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近年來一直備受教師以及學生們的關注。初中語文教學屬于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段時期,學生們不僅要從小學的語文學習中進行全新的嘗試,更要去面對即將到來的高中語文學習。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對于語文的學習而言,屬于一個銜接的階段。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非常重要。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改變教學方法,都是近年來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原本的單一式教學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教學標準的需求。因此,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初中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本文將主要闡述關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并分析對于語文學習的長遠意義。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而沒有變化性,很容易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此外,單一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們的能力培養(yǎng)也缺乏多樣性。初中語文的教學地位非常重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這段時期,如果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進行多元化教學,對學生們以后的語文學習也非常重要。
一、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法的特色
多元化可以理解為思維多元化、教學性質多元化。 多元化教學可以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從多個角度或者是系統(tǒng)地進行開拓教學。初中語文學科是一門很有優(yōu)勢的學科,其包含的內(nèi)容豐富。與小學語文相比,初中語文教學已經(jīng)不再只是讀與寫的簡單結合,而是囊括知識內(nèi)容、情感熏陶、能力培養(yǎng)以及深度理解等一系列的知識體系。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也要進行突破,教師應該能夠采用全新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對學生們進行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遞以及情感人格的塑造。此外,多元化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開拓學生們的思維,并能夠著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多元化教學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多思維教學, 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改善學生們的單行思維方式, 使學生們能夠掌握靈活的思維方式,思維的深度得以加深與加固。 現(xiàn)代社會更加需要具有多元化思維的人才, 單一定向的思維方式往往不適應未來的社會發(fā)展需要。 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初中語文的教學特點,進行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制定與實施。
二、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以上對于初中語文教學進行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那么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的特點,進行多元化教學呢?
(一)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制定
初中語文教學中,主要的知識內(nèi)容包括課文的理解分析以及寫作能力的訓練。 除此之外,還應該在教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情感、思維、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 以閱讀理解為例,進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制定。 在課文理解的過程中,可以首先進行對文章的分析,從課文內(nèi)容上讓學生們理解課文的主旨,那么在這一部分,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即可以從不同角度對文章主旨進行理解分析。 此外,對于同一個觀點,也要指導學生們從各個方面進行分析。要有正面論據(jù),也要有反例來進行論述。寫作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同樣的題目,不同的人會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這就是思維的多元化,需要采用講解、指導、分析等方式,讓學生們具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將多人的思維綜合,讓自身具有多角度的思維方式。
(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實施
方案制定結束,要進行實際教學方式的實施。那么,結合初中語文教學,教師應該采用如下幾種方式:
1.保護學生們高漲的學習情緒
思維的擴展與創(chuàng)造需要學生們的熱情作為依托,因此教師要善于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的好奇心,保證其高漲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帶學生們親身出游體驗,春天的時候可以去爬上。在出游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細節(jié),是學生們在課堂上冥思苦想無法想到的。
2.分組組織辯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多元化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多元化思想。正所謂集思廣益,將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相互之間進行探討,汲取不同的經(jīng)驗,并讓學生們帶有推測與預測地去推論,彼此之間進行溝通切磋。
3.抓住時機指導點撥
點撥是在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及時地點撥。點撥往往會讓學生們頓感茅塞大開。 主要可以采用:直觀點撥,讓教師給予學生們對于問題的直觀演示,促使學生們的思維流暢;情景點撥,教師利用周邊環(huán)境與條件,給學生們一種多元化的意境,學生們的思想會因此而開闊;聯(lián)想想象點撥,縱向思考,讓學生們深入思考問題,并能夠融會貫通。
三、結語
多元化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意義深遠,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達到多元化教學的目的。 學生們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廣闊,不拘一格。 只有如此,才會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孝禮,杜秀明.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J].當代教育科學,2005(14):54-55
[2] 吳國鐘.新課程初中語文多元化評價的嘗試[J].考試周刊,2008(41)
[3] 陳永忠.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J].神州,2013(12):46-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