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板書,行走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

      2014-02-24 20:07厲巧麗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14年2期
      關鍵詞:板書設計板書思路

      厲巧麗

      當前的教學,現(xiàn)代手段不斷更迭,課堂條件日新月異,而傳統(tǒng)教學手段—— 板書似乎成了古董,備受冷落,或書寫潦草,或布局雜亂,或內容隨意,甚至在熱鬧的電子屏幕邊竟出現(xiàn)了“零板書”!板書行走,可謂舉步維艱!

      事實上,設計精美的板書是教學的“點睛”之筆,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以簡明的文字圖示,將教學內容依據(jù)學情,有機呈現(xiàn),比之多媒體,更靈活、更有機,對滿足當前語文教學改革需要有著“天然優(yōu)勢”。

      那么究竟如何發(fā)揮這種“天然優(yōu)勢”,使板書有效行走在“現(xiàn)代媒體”與“傳統(tǒng)藝術”間呢?筆者認為,極為重要的是,它應兼顧“四路”,即兼顧編者的編路、教師的教路、作者的行文思路、學生的學路。

      一、找尋作者的“行文思路”

      板書設計前,教師應明確板書的目的,使板書設計能對癥下藥,做到有的放矢,滿足教學需要和學生需要。唯有如此,板書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實現(xiàn)其真正的價值。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閱讀、刻苦鉆研教材,找尋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人教版四下《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的板書。

      這篇課文被編排在以“美麗的祖國”為主題的單元中,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觀,學習作者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美感以及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作者葉圣陶在寫本篇文章時,按游覽的先后順序,用準確樸實的遣詞造句,展示了金華雙龍洞的美。遵循這樣的“編路”“寫路”,教師設計了“自讀自悟,以讀代講”的“教路”,設計時抓住瀏覽順序,根據(jù)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學路,依次板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同時,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感悟,摘錄關鍵詞“突兀森郁、橋洞似的、像大會堂”,讓學生邊回憶邊體驗,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最后,朗讀課文,根據(jù)板書,抓住主要內容進行背誦。這樣的板書設計從“四路”入手,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精心編制“導讀思路”

      葉圣陶曾說:“ 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p>

      板書設計也應體現(xiàn)這種“導”,使之具有“導學”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深入挖掘教材,理清文章層次,提煉教材,又能契合文本特點與兒童認知結構,靈活設計板書。當然,教師設計的“導讀”思路,是板書設計的藍本與依據(jù),是教學板書的基礎。否則,板書一切作用的發(fā)揮和學生高效有質的學習,只是空中樓閣。

      有了這樣的“導讀思路”,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能逐漸自行地去把握文章內容和寫作方法,提取精華。如人教版六上《索溪峪的“野”》一文的板書。

      教師在設計這一板書前,設計了這樣的導讀思路:“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朗讀積累,體悟索溪峪的‘野”—“ 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教師在學生整體感知后,根據(jù)學生的體會完成板書,讓學生體會到索溪峪所有的美都回歸到一個字——“野”。而在“ 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動物和游人的“野”的?在研讀的時候,讓學生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這個特點的?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聚焦于某一具體的句子,反復品味、揣摩、品讀。這樣的導學思路,做到了點面結合、文本感悟與語言實踐相結合。

      教師根據(jù)“導學思路”,設計板書,使學生直觀地領悟文章謀篇布局的方法,在獲得身臨其境體會的同時,更能獲得言語表達方法的技巧。

      三、遵循學生的“閱讀思路”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也是板書策略設計的終極目標所在。板書的設計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只會是一紙空談。

