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春
通過對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高中數學新課程模塊教學的深入實踐和探索研究(被評為省級優(yōu)秀課題),就高中數學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適應性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為了及時發(fā)現和了解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有效開展高中數學模塊教學的實踐研究,對本市四所高中的新課程數學任課教師進行了調研和訪談,就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和認真研究。
1.調查對象:某重點高中(以下簡稱為A校)、某普通中學(以下簡稱為B校)、某高中(以下簡稱為C校)、實驗中學(普通高中,以下簡稱為D校)共56名高中新課程任課教師。
2.調查方式:以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對高中數學新課程任課教師進行無記名調查(訪談提綱和調查問卷分別見下表)。
3.調查過程與結果分析:我們首先對四所中學的高中新課程任課教師關于“在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然后根據調查和訪談的結果再次設計問卷,對老師們提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分析。
通過對第一次調查和訪談結果的分析,我們列出了教師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設計了第二次調查問卷,對教師的新課程教學適應性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數據進行了比較分析,調查結果如下:
問題1.您認為高中數學新課程中模塊的設置對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的作用是( )
A.螺旋式上升的設計,有利于學生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B.模塊設置基本不影響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
C.有個別內容被分割在不同的模塊,影響知識體系的建構
D.模塊設置完全打亂了數學學科的系統(tǒng),不利于知識體系的建構
問題2.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您在教學實踐中( )
A.盡可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討論、探究,有一定效果
B.嘗試過,但是效率低,完不成教學任務,浪費時間
C.有的內容適合探究,可以嘗試,有的內容不適合
D.討論、探究都是白白浪費時間,還是多講題效果好
問題3.您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 )
A.能認真比較與舊教材的差異,對照《課程標準》,削弱的部分降低要求,刪減的內容堅決不講
B.原有的內容和老教材差不多,和以前的講法一樣
C.有些內容雖然《課標》刪減了,但教輔資料和教材習題上仍涉及,還是要講
調查表明,大部分教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對一些《課標》規(guī)定已做了刪除。
綜上所述(結合6個問題調查,其余略),在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如下:
①模塊教學中內容多與課時緊的矛盾
模塊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是:內容多與課時少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②模塊教學與知識體系問題
螺旋式上升,設想美好,但實施不盡如人意。模塊教學要求小步走,螺旋式上升,知識體系被打亂,一種知識分成幾個不同部分,分散于不同模塊,如何解決單元模塊的相對獨立性和數學學科內容的系統(tǒng)性問題?
③模塊教學中落實新課程理念,開展探究活動和課題研究的問題
盡管任課老師都參加了各級培訓,但不同教師對新模式與新方法的理解與把握仍有較大差異,對課程標準的落實也是各有偏重。部分老教師認為自己的經驗豐富,習慣于傳統(tǒng)教法,他們認為花那么多的時間進行探究討論,遠不如多講幾個例題來得實惠。而另一種極端是誤解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質,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數內,濫用課堂討論、實驗探究等課堂活動,簡單套用初中課堂教學模式,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高中數學模塊教學應特別關注“探究”活動與“課題研究”的設計和實施。
④新教材的應用中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
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尚未真正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對課標的解讀不盡相同,用課標駕馭日常教學的能力尚未形成。在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仍以教材為準則,追求學科體系完整嚴謹,比照傳統(tǒng)高考考綱,因此,除教材中所有知識、技能全部講授外,大量增補被新教材刪除的原有教材內容,按以往高考試題要求進行拓寬、加深,而沒有按課標要求組織教學內容。教輔與教材差異大,教輔中出現的練習難度比教材中的難度大許多,有些內容教材沒有明確要求,但教輔中練習出現不少,使教師在教學中難于取舍,致使學生課外作業(yè)負擔加重。
面向新課改走向新課程,老師們雖然都參加了各級各類新課程的學習培訓,根據調查分析與具體的教學情況來看,這還顯得遠遠不夠,只有不斷地學習、探討、交流、總結,整體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要求,落實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中積極實踐運用,通過審視、反省、思考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克服“流于表面,忽略特點;方法單一,停滯不前;墨守成規(guī),缺乏熱情;面面俱到,忽視重點”等教學隨意行為,不斷提高教學效益使學生在新課程中真正得到收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酒泉市實驗中學)endprint
通過對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高中數學新課程模塊教學的深入實踐和探索研究(被評為省級優(yōu)秀課題),就高中數學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適應性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為了及時發(fā)現和了解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有效開展高中數學模塊教學的實踐研究,對本市四所高中的新課程數學任課教師進行了調研和訪談,就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和認真研究。
1.調查對象:某重點高中(以下簡稱為A校)、某普通中學(以下簡稱為B校)、某高中(以下簡稱為C校)、實驗中學(普通高中,以下簡稱為D校)共56名高中新課程任課教師。
2.調查方式:以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對高中數學新課程任課教師進行無記名調查(訪談提綱和調查問卷分別見下表)。
3.調查過程與結果分析:我們首先對四所中學的高中新課程任課教師關于“在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然后根據調查和訪談的結果再次設計問卷,對老師們提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分析。
