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字素分析法在民國新生詞中的應(yīng)用舉隅
      ——兼論表音字素義在語言發(fā)展中的作用

      2014-01-21 21:55:03李娜林鶴鳴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單音詞形聲字詞義

      李娜,林鶴鳴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遼寧大連,116023)

      字素分析法在民國新生詞中的應(yīng)用舉隅
      ——兼論表音字素義在語言發(fā)展中的作用

      李娜,林鶴鳴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遼寧大連,116023)

      一般認為聲音與意義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任意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關(guān)系。在對民國時期新生單音節(jié)詞的字素義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字素義與詞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運用字素分析法,對單音節(jié)詞構(gòu)成部件的意義進行分解,可以挖掘新造字、新生詞意義的產(chǎn)生機制和規(guī)律;由此現(xiàn)象入手,進而擴展到形聲兼會意字中音義關(guān)系的系統(tǒng)性和能產(chǎn)性,從而提出音義關(guān)系的系統(tǒng)性,不僅是詞匯系統(tǒng)性的表現(xiàn),也是生成新詞的基本依據(jù)。根據(jù)音義關(guān)系的系統(tǒng)性原則,可以對當代漢語中新生詞的字形和意義進行規(guī)范化整理;也有利于生成新的規(guī)范漢字、新的規(guī)范詞。此外,字素分析法的運用也為分析單音節(jié)詞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發(fā)現(xiàn)詞義生成的規(guī)律拓展了思路。

      字素;音義關(guān)系;系統(tǒng)性;單音節(jié)詞;形旁;聲旁

      世界歷史上曾擁有重要地位的古老文字中,唯有漢字仍繼續(xù)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曾在古埃及歷史上活躍了3 000多年的圣書字早已作古;蘇美爾楔形文字最終也沒有作為意音文字存在下去,而是變成拼音文字;中美瑪雅人的圖像文字隨其國家的滅亡也消失殆盡;古拉丁文、古希臘文,全世界也都只有少數(shù)專家才懂得;古代印度的梵文書面語也已經(jīng)成為歷史語言,而其口語形式則分化為千余種地方方言。惟有漢字是當今世界僅有的仍在通行使用的古老文字。漢字以其生動而形象的造字心理機制傳載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從不同側(cè)面再現(xiàn)了上古初民們的心態(tài)觀念和悠遠的記憶,漢字以其強大的生命力證實了華夏民族超凡的智慧。

      一、字素的概念

      楊端志先生在《漢語的詞義探析》一書中說:

      一般認為,單音詞由單音詞素構(gòu)成,不存在詞素義組合問題。但是,如果要作一個比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合成詞的詞素義在合成詞詞義中的地位,跟單音詞的記錄符號——文字中有意義的部件所表達的字素義在單音詞詞義中的地位相當。盡管字在詞之后產(chǎn)生,但在現(xiàn)在的研究中,由于表意漢字與詞義有關(guān),因此也不妨將詞義和字的部件義作一比較。合成詞的詞素義、文字中的有意義的部件表達的字素義,都是詞的本義義素成分。文字有意義的部件反映的文字的意義又叫造意,就是造字之意。關(guān)于漢字的造意和實義,王寧先生有過一段很中肯的論述:“造意是指字的造形意圖,實義則是由造意中反映出的詞義。造意以實義為依據(jù)的,但有時它僅是實義的具體化、形象化,而并非實義本身,造意只能說字,實義才真正在語言中被使用過,才能成為詞的本義?!盵1]

      也就是說,單音詞的詞義要素是漢字中有意義的組成部件——字素的意義。字素從字的構(gòu)成而言,是能夠切分到的最小的有獨立意義的組成部件。在漢語系統(tǒng)中,一個字基本上就是一個詞,字素義就是詞的詞義要素。因此字素的意義對單音詞的意義影響很大,是單音詞詞義的基礎(chǔ),是單音詞詞義的有形成分。一部分字素的意義或字素意義之和就是單音詞的詞義。漢字也正是具有形體表意的功能,才得以傳承幾千載而未湮滅。

      二、民國新生詞字素分析

      民國時期,盡管歷史比較短,也出現(xiàn)了一定數(shù)量的新生單音節(jié)詞。這些單音詞,有的是新生的漢字,如“绱”“蹓”“甭”等;有的是在原有漢字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新的意義,即所謂“舊瓶裝新酒”的方式新生的詞,如表示“停留”義的“歹”,表示“眼皮微合”義的“瞇”,表示“踢”義的“踡”①。在《漢語大詞典》中,我們搜索出始用于民國時期的單音節(jié)新生詞77個②。通過對這些新生詞意義與其字素義的比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基本字素義與詞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一)新生漢字詞

      在這77個新生詞中,有11個詞的詞形是新生的,如蹓、甭、猹等。它們的字素義是新詞意義的核心。如:

      【蹓1】1.滑行。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三章:“猴子們目標小,身子輕便,一爬兩蹓就下去了!”

