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詠梅,胡 丹
(成都工業(yè)學院 外語系,四川 成都 611730)
精讀課是英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精讀課以訓練學生在聽、說、讀、寫、譯各項語言技能為目的,同時又傳授語言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傳統(tǒng)的精讀課,由于內容多涵蓋范圍廣,課堂往往是教師主導語言點講解為主的模式,由于交流互動的缺乏,不少學生感覺精讀課枯燥無味,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而教師則在完成教學任務與調動學生積極性兩者間難以取得平衡。在這種情況下,英語精讀課堂需要引進能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語言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式。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合作學習從美國興起以來,已成為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是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其目的就是要把學習重心從老師講授為主向合作學習轉化,從學生被動學習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真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共同進行探討來解決課題的一種教學方式。合作學習使學習者成為了課堂學習的真正主體,并有利于培養(yǎng)與他人協(xié)作的能力。合作學習已逐步深入到教學第一線。而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有關合作學習研究尚屬起步階段,帶有理論指導性色彩的論文居多,而基于教學實踐進行的實證性的研究少,研究依舊停留在理論論述階段,缺乏對教學實踐的探索,難以解決課堂實際教學問題。隨著英語教學的發(fā)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觀逐漸為廣大教師和學者所推崇。語言教學是以交際為目的,因此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重心,課程的設置也要以學生為中心,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中,學生需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設定的目標導向下在活動中合作互助,整個學習過程,由教師設計教學、分配學習任務,控制教學進程。在外語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分配任務安排活動等,學生則進行獨立思考,資料搜索,信息共享等。學生在小組討論和活動中,教師要協(xié)調和監(jiān)督并作出評價。
本研究采用個案分析的方法來研究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專業(yè)精讀課中的應用,通過對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實踐的分析,探討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專業(yè)精讀課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對象為筆者所在學校2011級商務英語專業(yè)兩個班共44名三年制??茖W生。研究采取問卷及訪談方式分別在學生剛入學時以及一年后,對其英語基礎,學習習慣,對英語學習的認識,自主學習情況等進行調查,通過對比分析找出合作學習模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首先教師按學生人數(shù)比例以及學生的英語基礎,將學生分成4—5人一組。每組選一名小組長負責組織、聯(lián)系組員。在課前,教師將任務分配給各小組,此類任務包括對課文背景以及有關信息的調查,對作者背景的了解,對課文的分析,對某些指定書目或自選書目的閱讀報告等。任務內容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而不同。各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搜集所需內容,共同討論并將所需信息設計做成幻燈片。
在課中,由代表本小組的發(fā)言人將成果展示出來,之后由教師對各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與點評?;蛘咭孕〗M為單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討論等,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充當聽眾,同時作為組織者與監(jiān)控者,及時給予學生幫助。
課后,教師充分利用各類資源以及網(wǎng)絡學習平臺,促使學生參加到更多的語言活動中來。例如小說閱讀分享,電影賞析等。同時,采用合理的評估機制,對小組的學習進行評價,形成競爭機制,激勵學生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兩個問卷分別在學生剛入學時和一年后發(fā)放,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以及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得出如下結果:
(1)針對英語學習興趣,剛入學時,僅有43%的學生表示自己喜歡英語,而在一年后,有81%的學生表自己喜歡英語。
(2)針對學生在課外學習的情況,剛入學時,37%的學生表示自己在課外會主動尋找機會學習,42%的學生平均每天自主學習英語的時間少于1小時;一年后,64%的學生在課外主動學習,僅有11%的學生平均每天自主學習英語的時間在1小時以下。
(3)針對學生自身在英語課堂中的角色,剛入學時,51%的學生認為自己是觀眾和聽眾;一年后,76%的學生認為自己是積極參與者。
在教師對學生進行的隨機訪談中,學生表示自己對合作學習的方式經(jīng)歷了最初的不適應,被動參與,到后來的主動投入,積極參與。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按老師的要求順利完成任務,還學會了如何有效利用圖書館以及網(wǎng)絡資源進行學習,如何與同學分工協(xié)作,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產(chǎn)生的新的學習需求,以及如何獨立去解決問題等。
研究表明,在英語精讀課堂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模式既順應了了學生在認知方面的發(fā)展,又符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人格形成的規(guī)律,是一種有效可行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實踐中,合作學習在精讀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合作學習的運用,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活動,體現(xiàn)了教學的雙主體。在合作學習中,不再是教師主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枯燥方式,學生實踐語言的機會更多了,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貫穿了整個過程。
(2)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中,學生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克服與老師交流時的焦慮心理,敢說、敢問,對一些較難掌握的語言,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互相糾正、取長補短。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就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去自主學習和自由創(chuàng)造,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怎樣與人溝通,學會了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并學會了寬容,能客觀地評價他人。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膶W習,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大了語言信息量,使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4)有利于教師更全面的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讓教學更有效。
學會學習是一個現(xiàn)代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首要條件。而“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下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它的優(yōu)點就是:學生在合作過程中,能主動地提出問題、自由地展開討論和交流、敢于嘗試、學會傾聽、以及進行自我反思等等,能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奠定扎實的基礎。合作學習模式在精讀課堂中什么時候用,怎么用以及如何達到最好的效果要受課時,目標等的影響。本文只是在一所學校一個年級中做的個案研究,因此,要探究合作學習在精讀課中的有效應用,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從教學效果上來看,合作學習不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差,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和他人的協(xié)作能力。尤其是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和與他人的協(xié)作能力將使學生終生受益。同時,從上述研究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學習在實施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其中,尋找出一套適合中國學習者的合作學習方法是在我國順利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關鍵。此外,到目前為止,有關合作學習的研究都集中在語言知識的學習上,而很少關注通過活動學習者在與他人的協(xié)作能力上有什么成長、應該如何去培養(yǎng)與他人的協(xié)作能力等問題。有關這方面的問題需要在今后長期的實踐教學中進行探索。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的推行適應了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要求。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傳統(tǒng)的英語專業(yè)精讀課中,能夠將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7):288.
[2]郝涂根.合作學習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05,(10).
[3]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盛德仁.英語教與學新模式[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