      板書的設計,應該兼顧學生閱讀的興趣、注意力的引發(fā)、持續(xù) 、變化的過程。學生的閱讀思路一般經歷“整體—部分—整體”的過程,板書也應體現(xiàn)這樣的思路。但是,學生的閱讀常常有著不同的軌跡,有時是“讀中品悟”,有時是“朗讀加表演”,有時則是“默讀文章寫批注”。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的閱讀思路也會不同,有時學生的閱讀目標是為了“找尋最受感動之處”,有時是“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有時則又是“體會作者表達方法的作用”,這些目標的不同使學生的閱讀思路自然也就不同。就拿“朗讀體驗”這種閱讀目標來說,“朗讀中獲取體驗,帶著體驗去朗讀”是它通常的閱讀方法,因此,其思路就被具體為“朗讀文本—獲取初讀體驗—交流討論—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體驗—感情朗讀—想象體驗—朗讀表達”。

      教師的板書設計自然也應尊重學生的閱讀思路,使整個教學過程有機穿插板書提煉與學生的閱讀理解、經驗融入,從而獲得最佳發(fā)展。再以《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的板書為例。

      這篇游記,學生閱讀時往往采用“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方法。學生自然會循著葉圣陶“出城、入山、進外洞、乘船、進內洞,最后出洞”的游覽順序,體會作者的所見所感。教師教學時應遵循學生的閱讀思路,設計“導游式”學習法,既讓學生當解說員,解說線路,解說雙龍洞的特點,又讓學生設計導游線路,去讀懂課文,去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因此,板書設計時就適合采用“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設計策略,再現(xiàn)作者游覽的路線,體現(xiàn)雙龍洞的特點,孔隙小,內洞比外洞大,但連接兩洞。

      這樣,學生的閱讀思路可以得到有效保護,學生對文本內容很快就能理清順序,在邊閱讀邊討論邊畫圖的同時,領會到了作者有條理的記敘方法。

      千差萬別的閱讀思路,會帶來形式各異、形形色色的板書設計。這都需要教師“以學定教”,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確定板書設計的策略。只有這樣,板書才是有針對性的、實用的,其功效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四、遵從編者的“編寫思路”

      對每一課的教學,語文教師必須明確各知識點所在的位置、教材的序列,領會編者的邏輯順序,明白編寫意圖,以尊重“編寫思路”。板書尊重了教材的編寫思路,就不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教學才會有指向性,有落腳點。

      板書遵從“編寫思路”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一)研讀課例,明確課文序列

      教師認真研讀課文,明確課文在所處單元中的位置,明確課文所蘊含的專項知識以及知識的延伸,從而使板書有的放矢,重點突出。

      (二)把握主題,梳理教材體系

      教材編寫有其很強的系統(tǒng)性,知識積累和訓練都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呈螺旋式上升的,教師應把握這一體系。這樣,板書時就知道哪些知識應該板書,哪些知識該講透、拓展、延伸,講為學用。

      (三)鉆研習題,把握訓練重點

      習題也是編者思路的重要體現(xiàn),不應忽視。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每篇精讀課文后面都設置了精練的訓練習題,它們蘊含了本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師不應該放過這些習題,將板書設計與習題訓練相結合,尊重“編寫思路”。如人教版四上《貓》一文的板書設計。

      這一板書就是根據(jù)編者的編寫思路設計的?!敦垺肥且黄x課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狀物散文。它觀察精細獨到、內容充實飽滿、語言生動有趣,為四年級學生提供了絕好的讀寫范例。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動物特點的基礎上,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二是讓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的寫作方法,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教師應抓住課文的特點,將貓的關鍵詞予以呈現(xiàn),不僅準確地把握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幫助學生體味語言運用的精妙,而且揭示了作者的寫作方法,為學生的仿寫積累了一定的語言范式。

      總之,合理精美的板書,再配之以多媒體資源,可使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吸收典型語言,獲得審美熏陶,比之多媒體課件,更隨機,更靈活,更適應當下語文教學以學定教的需要。因此,作為現(xiàn)代的語文教師,在擁有課件設計能力的同時,更應具有兼顧“四路”,寫得一手精美板書的能力,使板書行走在“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間。

      (浙江省金華市環(huán)城小學 321000)

      當前的教學,現(xiàn)代手段不斷更迭,課堂條件日新月異,而傳統(tǒng)教學手段—— 板書似乎成了古董,備受冷落,或書寫潦草,或布局雜亂,或內容隨意,甚至在熱鬧的電子屏幕邊竟出現(xiàn)了“零板書”!板書行走,可謂舉步維艱!