      【蹓】 又作“遛”,是一個形聲字。從足留聲,表示與行走有關(guān),本義是慢慢走、散步。“足”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象腳趾頭和腳面、腳掌的樣子;金文字形,小篆字形,都是甲骨文字形的遞變,本義是腳,足字加以象踝骨。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后,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說文解字》:“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薄傲簟笔菚庾?,從田,從卯,“卯”甲骨文字形、,金文字形,作偏旁也寫作,本義是漏水的明溝,后加“田”作“留”,“留”古文字形為或,從“田”(此田非指田地之田,而指陰溝、暗溝),引申為停留,留下?!墩f文解字》:“留,止也?!睆囊陨蠈Α佰墶钡慕M成部件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蹓”的意義與“足”有關(guān),“滑行”的動作是由“足”來進行的,而“留”也不僅是“蹓”的聲旁,也與它的意義有關(guān),“足”慢慢地行動,不停止,即為“蹓”。所以“蹓”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

      【甭】1[bén]方言。“不用”兩字的合音。不要;用不著;不必。劉半農(nóng)《揚鞭集·面包與鹽》詩:“咱們做的是活,誰不做,誰甭活?!?/p>

      【甭】是由“不”和“用”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這個“合字”是“不用”兩字的合音,即將兩個字組合到一起組成一個詞,新字意義就是其組合字素意義之和。

      猹1[cháˊㄔㄚ]獾類野獸。魯迅《吶喊·故鄉(xiāng)》:“月亮地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p>

      【猹】是一個形聲字,從“犭”“查”聲。由字素“犭”(表示動物的類屬的字)與字素“查”組合而成,兩者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不是很明確。個人的觀點是,“犭”表明此物為一種動物,“查”是被用來表明此詞讀音的,正如魯迅《書信集·致舒新城》總共所說:“‘猹’字是我據(jù)鄉(xiāng)下人所說的聲音,生造出來的,讀如‘查’。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動物,因為這乃是閏土所說,別人不知其詳?,F(xiàn)在想起來,也許是獾罷?!盵2]可見“查”是說明此字的聲音與其有關(guān),而在意義上沒有什么聯(lián)系的。因為“查”本義是“木筏”。所以這是一個根據(jù)形旁表意、聲旁表音方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典型的形聲字。

      (二)新生詞義詞

      民國新生單音節(jié)詞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發(fā)新芽的原有詞,在《漢語大詞典》的民國新生單音詞中有將近85%是用這種方式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們的字素義與新生義之間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

      髚1[qiào《篇海類編》苦吊切]翹起。胡祖德《滬諺外編·山歌·待客》:“喜鵲叫,客人到,有啥耽來微微笑,無啥耽來嘴唇髚。”

      【髚】是由字素“高”與字素“亢”組合而成的一個動詞。“高”是個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字形都是的樣子,象樓臺重疊之形,后隸變做“高”;《說文解字》:“高,崇也,像臺觀高之形?!薄翱骸币彩且粋€象形字,其小篆字形,從大(人)省,象人的頸脈形,本義是“人頸的前部,喉嚨”?!案摺薄翱骸眱蓚€字素組合在一起是“高高的喉嚨”或者是“喉嚨高高的”意思,這個形象就是“翹起”意思的形象化說明。因此,從字素的意義與詞義上來看,二者之間可以說是以特征說明動作。

      乜1[miē《廣韻》彌也切,上馬,明。《字匯》彌耶切]1. 眼睛略微張開。巴人《有張好嘴子的女人》:“房東太太乜著眼,仿佛胡大嫂子的臉孔是個大太陽,叫它張不開?!?/p>

      【乜】是由兩個變形的“乙”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耙摇笔且粋€象形字,甲骨文字形是“”,本義是“象植物屈曲生長的樣子”;篆文作“”,象燕高飛時只見其略形,亦極言其小?!柏俊笔且粋€同體會意字,兩個“乙”組合而成,在意義上形成一定的聯(lián)系:眼睛略微張開,好像兩棵屈曲盤旋著生長的植物似的,綿連在一起,彼此之間縫隙很??;好像高飛的燕子,身影越來越小……

      嘩2 [huāㄏㄨㄚ]“嘩2”的繁體字。1.象聲詞。張?zhí)煲怼都贡撑c奶子》三:“任三對手心吐幾口唾沫,拿起筋條。嘩!——一下抽在她脊背上?!?/p>

      【嘩】是由“口”“華”組合而成的形聲字?!翱凇笔莻€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義是口腔器官,嘴?!墩f文解字》:“口,人所以言食也?!薄!叭A”是個會意字,從芔,從芌(xū)?!叭A”古陶器作,命簋作,上面是“垂”字,象花葉下垂的樣子,像全枝之花,因此本義是花,隸變作“華”;《說文解字》:“華,榮也?!庇伞皹s”引申出“多、盛、大”的意思。“嘩”所擬的聲音一般較大、較響,這一意義也是源于其聲旁“華”的意義。因此“華”在“嘩”中,不僅僅是聲符,也表示一定的意義:即聲音很響或很大的意思?!皣W”字也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

