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燕,施永瑛,區(qū)細芬,鐘斯婷,馮建珍
(鶴山市中醫(yī)院 護理部,廣東 鶴山 529700)
化療是治療癌癥的重要手段之一。接受化療的患者60%~80%會出現惡心、嘔吐反應。胃腸道反應是化療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輕者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脘腹脹滿,重則劇烈嘔吐、難以進食、腹痛、腹瀉,甚至出現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等,使化療難以完成[1]。因此,及時、有效預防或減輕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保護和調適患者的胃腸道功能,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有重要的意義。子午流注是古人根據人體氣血臟腑經絡的日、時開穴規(guī)律,配合十天干、十二地支、陰陽、五行、五俞穴聯合組成的一種逐日按時開穴治病的方法,它將人體氣血運行比擬為水流,從子時到午時或從午時到子時,陰陽各經氣血的盛衰開闔都有固定的時間。氣血盈時而至為盛,過時而去為衰,逢時為開,過時為闔。氣血于寅時由肺經流注,卯時流注大腸經,依次為:辰時胃經、巳時脾經、午時心經、未時小腸經、申時膀胱經、酉時腎經、戌時心包經、亥時三焦經、子時膽經、丑時肝經,最后再流入肺經,首尾相接,如環(huán)無端,氣血流注周而復始地流灌各臟腑[2]。子午流注時辰護理是以子午流注二十四小時歸屬理論為依據,選擇在某經絡氣血最旺盛時辰按時對患者進行按摩、飲食、服藥等護理。我院內科二區(qū)2011年1月起開展子午流注時辰護理預防癌癥化療后惡心嘔吐的臨床護理研究,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內科二區(qū)住院接受化療的肺癌及大腸癌患者98例,其中肺癌72例,大腸癌26例。將98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男 32 例,女 17 例;年齡 32~60(51.6±14.7)歲;病程 0.3~6.0(3.7±2.3)年;臨床分期:Ⅱ期 12 例,Ⅲ期19例,Ⅳ期18例;腫瘤類型:肺癌35例,大腸癌14例。對照組男性34例,女15例;年齡35~62(50.9±15.1)歲;病程 0.6~7.0(3.1±2.0)年;臨床分期:Ⅱ期11例,Ⅲ期20例,Ⅳ期18例;腫瘤類型:肺癌37例,大腸癌12例。肺癌患者主要采用以第3代抗腫瘤新藥聯合鉑類方案 (如吉西他濱+順鉑GP方案、多西他賽+順鉑DP方案),21 d為1個周期,共3個周期;大腸癌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奧沙利鉑+氟尿嘧啶+亞葉酸鈣)、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亞葉酸鈣),14 d為1個周期,共3個周期;均于化療前、后分別給予地塞米松、托烷司瓊靜脈注射。兩組在發(fā)病年齡、性別、病程、腫瘤類型、化療方案及療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所有病例均經過病理組織學、細胞學、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并需化療的患者;(2)化療前24 h內無惡心或嘔吐癥狀的患者;(3)年齡 18~65 歲;(4)愿意配合和接受子午流注時辰護理,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3 排除標準 (1)化療前24 h內已有惡心或嘔吐癥狀的患者;(2)因有顱腦轉移出現惡心、嘔吐的患者;(3)合并有心腦血管、肝腎、肺及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1 觀察組 實施子午流注時辰護理,實施前由經過培訓的指定護士向患者或家屬說明時辰護理的目的、意義、如何配合及注意事項?;煯斕?:00開始,由經過培訓的指定護士取中脘、合谷(雙)、內關(雙)、足三里(雙)穴位進行按摩,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對準每個穴位先輕壓5 min,再按順時針方向輕揉5~10 min,力度以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脹、痛為度;8:00進食健脾和胃粥:如淮山大棗薏仁小米粥,豬脾黨參陳皮粥等;10:00服用自擬健脾止嘔中藥:黨參、霍香、半夏、厚樸、生姜、蘇葉、陳皮、茯苓、白術、甘草、大棗、白芷、竹茹等。以上措施每天1次,6 d為1個療程。
2.2 對照組 按摩取穴及方法、進食食物、服用中藥、療程與觀察組相同,但不擇時,穴位按摩為14:00—17:00; 進食健脾和胃粥為 7:00—8:30, 服用中藥11:00—12:00。
2.3 效果評價 觀察兩組患者1個療程內惡心嘔吐的發(fā)生情況。按WHO分級標準[3],惡心分為0~Ⅳ度:0度指無惡心;Ⅰ度指輕微惡心,不影響進食和日常生活;Ⅱ度指中度惡心,影響進食和日常生活;Ⅲ~Ⅳ度指重度惡心,不能進食需臥床休息。嘔吐分為0~Ⅳ度:0度指無嘔吐;Ⅰ度指嘔吐1~2次/d;Ⅱ度指嘔吐3~5次/d;Ⅲ~Ⅳ度指嘔吐>5次/d。
2.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患者惡心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1個療程,兩組惡心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惡心發(fā)生率比較(例,%)
3.2 兩組患者嘔吐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1個療程,兩組嘔吐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嘔吐發(fā)生率比較(例,%)