      事實上,設計精美的板書是教學的“點睛”之筆,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以簡明的文字圖示,將教學內容依據(jù)學情,有機呈現(xiàn),比之多媒體,更靈活、更有機,對滿足當前語文教學改革需要有著“天然優(yōu)勢”。

      那么究竟如何發(fā)揮這種“天然優(yōu)勢”,使板書有效行走在“現(xiàn)代媒體”與“傳統(tǒng)藝術”間呢?筆者認為,極為重要的是,它應兼顧“四路”,即兼顧編者的編路、教師的教路、作者的行文思路、學生的學路。

      一、找尋作者的“行文思路”

      板書設計前,教師應明確板書的目的,使板書設計能對癥下藥,做到有的放矢,滿足教學需要和學生需要。唯有如此,板書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實現(xiàn)其真正的價值。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閱讀、刻苦鉆研教材,找尋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人教版四下《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的板書。

      這篇課文被編排在以“美麗的祖國”為主題的單元中,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觀,學習作者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美感以及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作者葉圣陶在寫本篇文章時,按游覽的先后順序,用準確樸實的遣詞造句,展示了金華雙龍洞的美。遵循這樣的“編路”“寫路”,教師設計了“自讀自悟,以讀代講”的“教路”,設計時抓住瀏覽順序,根據(jù)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學路,依次板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同時,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感悟,摘錄關鍵詞“突兀森郁、橋洞似的、像大會堂”,讓學生邊回憶邊體驗,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最后,朗讀課文,根據(jù)板書,抓住主要內容進行背誦。這樣的板書設計從“四路”入手,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精心編制“導讀思路”

      葉圣陶曾說:“ 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p>

      板書設計也應體現(xiàn)這種“導”,使之具有“導學”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深入挖掘教材,理清文章層次,提煉教材,又能契合文本特點與兒童認知結構,靈活設計板書。當然,教師設計的“導讀”思路,是板書設計的藍本與依據(jù),是教學板書的基礎。否則,板書一切作用的發(fā)揮和學生高效有質的學習,只是空中樓閣。

      有了這樣的“導讀思路”,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能逐漸自行地去把握文章內容和寫作方法,提取精華。如人教版六上《索溪峪的“野”》一文的板書。

      教師在設計這一板書前,設計了這樣的導讀思路:“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朗讀積累,體悟索溪峪的‘野”—“ 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教師在學生整體感知后,根據(jù)學生的體會完成板書,讓學生體會到索溪峪所有的美都回歸到一個字——“野”。而在“ 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動物和游人的“野”的?在研讀的時候,讓學生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這個特點的?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聚焦于某一具體的句子,反復品味、揣摩、品讀。這樣的導學思路,做到了點面結合、文本感悟與語言實踐相結合。

      教師根據(jù)“導學思路”,設計板書,使學生直觀地領悟文章謀篇布局的方法,在獲得身臨其境體會的同時,更能獲得言語表達方法的技巧。

      三、遵循學生的“閱讀思路”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也是板書策略設計的終極目標所在。板書的設計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只會是一紙空談。

      板書的設計,應該兼顧學生閱讀的興趣、注意力的引發(fā)、持續(xù) 、變化的過程。學生的閱讀思路一般經歷“整體—部分—整體”的過程,板書也應體現(xiàn)這樣的思路。但是,學生的閱讀常常有著不同的軌跡,有時是“讀中品悟”,有時是“朗讀加表演”,有時則是“默讀文章寫批注”。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的閱讀思路也會不同,有時學生的閱讀目標是為了“找尋最受感動之處”,有時是“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有時則又是“體會作者表達方法的作用”,這些目標的不同使學生的閱讀思路自然也就不同。就拿“朗讀體驗”這種閱讀目標來說,“朗讀中獲取體驗,帶著體驗去朗讀”是它通常的閱讀方法,因此,其思路就被具體為“朗讀文本—獲取初讀體驗—交流討論—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體驗—感情朗讀—想象體驗—朗讀表達”。