      瞇4[mīㄇㄧ]亦作“瞇2”。1.眼皮微合。曹禺《日出》第一幕:“他的眼睛瞇得小小的,鼻子像個獅子狗?!?/p>

      【瞇】是一個由“目”“米”組合而成的形聲字。“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均為、,小篆字形,中間兩劃是的變體,均象眼睛形,外邊輪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說文解字》:“目,人眼,象形?!薄懊住笔窍笮巫?,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為,縱畫不連,象米粒瑣碎縱橫之狀,本義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實去殼后的子實;《說文解字》:“米,粟實也。象禾實之形?!庇纱朔治隹梢钥闯?,在“瞇”的意義中,“目”表明“瞇”的意義與眼睛有關(guān),是眼睛的動作;而“米”不僅表音,而且還表示眼睛“瞇”動作的幅度與“米”的大小相關(guān),即眼睛微合,留下了大約米粒大小的空間,很小。所以這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

      踡2[juǎnㄐㄩㄢˇ]1. 方言。踢?!吨袊胤綉蚯伞ぐ不站怼慈m寒橋·許親〉》:“小奴才不認為娘,三腳將我踡下寒橋?!?/p>

      【踡】是由“足”與“卷”組合而成的形聲字,從足,卷聲。“卷”“踡”同“蜷”,像蟲子一樣卷縮著身體成一團,這里強調(diào)“足”的動作性,動作由腳發(fā)出來?!熬怼北緸槊~,古指書的卷軸,同時也帶有一種形象性,就是將東西像卷軸一樣卷起。在這里字素“卷”是表音的,同時也表示腳的動作有“卷”的弧度,帶有一定的形象性,因而,我們認為“卷”在“踡”中也有一定的意義表現(xiàn)。“踡”也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

      (三)民國新生單音詞的特點

      1. 形聲兼會意字居多

      由以上解析,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時期的新造字中會意字很少,基本上都是形聲字,不過尤以形聲兼會意的居多。在我們搜索出來的77個民國新造字中,只有19個形聲字的聲旁不表意,有54個字是形聲兼會意字。可見,民國時期的單音節(jié)新生詞中,運用字素組合表義不僅是創(chuàng)造新意的主要方式,聲符也是凸顯詞義特征的主要承載者。

      2. 形旁取諸身的居多

      從構(gòu)字的形旁看,也表現(xiàn)出極強的集中性:口字旁的字最多,有35個,占全部形聲字總數(shù)的一半還多;其余39個形聲字分別由“土2、糸1、犬1、金1、頁1、禾1、人5、巾1、目4、火1、舌1、足3、羽2、木2、疒3、竹1、革1、耒1、食1、艸1、氵1、穴1、匚1、高1、艸1”25個偏旁分別承擔著;在這39個字中,又以“亻”字旁的字最多,有5個;其次是“目”字旁的形聲字有4個;再次是“足”字旁、“疒”字旁的形聲字,各有3個?!翱凇薄柏椤薄澳俊薄白恪薄梆凇倍际桥c人的身體有關(guān)的偏旁。與身體有關(guān)的形旁在民國時期仍然有著較大的創(chuàng)造力,這說明“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認識理念始終是人們對新事物賦名的首要原則。無論社會發(fā)展到什么時候,無論人類進化到什么程度,無論思想走多遠,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都是最基礎(chǔ)、最基本的認識,而對自身的了解,也就自然成為賦名于新事物的首選了。