4.1 掌握子午流注規(guī)律的重要性 子午流注學認為,人體經脈的氣血周流隨著時間的不同有著盛衰開合的變化,在十二個時辰內,氣血在不同時辰流經到不同經脈,一個時辰流注一條經脈,十二條經脈依次得到流注,當氣血流注到某經脈臟腑所屬時辰時,則為該經脈臟腑一天中功能最為旺盛之時。在某經脈處于功能活動的“旺時”,是其驅除本臟腑外邪最為有利及最為有效之時,此時服藥最有效[4]。王凡[5]觀察不同時辰艾灸足三里對人體胃電圖的影響,發(fā)現酉時艾灸后胃電振幅的變化不明顯而辰時則明顯,辰時正值胃經氣血旺盛之時。張彭三[6]觀察了不同時辰電針正常大鼠和交叉上核損毀大鼠足三里穴對血漿cAMP和cGMP含量的影響,結果顯示:正常大鼠血漿cAMP和cGMP含量呈雙峰樣晝夜節(jié)律變化,午時電針使大鼠血漿cAMP和cGMP含量變化的幅度顯著大于卯、酉和子時電針時含量的變化幅度。張英等[7]觀察不同時辰艾灸對陽虛小鼠白細胞介素Ⅱ的影響,發(fā)現對IL-2活性的影響,寅時最為明顯,而亥時效果較差。這說明不同時辰針灸治療有不同的效應。掌握經脈臟腑氣血流注盛衰開合規(guī)律,對指導臨床擇時治療護理有十分重要意義。
4.2 子午流注時辰護理能有效改善化療所致胃腸道反應的癥狀 化療藥屬于細胞毒性藥物,可直接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黏膜損傷,導致黏膜上的嗜鉻細胞釋放 5 羥色胺(5-HT)等神經遞質,5-HT 與 5-HT3受體結合產生神經沖動由迷走傳入神經傳入嘔吐中樞導致嘔吐[8];化療藥物及其代謝產物也可通過血液或腦脊液作用于第四腦室的化學感受區(qū)上的5-HT3受體,反射性地引發(fā)嘔吐。
中醫(yī)認為,脾胃相表里,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一運一納,化生精氣;脾氣主升而胃氣主降,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轉運水谷的消化吸收[9]。外邪犯及胃腑,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fā)為嘔吐[10]?;熕幬镒鳛橐环N外邪易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職而發(fā)生嘔吐。根據邪正虛實的不同可分為實證虛證和虛實夾雜證[11]。根據化療所致嘔吐反應的主要臨床癥狀認為其證虛實夾雜,但以正虛為主,故防治上應益氣補虛,健脾和胃以降逆止嘔[12]。子午流注強調的是時間治療,按時開穴,選擇氣血旺盛的時機行針,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辰時(7:00-9:00)、己時(9:00-11:00)氣血分別流注到胃經、脾經,此時是胃經、脾經氣血最旺盛之時,本研究在此時先進行穴位按摩,使氣血循行加促,胃經氣血更旺盛,再分別給予進食健脾和胃粥、服用健脾止嘔中藥,對疏通經氣,促進食物及藥物吸收更為有效,從而增強健脾和胃、通調氣機、降逆止嘔的功效。結果表明:觀察組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子午流注時辰護理能有效降低化療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減輕癥狀的嚴重程度,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該方法方便、實用,醫(y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均易掌握,患者容易接受,值得醫(yī)院、家庭推廣應用。
[1]王翠玉,郭 丹,林桂蘭,等.抗腫瘤化療藥物所致惡心嘔吐的護理干預[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12):33-34.
[2]陳秀榮,張喜銳.淺談子午流注與擇時服藥的護理[J].河北中醫(yī),2008,30(10):1098-1099.
[3]饒 蕓,孫 瑛.三種不同止吐方案預防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費用效果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3,13(3):273-274.
[4]董振詠,黃慧詠.中藥物治療的時間學[J].河南醫(yī)藥,2004,26(1):53.
[5]王 凡.不同時辰電針足三里對小鼠胃酸分泌機能的影響[J].中醫(yī),1990,8(6):42.
[6]張彭三.下丘腦交叉上核在針刺效應時辰差別中的作用[J].中醫(yī)研究,1994,7(4):37.
[7]張 英,孫國杰,李 翰,等.不同時辰艾灸對陽虛小鼠白細胞介素Ⅱ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2,22(5):319-320.
[8]林千鶴子.抗癌藥物毒副反應的對策[J].日本醫(yī)學介紹,2001(22):491.
[9]鄧鐵濤,李麗霞,靳士英,等.實用中醫(yī)診斷學[M].2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3:220.
[10]邱茂良,張善忱.針灸學[M].1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234.
[11]王忠武,陳志雄.腫瘤化療中消化道反應嘔吐的辨證治療[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8):1529-1530.
[12]邢金云,李 學.化療所致嘔吐的中醫(yī)防治研究進展[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刊,2010,24(5):3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