      教師的板書設計自然也應尊重學生的閱讀思路,使整個教學過程有機穿插板書提煉與學生的閱讀理解、經驗融入,從而獲得最佳發(fā)展。再以《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的板書為例。

      這篇游記,學生閱讀時往往采用“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方法。學生自然會循著葉圣陶“出城、入山、進外洞、乘船、進內洞,最后出洞”的游覽順序,體會作者的所見所感。教師教學時應遵循學生的閱讀思路,設計“導游式”學習法,既讓學生當解說員,解說線路,解說雙龍洞的特點,又讓學生設計導游線路,去讀懂課文,去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因此,板書設計時就適合采用“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設計策略,再現(xiàn)作者游覽的路線,體現(xiàn)雙龍洞的特點,孔隙小,內洞比外洞大,但連接兩洞。

      這樣,學生的閱讀思路可以得到有效保護,學生對文本內容很快就能理清順序,在邊閱讀邊討論邊畫圖的同時,領會到了作者有條理的記敘方法。

      千差萬別的閱讀思路,會帶來形式各異、形形色色的板書設計。這都需要教師“以學定教”,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確定板書設計的策略。只有這樣,板書才是有針對性的、實用的,其功效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四、遵從編者的“編寫思路”

      對每一課的教學,語文教師必須明確各知識點所在的位置、教材的序列,領會編者的邏輯順序,明白編寫意圖,以尊重“編寫思路”。板書尊重了教材的編寫思路,就不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教學才會有指向性,有落腳點。

      板書遵從“編寫思路”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一)研讀課例,明確課文序列

      教師認真研讀課文,明確課文在所處單元中的位置,明確課文所蘊含的專項知識以及知識的延伸,從而使板書有的放矢,重點突出。

      (二)把握主題,梳理教材體系

      教材編寫有其很強的系統(tǒng)性,知識積累和訓練都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呈螺旋式上升的,教師應把握這一體系。這樣,板書時就知道哪些知識應該板書,哪些知識該講透、拓展、延伸,講為學用。

      (三)鉆研習題,把握訓練重點

      習題也是編者思路的重要體現(xiàn),不應忽視。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每篇精讀課文后面都設置了精練的訓練習題,它們蘊含了本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師不應該放過這些習題,將板書設計與習題訓練相結合,尊重“編寫思路”。如人教版四上《貓》一文的板書設計。

      這一板書就是根據(jù)編者的編寫思路設計的?!敦垺肥且黄x課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狀物散文。它觀察精細獨到、內容充實飽滿、語言生動有趣,為四年級學生提供了絕好的讀寫范例。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動物特點的基礎上,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二是讓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的寫作方法,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教師應抓住課文的特點,將貓的關鍵詞予以呈現(xiàn),不僅準確地把握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幫助學生體味語言運用的精妙,而且揭示了作者的寫作方法,為學生的仿寫積累了一定的語言范式。

      總之,合理精美的板書,再配之以多媒體資源,可使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吸收典型語言,獲得審美熏陶,比之多媒體課件,更隨機,更靈活,更適應當下語文教學以學定教的需要。因此,作為現(xiàn)代的語文教師,在擁有課件設計能力的同時,更應具有兼顧“四路”,寫得一手精美板書的能力,使板書行走在“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間。

      (浙江省金華市環(huán)城小學 321000)

      當前的教學,現(xiàn)代手段不斷更迭,課堂條件日新月異,而傳統(tǒng)教學手段—— 板書似乎成了古董,備受冷落,或書寫潦草,或布局雜亂,或內容隨意,甚至在熱鬧的電子屏幕邊竟出現(xiàn)了“零板書”!板書行走,可謂舉步維艱!