      3. 形旁標屬類,聲旁標詞義

      “口”“足”“目”是動物體的動作器官,而“木”“竹”“革”“耒”“食”“巾”“金”“犬”等均是說明事物類屬的類屬名詞。這些形旁在新生詞的詞性上,從某種程度也可以說起了一定的決定性的作用?!翱凇笔巧眢w的器官,因此與“口”這一器官有關(guān)聯(lián)的也取形于口,如“喉”“嚨”“咽”等;與這一器官有關(guān)的動作也多取形于“口”,如“嘆”“吐”“吞”“叫”“叼”等;“口”是發(fā)聲的共鳴腔,是發(fā)聲器官,所以擬聲詞或與聲音有關(guān)的詞、與言語氣息有關(guān)的詞大多取形于口,如“嘭”“叭”“嗒”“吧”“啊”“哪”等。因此在“口”部字中動詞、嘆詞、象聲詞很多。同理“足”是運動器官、“目”是視覺器官,因此除了與“足”“目”有關(guān)的身體器官等名詞取形于“足”“目”(如“踝”“趾”“蹄”“眼”“睛”“瞳”“眶”等)以外,與“足”“目”有關(guān)的動作動詞也大多取形于“足”“目”(如“跺”“趴”“跑”“跳”“踱”“盯”“瞥”“瞇”“瞎”“盲”等)。而其余從事物名稱的詞則多數(shù)仍是以新的事物名稱所屬的名詞為主。如從“木”為形旁的字“樹”“林”“楓”“枝”“根”“樺”“楊”“板”“棒”“案”等等均是名詞。再如從“竹”的“竿”“筆”“筋”“策”“筍”“筍”等均是名詞;從“革”的“鞍”“韉”“靴”“鞭”“鞠”等都是名詞。所以我們認為,在形聲字中,形旁所起的作用是標注詞語所屬的類別;而對于詞的核心意義,聲旁則作用更大,它有標明詞義的區(qū)別性作用。

      我們先看看幾個聲旁的表意性體現(xiàn)在哪里,如:

      盯2[dīnɡㄉㄧㄥ]1. 注視;目光集中地看著一處。茅盾《第一個半天的工作》:“他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只管盯住了黃女士身上身下打量。”

      仃1[dīnɡㄉㄧㄥ][《廣韻》當經(jīng)切,平青,端。]見“仃伶”。【仃伶】孤獨。郭沫若《卓文君》第一景:“安得那月里姮娥,前來慰我仃伶!”

      再如:

      癌1[áiㄞˊ]病名。惡性腫瘤。如胃癌、肝癌、食道癌、皮膚癌等。也叫癌瘤或癌腫。魯迅《書信集·致許欽文》:“(內(nèi)子)本是去檢查的,因為胃?。滑F(xiàn)在頗有胃癌嫌疑。”

      疤[bā《集韻》邦加切,平麻,幫。]1.疤痕。老舍《駱駝祥子》四:“﹝祥子﹞摸了摸臉上那塊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錢,又看了一眼角樓上的陽光,他硬把病忘了?!?/p>

      三、表音字素義在語言發(fā)展中的作用

      索緒爾曾有過一段精辟的見解:“我們的記憶常保存著各種的句段,有的復(fù)雜些,有的不很復(fù)雜,不管是什么種類或長度如何,使用時就利,聯(lián)想集合參加進來,以便決定我們的選擇。當一個法國人說marchons!‘我們罷!’的時候,他會不自覺地想到各種聯(lián)想的集合,它們的交叉點就是marchons!個句段。它一方面出現(xiàn)在marche!‘你步行吧!’,marchez!‘你們步行吧!’這列里,決定選擇的正是marchons!同這些形式的對立:另一方面,malrchons里起montons!‘我們上去吧!’,man羅ons!‘我們吃吧!’等等的系列,通過同樣序從中選出。說話人在每一個系列里都知道應(yīng)該變化什么才能得出適合于他所單位的差別。若要改變所要表達的觀念,那就需要另外的對立來表現(xiàn)另外值;比方說marchez‘你們步行吧!’或者montons里‘我們上去吧!’?!庇纱丝梢?,“念喚起的不是一個形式,而是整個潛在系統(tǒng),有了這個系統(tǒng),人們才能獲得構(gòu)符號所必需的對立。”這一原則大到句子,小到音位要素,“只要具有一個價值,不受這一確定和選擇程序的支配”[3]。

      這段話實際上揭示了語言輸出過程中相似規(guī)律所起的重要作用:任何一個語言單位的輸出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相似于說話者存貯在大腦中的其他語言單位[4]。語言符號的相似性是客觀物質(zhì)世界的相似性在我們大腦中的反映,兩者均存于大腦的長時記憶中,隨時聽候提取和使用。長時記憶中貯存的知識單元我們稱之為相似塊,“人們大腦中存貯的相似塊不是靜止的,它一方面和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又能和其他相似塊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就如頻譜分析儀中相干、相關(guān)作用一樣,也會結(jié)成一個新的相干、相關(guān)的新的相似塊來”[5]。

      單音節(jié)新生詞的新字形或新意義產(chǎn)生與出現(xiàn)是隨著人們對社會認識、理解的拓寬與加深而來的。這些新生詞的字形依托于何者,詞義源于何處,對此周光慶談到:“當人們基于社會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意欲認知、解釋、表述以前未曾認知、解釋、表述過的‘新現(xiàn)事物’或‘未知事物’時,他們自然地也是必然地會憑借已有的經(jīng)驗、知識及其語言表征(語詞),在聯(lián)想的激發(fā)和引導下,將原已認知、解釋和表述過相關(guān)事物與之關(guān)聯(lián)起來,并置起來,予以比較、類推,參照已知事物經(jīng)驗解釋未知事物,參照已知事物的名稱命名未知事物,從而順利地實現(xiàn)對于未知事物的認識、解釋和表述,并且由此而將已知事物與相關(guān)的未知事物系列化而使之具有某種系統(tǒng)性,將已知事物的名稱語詞與未知事物的名稱語詞同源系統(tǒng)化而使之具有同源系統(tǒng)性,體現(xiàn)出民族人的認知活動、命名活動、文化活動的次序性、連續(xù)性和規(guī)律性?!盵6]

