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蓮
摘 要:三年級是剛剛學寫作文的時候,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巧妙的方法激活思維,才能使學生的智力活動呈現(xiàn)最佳狀態(tài)。
關鍵詞:讀書;興趣;三年級;作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部分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
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下面我主要談談自己在作文教學中的幾點策略:
一、激發(fā)作文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生字詞向寫作過渡的階段,我們不能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以免造成孩子對作文有厭煩感。剛開始的時候讓孩子多看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作文,讓孩子從心底對作文產生喜愛之情;另一方面讓孩子積累作品里面的優(yōu)美詞句。接著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和結構,加上積累平時用的修辭手法等,就會逐漸寫好作文,前提是頭腦中要積累很多對象,供作文篩選。
二、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廣泛地搜集素材
重視生活實踐作文離不開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教師可以經常安排學生在生活中觀察事物,展開想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這樣才能把學生思維的引線打開,使學生舉一反三,去想生活中的事,從而積累生活素材,為寫作開啟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據(jù)實觀察,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三年級的孩子正處在詞語初步的積累時期,加上平時不善于觀察,導致了對習作從害怕到厭煩。因此教師要多和家長溝通,告知他們作為家長平時就要多引導孩子
看書,看新聞,積累詞語,常用的歇后語、諺語、名言等,慢慢地修辭方法也會用到了。孩子剛開始學習寫作,不要要求得太高,要及時表揚孩子。只要孩子自信了,興趣提高了,孩子自然就能把文章寫得精彩。
四、掀起讀書高潮,激發(fā)興趣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弊魑碾x開“生活”這潭“活水”,根本無從說起。作為三年級的小學生,生活閱歷淺,生活范圍窄,主要靠閱讀獲得信息,豐富生活,提升思想??傊ぐl(fā)學生寫作興趣,關鍵是教師用心“尋找”,不斷總結。有了教師的精彩引導,學生習作的百花園定會五彩斑斕。
總之,只要教師不斷探索,豐富作文的教學形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相信學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一篇篇好的作文就會在他們的筆下誕生。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