      事實上,設計精美的板書是教學的“點睛”之筆,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以簡明的文字圖示,將教學內容依據(jù)學情,有機呈現(xiàn),比之多媒體,更靈活、更有機,對滿足當前語文教學改革需要有著“天然優(yōu)勢”。

      那么究竟如何發(fā)揮這種“天然優(yōu)勢”,使板書有效行走在“現(xiàn)代媒體”與“傳統(tǒng)藝術”間呢?筆者認為,極為重要的是,它應兼顧“四路”,即兼顧編者的編路、教師的教路、作者的行文思路、學生的學路。

      一、找尋作者的“行文思路”

      板書設計前,教師應明確板書的目的,使板書設計能對癥下藥,做到有的放矢,滿足教學需要和學生需要。唯有如此,板書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實現(xiàn)其真正的價值。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閱讀、刻苦鉆研教材,找尋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人教版四下《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的板書。

      這篇課文被編排在以“美麗的祖國”為主題的單元中,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觀,學習作者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美感以及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作者葉圣陶在寫本篇文章時,按游覽的先后順序,用準確樸實的遣詞造句,展示了金華雙龍洞的美。遵循這樣的“編路”“寫路”,教師設計了“自讀自悟,以讀代講”的“教路”,設計時抓住瀏覽順序,根據(jù)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學路,依次板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同時,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感悟,摘錄關鍵詞“突兀森郁、橋洞似的、像大會堂”,讓學生邊回憶邊體驗,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最后,朗讀課文,根據(jù)板書,抓住主要內容進行背誦。這樣的板書設計從“四路”入手,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精心編制“導讀思路”

      葉圣陶曾說:“ 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p>

      板書設計也應體現(xiàn)這種“導”,使之具有“導學”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深入挖掘教材,理清文章層次,提煉教材,又能契合文本特點與兒童認知結構,靈活設計板書。當然,教師設計的“導讀”思路,是板書設計的藍本與依據(jù),是教學板書的基礎。否則,板書一切作用的發(fā)揮和學生高效有質的學習,只是空中樓閣。

      有了這樣的“導讀思路”,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能逐漸自行地去把握文章內容和寫作方法,提取精華。如人教版六上《索溪峪的“野”》一文的板書。

      教師在設計這一板書前,設計了這樣的導讀思路:“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朗讀積累,體悟索溪峪的‘野”—“ 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教師在學生整體感知后,根據(jù)學生的體會完成板書,讓學生體會到索溪峪所有的美都回歸到一個字——“野”。而在“ 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動物和游人的“野”的?在研讀的時候,讓學生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這個特點的?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聚焦于某一具體的句子,反復品味、揣摩、品讀。這樣的導學思路,做到了點面結合、文本感悟與語言實踐相結合。

      教師根據(jù)“導學思路”,設計板書,使學生直觀地領悟文章謀篇布局的方法,在獲得身臨其境體會的同時,更能獲得言語表達方法的技巧。

      三、遵循學生的“閱讀思路”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也是板書策略設計的終極目標所在。板書的設計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只會是一紙空談。

      板書的設計,應該兼顧學生閱讀的興趣、注意力的引發(fā)、持續(xù) 、變化的過程。學生的閱讀思路一般經歷“整體—部分—整體”的過程,板書也應體現(xiàn)這樣的思路。但是,學生的閱讀常常有著不同的軌跡,有時是“讀中品悟”,有時是“朗讀加表演”,有時則是“默讀文章寫批注”。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的閱讀思路也會不同,有時學生的閱讀目標是為了“找尋最受感動之處”,有時是“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有時則又是“體會作者表達方法的作用”,這些目標的不同使學生的閱讀思路自然也就不同。就拿“朗讀體驗”這種閱讀目標來說,“朗讀中獲取體驗,帶著體驗去朗讀”是它通常的閱讀方法,因此,其思路就被具體為“朗讀文本—獲取初讀體驗—交流討論—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體驗—感情朗讀—想象體驗—朗讀表達”。

      教師的板書設計自然也應尊重學生的閱讀思路,使整個教學過程有機穿插板書提煉與學生的閱讀理解、經驗融入,從而獲得最佳發(fā)展。再以《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的板書為例。