      我們常說音義之間的結(jié)合是“約定俗成”的,這也是語言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屬性。也許在言語產(chǎn)生之初二者之間存在著任意性。不過,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對社會認識的不斷深入,新事物、新思想不斷涌現(xiàn),這種“約定俗成”也逐漸生成一定的“約定”,那就是音義的結(jié)合逐漸由偶然性進入到必然性。漢字是表意文字,這種表意性不僅體現(xiàn)在形聲字的形旁,也體現(xiàn)在聲旁中。也就是說,聲旁自身也是具有表意作用的漢字。我們所分析的民國時期77個新生詞,都是合體字,因此我們采用字素分析法,對這些合體字的構(gòu)成部件進行分解,從其組成字素的意義入手,對其意義與聲音之間的關(guān)系有了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和了解。

      如以字素“巴”作為聲符的詞,其意義都與“巴”的意義密切相關(guān):

      “巴”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說文·巴部》:“巴,蟲也?;蛟皇诚笊摺O笮?。”,由“巴”的形象特點取義,成為以“巴”為聲旁的形聲字的很多意義來源,即許多從“巴”的字都突出了“彎曲、屈曲”的意義。如:有的是突出象蛇的牙齒一樣,即象“巴”蟲的牙齒一樣,向內(nèi)生,捕獲住獵物后不易脫出的特點:如“把”是握、執(zhí)的意思(《戰(zhàn)國策·燕策三》:“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就是用手緊緊握住,不使之脫手之義;農(nóng)具“耙”與“杷”分別是碎土平地的農(nóng)具(清郝懿行《證俗文》卷三:“《農(nóng)政全書》,耙制有方耙,有人字耙,如犂,亦用牛駕。但橫闊多齒,犂后用之。蓋犂以起土,惟深爲功,耙以破塊,惟細爲功?!?和聚攏、耙梳谷物或整地的農(nóng)具(《急就篇》卷三:“捃獲秉把插捌杷?!鳖亷煿抛ⅲ骸盁o齒爲捌,有齒爲杷,皆所以推引聚禾谷也。”)都是有齒的農(nóng)具,是利用齒來發(fā)揮作用的;有的是取其身形彎曲之特點的;如“弝”是指弓背中央手執(zhí)處(漢焦贛《易林·干之明夷》:“弓矢俱張,弝彈折弦?!?;“鈀”是古代的一種兵器,也是彎形的(明何良臣《陣紀·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長編列之,宜隨其地勢,每以槍筅弓弩標銃爲長兵,刀鎌釵鈀牌斧爲短器。”);“跁”指小兒匍匐,后通作“爬”,就是取如同“巴”蜿蜒屈曲行進之義(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十七:“江淮之間謂小兒匍匐曰跁?!?;“爬”是指人或動物用四肢伏地慢行(明吳寬《是日往觀果刻本乃復(fù)次韻》:“濃書銕把純綿裹,深刻蟹上潮泥爬?!?;“疤”即疤痕,也常常是彎曲的形狀,而且還好似“巴”一般圓圓隆起的(老舍《駱駝祥子》四:“﹝祥子﹞摸了摸臉上那塊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錢,又看了一眼角樓上的陽光,他硬把病忘了?!?;再如轡首垂下部,即轡革,看似如“巴”形,所以寫作“靶”(《文選·左思〈吳都賦〉》:“回靶乎行邪睨,觀魚乎三江?!崩钪芎沧ⅲ骸鞍?,馬轡也。);“蚆”是一種軟體動物,即貝,古時以貝殼作貨幣,故亦指貨幣(清姚鼐《碩士約過舍久俟不至留書與之》詩:“秀句成見寄,豈不珍朋蚆?!?,就是取“巴”軟件的特點;“芭”即芭蕉,取“巴”指“大”義(唐張希復(fù)段成式《贈諸上人聯(lián)句》:“乘興書芭葉,閑來入豆房。”);“笆”是用竹或荊條編成的障隔,取“巴”“長、軟”的特點(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詩:“引泉開故竇,護藥插新笆?!?;此外“爸”即父親(《廣雅·釋親》:“爸,父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親屬》:“今通謂父爲爸。古無輕脣,魚模轉(zhuǎn)麻,故父爲爸。”),也是指舉斧以率耕者之中最有權(quán)勢的那個人,就是一家之長“爸爸”,此義也是訓自“巴”的“大”義。

