輪
使用滑輪時,軸的位置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稱為動滑輪.使用動滑輪有什么好處?
(1)我們按圖11所示的方式組裝動滑輪,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繩端的拉力,將該拉力與鉤碼的重力相比較,發(fā)現(xiàn)繩端的拉力等于鉤碼的重力的一半(不計繩重、摩擦和輪重).
(2)如圖12所示,圖中O點可以看做一個能夠移動的支點,其動力臂l1=2l2=2r.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當勻速提起重物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計繩重、摩擦和輪重),F(xiàn)1=G/2,即省一半的力.
(3)如圖13所示,改變力的方向,由圖可知l1<2r.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1>G/2,可見,對于動滑輪來說,只有當拉力豎直向上拉時才省一半的力(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的大小與方向有關(guān).
由此可得出,動滑輪的特點是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還可以得到動力移動的距離s等于重物移動的距離h的2倍,即省一半的力就要用2倍的距離.
三、滑輪組
我們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就可以組合成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既可以達到省力又可達到改變力的方向的作用.
四、對應(yīng)練習
1.如圖14為家庭手搖升降晾衣架結(jié)構(gòu)圖,當順時針搖動手柄時,橫梁上升.下列滑輪屬于動滑輪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建筑工地上常用如圖15所示的裝置搬運建筑材料,使用的滑輪組由A、B、C、D 4個滑輪組成,其中屬于定滑輪的有 ,
屬于動滑輪的有 (填字母).
3.如圖16所示,學校國旗的旗桿上有一個滑輪,升旗時往下拉動繩子,國旗就會上升,對該滑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這是一個動滑輪,可省力
B.這是一個定滑輪,可省力
C.這是一個動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
D.這是一個定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
4.如圖17所示,在豎直向上大小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為0.2m/s,不計滑輪重、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物體的重力大小和滑輪上升的速度分別為( ).
A.20N 0.4m/s B.20N 0.1m/s
C.5N 0.4m/s D.5N 0.1m/s
5.如圖18所示,某同學用重為10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50N的物體.不計摩擦,則該同學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
A.20N B.25N C.30N D.35N
6.如圖19所示,在用滑輪將同一物體沿相同水平地面勻速移動時,拉力分別為F甲、F乙、F丙、F丁,比較它們的大?。ú挥嫽喼丶盎喤c細繩間的摩擦),正確的是( ).
A.F甲>F乙 B.F乙=F丙
C.F丙 7.工人們?yōu)榱税徇\一臺笨重的機器,設(shè)計了如圖20所示的4種方案(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形鋼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8.如圖21所示,在健身運動的過程中,物體A的質(zhì)量為4kg,滑輪摩擦不計.當向下擺動腳腕使細繩拉著物體A緩慢(勻速)提升時,腳腕對細繩拉力的方向在改變、大小 (也改變/不變). 9.如圖22所示,物體A的質(zhì)量m=1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2N,忽略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輪、彈簧測力計和繩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繩子足夠長.求:(1)物體A與水平面間摩擦力f的大??;(2)拉力F的大小. 10.定滑輪在使用時相當于一個杠桿.如圖23所示,某人用繩子沿著傾斜方向通過定滑輪拉住鉤碼,已知人手的拉力為F,鉤碼重力為G. (1)請在圖中標出這只“杠桿”的支點O,畫出拉力F、鉤碼重力G及它們的力臂(保留作圖痕跡); (2)若不計摩擦、滑輪重和繩重,請用杠桿平衡條件推證: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