      這篇游記,學生閱讀時往往采用“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方法。學生自然會循著葉圣陶“出城、入山、進外洞、乘船、進內洞,最后出洞”的游覽順序,體會作者的所見所感。教師教學時應遵循學生的閱讀思路,設計“導游式”學習法,既讓學生當解說員,解說線路,解說雙龍洞的特點,又讓學生設計導游線路,去讀懂課文,去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因此,板書設計時就適合采用“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設計策略,再現(xiàn)作者游覽的路線,體現(xiàn)雙龍洞的特點,孔隙小,內洞比外洞大,但連接兩洞。

      這樣,學生的閱讀思路可以得到有效保護,學生對文本內容很快就能理清順序,在邊閱讀邊討論邊畫圖的同時,領會到了作者有條理的記敘方法。

      千差萬別的閱讀思路,會帶來形式各異、形形色色的板書設計。這都需要教師“以學定教”,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確定板書設計的策略。只有這樣,板書才是有針對性的、實用的,其功效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四、遵從編者的“編寫思路”

      對每一課的教學,語文教師必須明確各知識點所在的位置、教材的序列,領會編者的邏輯順序,明白編寫意圖,以尊重“編寫思路”。板書尊重了教材的編寫思路,就不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教學才會有指向性,有落腳點。

      板書遵從“編寫思路”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一)研讀課例,明確課文序列

      教師認真研讀課文,明確課文在所處單元中的位置,明確課文所蘊含的專項知識以及知識的延伸,從而使板書有的放矢,重點突出。

      (二)把握主題,梳理教材體系

      教材編寫有其很強的系統(tǒng)性,知識積累和訓練都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呈螺旋式上升的,教師應把握這一體系。這樣,板書時就知道哪些知識應該板書,哪些知識該講透、拓展、延伸,講為學用。

      (三)鉆研習題,把握訓練重點

      習題也是編者思路的重要體現(xiàn),不應忽視。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每篇精讀課文后面都設置了精練的訓練習題,它們蘊含了本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師不應該放過這些習題,將板書設計與習題訓練相結合,尊重“編寫思路”。如人教版四上《貓》一文的板書設計。

      這一板書就是根據(jù)編者的編寫思路設計的。《貓》是一篇精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狀物散文。它觀察精細獨到、內容充實飽滿、語言生動有趣,為四年級學生提供了絕好的讀寫范例。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動物特點的基礎上,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二是讓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的寫作方法,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教師應抓住課文的特點,將貓的關鍵詞予以呈現(xiàn),不僅準確地把握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幫助學生體味語言運用的精妙,而且揭示了作者的寫作方法,為學生的仿寫積累了一定的語言范式。

      總之,合理精美的板書,再配之以多媒體資源,可使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吸收典型語言,獲得審美熏陶,比之多媒體課件,更隨機,更靈活,更適應當下語文教學以學定教的需要。因此,作為現(xiàn)代的語文教師,在擁有課件設計能力的同時,更應具有兼顧“四路”,寫得一手精美板書的能力,使板書行走在“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間。

      (浙江省金華市環(huán)城小學 321000)

      猜你喜歡
      板書設計板書思路
      語文教師,今天您板書了嗎?
      中學語文板書設計微探
      核心素養(yǎng)需要板書設計回歸理性
      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板書設計的時效性
      PEP小學英語第六冊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學設計
      思想政治課簡約板書
      我的思路我做主
      板書設計之我見
      邯郸县| 肇源县| 咸宁市| 图们市| 濮阳县| 台南市| 绥宁县| 宁强县| 芜湖县| 渝中区| 冕宁县| 军事| 上虞市| 手游| 阿克陶县| 维西| 依兰县| 武城县| 德钦县| 禹城市| 双峰县| 体育| 禹州市| 密山市| 怀仁县| 南岸区| 元阳县| 郴州市| 呼玛县| 安泽县| 福贡县| 十堰市| 米泉市| 永德县| 苍溪县| 成武县| 桦南县| 金塔县| 铜鼓县| 岫岩|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