      再如:

      “堯”《說文·土部》:“堯,高也?!倍斡癫米ⅲ骸皥颍局^高。陶唐氏以爲號……堯之言至高也?!?,所以從“堯”得聲的形聲字有的有“高、大、多”義,如“峣”形容高的樣子;“顤”形容頭高長的樣子(《說文·頁部》:“顤,高長頭。”);“饒”形容食物很多,富裕,豐足(《左傳·成公六年》:“夫山、澤、林、盬,國之寶也。國饒則民驕佚?!?;“嬈”是形容女人很多,所以帶來許多的煩擾(《淮南子·原道訓》:“其魂不躁,其神不嬈。”高誘注:“嬈,煩嬈也?!?;“膮”是指豬肉羹,肉多所以(《儀禮·公食大夫禮》:“膷以東,臐、膮、牛炙?!编嵭ⅲ骸澳崱⒛?、膮,今時臛也。牛曰膷,羊曰臐,豕曰膮。皆香美之名也。”);言語很多而顯得雜亂,即爭辯、喧囂之事,所以寫作“譊”(《文子·上禮》:“世俗之學,擢德攓性,內(nèi)愁五藏,暴行越知,以譊名聲之世,此至人所不爲也?!?;人要求很多,即貪求不止寫作“僥”(《魏書·清河王懌傳》:“昔新垣奸,不登于明堂;五利僥,終嬰于顯戮?!?;“獟”指健捷勇悍,即強大、力量大(《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去病﹞誅獟駻,獲首虜八千余級,降異國之王三十二人。”《漢書·霍去病傳》作“獟悍”。顏師古注:“獟,健行輕貌也,字或作趬。悍,勇也?!?;好馬、良馬寫作“驍”;好箭、響箭寫作“髐”(《漢書·匈奴傳上》:“冒頓乃作鳴鏑”顏師古注:“應(yīng)劭曰:‘髐箭也。’鏑音嫡。髐音呼交反?!??!笆仭敝覆癫?《管子·輕重甲》:“千乘之國,不能無薪而炊。今北澤燒莫之續(xù),則是農(nóng)夫得居裝而賣其薪蕘?!币伦ⅲ骸按笤恍剑≡皇??!?;“蟯”蟯蟲,動物體內(nèi)的一種寄生蟲(《淮南子·原道訓》:“澤及蚑蟯。”);“鐃”是古代軍中用以止鼓退軍的樂器,青銅制,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插入木柄后可執(zhí),原無舌,以槌擊之而鳴(《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编嵭ⅲ骸扮t,如鈴,無舌,有秉,執(zhí)而鳴之,以止擊鼓。”賈公彥疏:“進軍之時擊鼓,退軍之時鳴鐃?!?,這幾個字都有“小”的意思,其“小”的意義也是源自于共同的聲旁“堯”字,是由其“高、大”之義反義引申而來的。“磽”指土質(zhì)堅硬瘠薄(《國語·楚語上》:“瘠磽之地,于是乎爲之?!表f昭注:“磽,確也?!?;“墝”也是指瘠薄的田地(《荀子·儒效》:“相高下,視墝肥,序五種,君子不如農(nóng)人?!睏顐娮ⅲ骸皦?,薄田也。”)這里的“貧瘠”之義也是由“堯”的“多”之義反義引申而來的。由“高”義引申出“向上”的意義,如“翹”即舉起(《莊子·馬蹄》:“齕草飲水,翹足而陸?!?;“蹺”指舉足,抬腿(《廣韻·平宵》:“蹺,揭足?!?;“趬”也是翹的意思,即舉起(《西游記》第三三回:“﹝孫悟空﹞說了誓,將身一縱,把尾子趬了一趬,跳在南天門前,謝了哪咤太子麾旗相助之功。”);“曉”即太陽升起了,所以特指天亮、明亮(《說文·日部》:“曉,明也。從日,堯聲?!倍斡癫米ⅲ骸八自铺鞎允且病!?。由“向上”的意義反向引申出“向下”的意義,如“澆”即以水灌溉(唐王建《原上新居》詩之九:“掃渠憂竹旱,澆地引蘭生?!?。由“向上、向下”之義又引申出“上上下下、繞”的意義,如“繞”指絲線上上下下轉(zhuǎn)個不停,即纏繞、繚繞(《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窮山﹞其丘方,四蛇相繞。”);“橈”指彎曲(《易·大過》:“棟橈,兇?!标懙旅麽屛模骸皹铮垡?。”);“遶”指圍繞、環(huán)繞(三國魏曹植《雜詩》之三:“飛鳥遶樹翔,噭噭鳴索羣?!?;“襓”指劍套(《禮記·少儀》:“劒則啓櫝,蓋襲之,加夫襓與劍焉?!编嵭ⅲ骸胺蛞Y,劒衣也,加劒于衣上,夫或爲煩,皆發(fā)聲。”孔穎達疏:“云‘夫襓,劒衣也’者,熊氏云:‘依《廣雅》“夫襓,木劒衣?!敝^以木爲劒衣者,若今刀榼。’”),包裹在劍的外面,就像纏繞著一樣;“穘”指縮耗,因變形而不平,彎彎曲曲,拱拱翹翹的(《周禮·考工記·輪人》:“是故以火養(yǎng)其陰,而齊諸其陽,則轂雖敝,不藃?!?;“墝”指土地不平,就是有高有低(漢劉向《說苑·建本》:“豐墻墝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壤必先矣。”《集韻·去效》:“墝,土不平?!?;手揮動,搖動寫作“撓”(《莊子·天地》:“手撓顧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标懙旅麽屛模骸八抉R云:動也。一云:謂指麾四方也?!?;內(nèi)心忐忑不安恐懼,戒懼寫作“嘵”(明方孝孺《送凌君入太學序》:“士惟有慕道德之志,然后可以當大任;有輕貴富之心,然后可以成大功……浦江凌允恭嘵然有志操,以郡諸生選入成均?!?或“憢”(《集韻·平蕭》:“憢,《說文》:‘懼也?!对姟贰ㄓ枰糁畤^嘵?!驈难詮男?。”)。

