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躍旗
摘要:昨天的習慣已經(jīng)造就了今天的我們,而今天的習慣決定我們的明天。因此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就猶你如在知識的海洋中佩戴了指南針,會沿著正確的道路一步步輕松地走向成功,成為別人學習的楷模。
關鍵詞:習慣 ;書寫 ;閱讀 ;預習與復習
“好習慣是一輩子都用不完的利息,壞習慣是一輩子都還不完的債務?!焙玫膶W習習慣能讓自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工具學科的語文,初中生更應該重視學習語文習慣的培養(yǎng)。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養(yǎng)成書寫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書寫習慣,即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的習慣。俗話說:書如其人。好的書寫習慣,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自古以來人們就重視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先秦時期,啟蒙教學中已經(jīng)開始有了寫字教育。西周時期,也有識字與寫字兩方面教學,并以寫字為主要內(nèi)容。郭沫若老先生認為:中小學生,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F(xiàn)在的中學生字跡潦草,錯別字連篇,書寫極不規(guī)范,造成這些錯誤的書寫習慣的原因:可分為內(nèi)因和外因,所謂內(nèi)因,也就是學生認知水平的不高和不能長時間的進行有意注意等等。所謂外因,即環(huán)境的影響,老師、家長的教育作用沒跟上。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書寫習慣的方法有很多種,最主要的還是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意識到養(yǎng)成良好書寫習慣的重要性,主動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一手漂亮、流暢的好字既是完成各項書面作業(yè)的需要,也是為今后在學習和工作中打下良好的書寫基礎,還能使你在中考及高考中取得高分,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陶冶性格情操,起到健身養(yǎng)性的作用,更會使你終身受益。
二、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我覺得一個人學會了閱讀,就是找到了朋友,當你孤獨、苦悶的時候,你可以和書籍交流。例如,你讀了100本書,就意味著你有了100個朋友。因此,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人的一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當今知識爆炸、信息爆炸的時代。現(xiàn)在的孩子們只喜歡看電視、打游戲、泡網(wǎng)吧等等,而不愛讀書。如果培養(yǎng)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那么他們將受益終生。
養(yǎng)成了閱讀的良好習慣,會使自己變得說話清晰有力,言語流暢,交流順利,閱讀理解力強,寫作流暢,詞匯量大以及博學多才等等。著名演講家李燕杰教授在說到生活起居時,講他每天早晨四點鐘起床,或看書,或寫作,已成為習慣。一位加拿大醫(yī)生奧勒斯,終生與書為伴,他給自己定下制度,每天睡覺前,不管多忙、多晚,必須讀15分鐘書,一直到去世,堅持了近半個世紀,讀了近千冊書,成為博學的多領域專家,人們稱之為“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神奇”。
具體地說,一是多讀。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多讀”是基礎,沒有多讀就不可能更多地了解作品的思路、結構、語言、風格等,沒有多讀也不可能了解文章諸因素及內(nèi)在聯(lián)系?!岸嘧x”實質(zhì)上也是一種思維訓練過程,每一次實踐使知識得以遷移,形成習慣,提高能力。多讀不能只局限于課本,各種有益的書籍都應該品味。二是多寫。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多寫”是一種歷練和實踐,從寫作中可以顯示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吐露自己的心情,多寫不應拘泥于課堂作文,更重要的是“作日記,作讀書筆記,作記敘生活經(jīng)驗的文章,作抒發(fā)內(nèi)部情感的散文等等。凡遇有需要寫作的機會,決不放過。”三是多讀多寫還要“得其道”。即在歷練和實踐中講求方法、技術,不只是“拿起書來就讀,提起筆來寫就算了事”,而是要講求“怎樣閱讀才可以明白通曉,攝其精英;怎樣寫作才可以清楚暢達,表其情意?!本烷喿x而言,那種書本的東西讀得爛熟,課本的問題能對答如流,可拿同類文章讓他自己研讀,仍無所得,讀不懂。實際上也是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和能力。要真正做到“善讀”,就須講求歷練的方法。 歸根結底,凡是習慣都不是幾天功夫能夠養(yǎng)成的,而是從實踐與自我總結中逐漸培養(yǎng)而形成的。
三、課堂上養(yǎng)成“動耳” “動手” “動腦”“動口”的習慣
上課時,老師不僅用語言傳遞信息,還會用動作、表情傳遞信息,用眼神與學生交流。因此,學生上課必須盯著老師聽,跟著老師想,調(diào)動所有感覺器官參與學習。能否調(diào)動所有感覺器官學習,是學習效率高低的關鍵性因素。上課要做到情緒飽滿,精力集中;抓住重點,弄清關鍵;主動參與,思考分析;大膽發(fā)言,展示思維。
語文知識的獲得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主要靠課堂中語文老師深入淺出的分析,抑揚頓挫的朗讀,循循善誘的講解,引導我們?nèi)ジ形蛘Z文。課本上的每一篇課文都出自古今中外文學名家之手,我們上課時,實際上是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去結識這些文學名家。如何上好每一堂語文課呢?簡言之要做到四動:動耳、動手、動腦、動口。 動耳:即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看戲時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上課時也要能聽出門道,要抓住要點和重點,要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 動手: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時要邊聽邊記,畫出課文的重點詞句和疑點,記下老師補充的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點,以便使聽課過程系統(tǒng)化和以后的復習。 動腦:即上課時要高度投入,充分調(diào)動思維,多思考、多分析、多設疑、多問一問為什么?達到專心致志的程度。 動口:就是要敢于舉手發(fā)言。舉手發(fā)言是與動腦密切相關的,舉手之前你已動腦思考了。舉手發(fā)言益處多多,它使你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能鍛煉你的思維、膽識和口才。
法國作家培根曾經(jīng)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的習慣?!钡拇_,好的習慣就像人身上的指南針,指引人們一步步走向成功。昨天的習慣已經(jīng)造就了今天的我們,而今天的習慣決定我們的明天。祝同學們擁有更多的好習慣,使自己成為人才!
(作者單位:陜西省洛川縣槐柏初級中學 727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