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愛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超聲影像科,山西 太原 030001)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微小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吳成愛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超聲影像科,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探討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微小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30例甲狀腺微小癌患者為觀察組,同期的30例良性結節(jié)患者為對照組,將兩組的血流信號構成、聲像圖特征及血流參數(shù)指標進行分別統(tǒng)計及比較。結果 觀察組的血流2級者比例高于對照組,邊界不清晰、低回聲及A/T值≥1者比例高于對照組,PI及RI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兩組患者比較項目之間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微小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其可通過患者的血流信號構成、聲像圖特征及血流參數(shù)指標對患者進行判斷診斷。
彩色多普勒超聲;甲狀腺微小癌;應用價值
甲狀腺微小癌患者的病灶微小,因此臨床更難以發(fā)現(xiàn),故對于本病的診斷性研究相對更多,而臨床對于本病的診斷方法研究中,超聲檢查的研究雖也不少見,但是研究結果差異卻較大[1-2],因此對其的進一步研究價值較高。本文中我們即就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微小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綜合分析探討,現(xiàn)將探討結果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30例甲狀腺微小癌患者為觀察組,同期的30例良性結節(jié)患者為對照組。對照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18~57歲,平均年齡(39.3±6.3)歲,結節(jié)總數(shù)為33個。觀察組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39.5±6.2)歲,結節(jié)總數(shù)為35個。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和年齡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故認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具有可比性,且兩組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積極配合本研究分析。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由資深經(jīng)驗豐富者進行檢查,患者于仰臥位下進行檢查,充分暴露頸部前區(qū)后對甲狀腺進行細致檢查。然后將兩組的血流信號構成(0級、1級、2級及3級)、聲像圖特征(邊界清晰、邊界不清晰、低回聲、A/T值)及血流參數(shù)指標(PI及RI)進行分別統(tǒng)計及比較。
1.3 評估標準:血流信號中1級表示檢查所得信號稀少,2級表示檢查所得信號出現(xiàn)點狀血流,或出現(xiàn)2個及以下長血管,3級表示檢查所得信號為血流較多,同時出現(xiàn)2個以上的長血管,并且呈現(xiàn)網(wǎng)狀交織[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中涉及的計量資料為平均年齡及血流參數(shù)指標,其以t檢驗處理,男女比例、血流信號構成、聲像圖特征比例為計數(shù)資料,其以卡方檢驗處理,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包為SAS6.0,且檢驗水準α=0.05,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兩組患者的血流信號構成比較:對照組的33個結節(jié)中血流信號1級者8個,占24.24%,2級者6個,占18.18%,3級者17個,占51.52%;觀察組的35個結節(jié)中血流信號1級者6個,占17.14%,2級者18個,占51.43%,3級者10個,占28.57%。兩組患者均無0級血流信號者出現(xiàn),同時觀察組中血流2級者比例高于對照組,且高于本組其他血流分級者比例,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
2.2 兩組患者的聲像圖特征比較:對照組的33個結節(jié)中邊界清晰者26個,占78.79%,邊界不清晰者7個,占21.21%,低回聲者2個,占6.06%,A/T值≥1者3個,占9.09%;觀察組的35個結節(jié)中邊界清晰者5個,占14.29%,邊界不清晰者30個,占85.71%,低回聲者33個,占94.29%,A/T值≥1者34個,占97.14%。觀察組的邊界不清晰、低回聲及A/T值≥1者比例高于對照組,邊界清晰者比例則低于對照組,P均<0.05,兩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
2.3 兩組患者的血流參數(shù)指標比較:對照組患者中PI值為(0.65 ±0.03),RI值為(0.51±0.04),觀察組患者中PI值為(1.10± 0.06),RI值為(0.77±0.06)。觀察組患者的PI及RI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兩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
甲狀腺微小癌在臨床的診斷率相對較低,與本病病灶較小,不易于被發(fā)現(xiàn)等有關,本病患者的臨床特征不夠明顯,因此診斷難度相對較高,而隨著臨床對其重視程度的提升,對于本病的相關診治研究也不斷增多。臨床中對于本病的診斷方法中,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應用價值受肯定程度較低,且臨床中對于彩色多普勒超聲的研究結果差異較大[4-5],因此對其進行進一步細致研究探討的價值較高。
本文中我們即就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微小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研究,并與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進行比較,比較結果顯示,甲狀腺微小癌患者不僅僅血流2級者比例明顯高于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患者,且邊界不清晰、低回聲及A/T值≥1者比例也明顯更高,同時其PI及RI指標水平也處于較高的水平狀態(tài),這些均是其顯著區(qū)別于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提示我們應加強對甲狀腺微小癌患者進行上述指標的檢測[6],同時也是其區(qū)別于良性結節(jié)的重要依據(jù)性指標。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微小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其可通過患者的血流信號構成、聲像圖特征及血流參數(shù)指標對患者進行判斷診斷。
[1] 張英霞,武仁.甲狀腺微小癌的常規(guī)超聲診斷及彈性成像定量參數(shù)分析的應用[J].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6,(2):133-137.
[2] 馮穎丹.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微小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3,24(11):1352.
[3] Randolph GW,Duh QY,Heller KS,et al.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odal metastases from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an be stratified based on the size and number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f extranodal extension [J].Thyroid,2012,22(11):1144-1152.
[4] 賴小偉,譚旭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超聲特征與預測頸側區(qū)淋巴結轉移關系的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7):110-112.
[5] Valcavi R,Piana S,Bortolan GS,et al.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 of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ree cases with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valuation[J]. Thyroid,2013,23(12):1578-1582.
[6] 張娜.對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與甲狀腺微小癌的血流參數(shù)指標相關性的研究[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5):150-152.
R736.1
:B
:1671-8194(2014)31-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