      聲音和意義是存在于同一個詞的統(tǒng)一體中,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聯(lián)系的[7]。雷縉碚認為,“新詞的產(chǎn)生以及舊詞獲得新義往往有待于新概念的產(chǎn)生。新概念的產(chǎn)生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認識新事物形成新概念,二是對舊有概念的再認識,在此主要是對舊概念的分析和概括,從而形成新的概念,三是概念的抽象化?!薄叭缥覀兠鎸σ恍率挛?,以至在我們的頭腦里形成了一個新概念而需對其命名時,我們不可能擺脫舊概念的影響而給與一個所謂的‘全新的’名。我們往往是將此新概念與我們所已有的舊概念相比較,或比其相似性,或比其相關(guān)性,從而予以命名,得到新詞。記錄新概念的新詞與記錄舊概念的舊詞在語音上往往相同或相近,這樣便可以產(chǎn)生‘相似’類的同源詞和‘相關(guān)’類的同源詞。”[8]“新詞產(chǎn)生的主要途徑是詞義的引申分化。新詞在語音方面有兩種情況,一是語音不變,在一個詞內(nèi)增加新的義項;一是語音稍變,由一個詞派生出新詞,成為派生詞。同一語根的派生詞——即同根詞——往往音相同相近,意義相同相關(guān)。在同詞族中,派生詞的音和義是從其語根的早已約定俗成而結(jié)合在一起的音和義發(fā)展而來的,因此帶有了歷史的可以追索的必然性。”[9]因此,我們認為,詞的發(fā)展是以聲音為紐帶,以聲音來系聯(lián)一組組意義上相近或相關(guān)的詞語,從而使得詞語表現(xiàn)出一定的系統(tǒng)性。

      現(xiàn)代思維科學研究成果表明,人們在認識新事物時,最容易產(chǎn)生類比聯(lián)想,即根據(jù)新事物的性質(zhì)、情狀、功能等某一方面的特征,去和以往認識的事物進行類比,并在心理上給予認同。作為思維的工具的語言,作為反映客觀世界的符號系統(tǒng),就要將這這種類比聯(lián)想反映或表現(xiàn)在語言活動中,賦予這些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一個有著相同、相似或相近、相關(guān)關(guān)系的立意名稱,并將這一名稱以共同的符號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10]。

      因此,我們對先人造詞的過程梳理出這樣一條思維順序:當我們要對一個事物或行為、現(xiàn)象等命名時,首先從外部形象特點上或者是可感知的最突出的特點上來尋找命名的依據(jù)或依托,然后從頭腦中已有的概念中進行搜索,而這一搜索是首先由聲音開始的,然后再付諸于形象(即字形)。所以,我們看到的是許多聲符相同的字意義上有許多的共通之處,而它們所屬的形旁卻是各不相同的。這就是因為,先在聲旁上取得了彼此意義上的聯(lián)系,然后依部分類,將其歸屬到其所屬的各個大的類別上來。即我們一般情況下是一聽到聲音,就知道所說何意。因此,聲符信息對詞義的判定有著決定性作用。

      王力先生曾說:“一種語言的語音的系統(tǒng)性和語法的系統(tǒng)性都是容易體會到的,唯有詞匯的系統(tǒng)性往往被人們忽略了,因為詞匯里面一個個的詞好像是盤散沙。其實詞與詞之間是密切聯(lián)系著的?!盵11]對單音節(jié)詞進行字素分析,探尋其中字素義與詞義的關(guān)系,既有利于闡釋詞義的源流,也便于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造字的一些規(guī)律。

      注釋:

      ① 這些增加新意的漢字,有的語音沒有發(fā)生變化,如“踡”,有的語音發(fā)生了變化,如“歹”表新意的時候,讀作“dāi”,“瞇”表新意的時候讀作“mī”。語音的變化由于不涉及到字素的意義,因此在這里不展開討論。

      ② 這77個新生單音詞分別是乜1、歹3、髚1、甭1、壓2、猹1、鉨1、咚、哪1、哪2、嘞2、顎、嘩2、嚓1、嘭、唷、哼2、和3、吭3、唉2、份2、噘、唸2、幛、呱2、嚯2、嚜3、唼3、呲1、噲3、咧3、吧2、啊1、啊2、啊3、啊5、瞇4、燴、緔、舔、蹓1、翌1、盯2、嚇2、仔3、榫1、翹2、癌1、仃1、佈、踡2、篢3、癟3、鞢2、朳(木換做耒)、唣、跕4、忡(心換做土)、糈(米換做食)、唵2、嗒3、睄1、啵1、蒙2、睔2、淜2、橧1、窨2、匨2、咯2、疤、咩、唔3、唔4、啛2、嚕2、侷。

      [1] 楊端志. 漢語的詞義探析[M].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2: 79.

      [2] 魯迅. 魯迅全集(第11卷)[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162.

      [3] 索緒爾. 普通語言學教程[M].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80: 179-181.

      [4] 龔玉苗. 隱喻和明喻異質(zhì)論的認知解釋——以相似性特征為研究視角[J]. 外語教學, 2013(1): 37.

      [5] 張光鑒. 相似論[M].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2: 5.

      [6] 周光慶. 漢字的系統(tǒng)性與詞匯的系統(tǒng)性[J]. 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7, 26(2): 57.

      [7] 楊光榮.《說文段注》校改中的形、音、義觀念[J].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5): 30.

      [8] 雷縉碚. 從概念形成的角度分析同源詞的詞義聯(lián)系[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4, 19(4): 42.

      [9] 陸宗達, 王寧. 訓詁與訓詁學[M]. 太原: 山西教育育出版社, 1996: 64.

      [10] 潘明霞. 漢英“以物喻身”復(fù)合詞認知考察[J].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3(4): 33.

      [11] 王力. 漢語史稿[M].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80: 545.

      Examples of application of grapheme analysis method in new charaters create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On the function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nd and the meanings in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LI Na, LIN Hemi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116023, Chin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is arbitrary, while it is an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When we analyie the single-syllable words which were created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pheme, meaning and the word’s meaning. Using the grapheme analysis method, we can explore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rules of the new words and new words, meaning .From these phenomena, we extend to the Syste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s of words, which can produce much more new words, which shows that the systemic systemically makes the vocabulary systemically and it is also the basic foundation to build new words. Depending on the systemic, we can clean up the new character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more specificatly, and new 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s and new words can alse be created. In addition, the grapheme analysis method can broaden the thought of analyzing the monosyllabic words and their generate rules.

      graphe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nd and the meaning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One-syllable word; pictograph; Phonetic element

      H109.4

      A

      1672-3104(2014)02-0254-07

      [編輯: 汪曉]

      2013-11-21;

      2014-03-10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重點項目“漢語詞匯通史研究”(10AYY004);遼寧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民國白話教科書與漢語詞匯系統(tǒng)的構(gòu)建研究”(L13BYY01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漢語發(fā)展演變數(shù)據(jù)平臺建設(shè)與研究”(13&ZD133)

      李娜(1974-),女,遼寧大連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民國詞匯研究;林鶴鳴(1990-),女,遼寧營口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猜你喜歡
      單音詞形聲字詞義
      認識帶“氵”的形聲字
      帶“火”字旁的形聲字
      小議形聲字
      形聲字運動會
      西夏語“頭項”詞義考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26
      詞義辨別小妙招——看圖辨詞
      論漢語國際教育中單音詞的教學
      漢語同素逆序構(gòu)詞現(xiàn)象分析
      《孟子》中單音反義形容詞的語義場分類研究
      字意與詞義
      語言與翻譯(2014年3期)2014-07-12 10:31:59
      鸡泽县| 民县| 田东县| 牟定县| 开平市| 浮梁县| 灌南县| 土默特左旗| 化德县| 马边| 东源县| 贡山| 竹北市| 湘乡市| 龙井市| 庄浪县| 恭城| 古交市| 安阳市| 隆子县| 江阴市| 密云县| 台东市| 蓬莱市| 辛集市| 厦门市| 德兴市| 万载县| 万全县| 康定县| 崇明县| 蒙阴县| 永仁县| 马公市| 阿拉尔市| 称多县| 三明市| 白河县| 贵阳市| 抚顺市|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