通過對第一次調查和訪談結果的分析,我們列出了教師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設計了第二次調查問卷,對教師的新課程教學適應性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數據進行了比較分析,調查結果如下:
問題1.您認為高中數學新課程中模塊的設置對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的作用是( )
A.螺旋式上升的設計,有利于學生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B.模塊設置基本不影響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
C.有個別內容被分割在不同的模塊,影響知識體系的建構
D.模塊設置完全打亂了數學學科的系統(tǒng),不利于知識體系的建構
問題2.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您在教學實踐中( )
A.盡可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討論、探究,有一定效果
B.嘗試過,但是效率低,完不成教學任務,浪費時間
C.有的內容適合探究,可以嘗試,有的內容不適合
D.討論、探究都是白白浪費時間,還是多講題效果好
問題3.您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 )
A.能認真比較與舊教材的差異,對照《課程標準》,削弱的部分降低要求,刪減的內容堅決不講
B.原有的內容和老教材差不多,和以前的講法一樣
C.有些內容雖然《課標》刪減了,但教輔資料和教材習題上仍涉及,還是要講
調查表明,大部分教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對一些《課標》規(guī)定已做了刪除。
綜上所述(結合6個問題調查,其余略),在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如下:
①模塊教學中內容多與課時緊的矛盾
模塊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是:內容多與課時少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②模塊教學與知識體系問題
螺旋式上升,設想美好,但實施不盡如人意。模塊教學要求小步走,螺旋式上升,知識體系被打亂,一種知識分成幾個不同部分,分散于不同模塊,如何解決單元模塊的相對獨立性和數學學科內容的系統(tǒng)性問題?
③模塊教學中落實新課程理念,開展探究活動和課題研究的問題
盡管任課老師都參加了各級培訓,但不同教師對新模式與新方法的理解與把握仍有較大差異,對課程標準的落實也是各有偏重。部分老教師認為自己的經驗豐富,習慣于傳統(tǒng)教法,他們認為花那么多的時間進行探究討論,遠不如多講幾個例題來得實惠。而另一種極端是誤解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質,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數內,濫用課堂討論、實驗探究等課堂活動,簡單套用初中課堂教學模式,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高中數學模塊教學應特別關注“探究”活動與“課題研究”的設計和實施。
④新教材的應用中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
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尚未真正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對課標的解讀不盡相同,用課標駕馭日常教學的能力尚未形成。在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仍以教材為準則,追求學科體系完整嚴謹,比照傳統(tǒng)高考考綱,因此,除教材中所有知識、技能全部講授外,大量增補被新教材刪除的原有教材內容,按以往高考試題要求進行拓寬、加深,而沒有按課標要求組織教學內容。教輔與教材差異大,教輔中出現的練習難度比教材中的難度大許多,有些內容教材沒有明確要求,但教輔中練習出現不少,使教師在教學中難于取舍,致使學生課外作業(yè)負擔加重。
面向新課改走向新課程,老師們雖然都參加了各級各類新課程的學習培訓,根據調查分析與具體的教學情況來看,這還顯得遠遠不夠,只有不斷地學習、探討、交流、總結,整體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要求,落實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中積極實踐運用,通過審視、反省、思考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克服“流于表面,忽略特點;方法單一,停滯不前;墨守成規(guī),缺乏熱情;面面俱到,忽視重點”等教學隨意行為,不斷提高教學效益使學生在新課程中真正得到收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酒泉市實驗中學)endprint
通過對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高中數學新課程模塊教學的深入實踐和探索研究(被評為省級優(yōu)秀課題),就高中數學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適應性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為了及時發(fā)現和了解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有效開展高中數學模塊教學的實踐研究,對本市四所高中的新課程數學任課教師進行了調研和訪談,就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和認真研究。
1.調查對象:某重點高中(以下簡稱為A校)、某普通中學(以下簡稱為B校)、某高中(以下簡稱為C校)、實驗中學(普通高中,以下簡稱為D校)共56名高中新課程任課教師。
2.調查方式:以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對高中數學新課程任課教師進行無記名調查(訪談提綱和調查問卷分別見下表)。
3.調查過程與結果分析:我們首先對四所中學的高中新課程任課教師關于“在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然后根據調查和訪談的結果再次設計問卷,對老師們提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分析。
通過對第一次調查和訪談結果的分析,我們列出了教師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設計了第二次調查問卷,對教師的新課程教學適應性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數據進行了比較分析,調查結果如下:
問題1.您認為高中數學新課程中模塊的設置對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的作用是( )
A.螺旋式上升的設計,有利于學生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B.模塊設置基本不影響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
C.有個別內容被分割在不同的模塊,影響知識體系的建構
D.模塊設置完全打亂了數學學科的系統(tǒng),不利于知識體系的建構
問題2.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您在教學實踐中( )
A.盡可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討論、探究,有一定效果
B.嘗試過,但是效率低,完不成教學任務,浪費時間
C.有的內容適合探究,可以嘗試,有的內容不適合
D.討論、探究都是白白浪費時間,還是多講題效果好
問題3.您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 )
A.能認真比較與舊教材的差異,對照《課程標準》,削弱的部分降低要求,刪減的內容堅決不講
B.原有的內容和老教材差不多,和以前的講法一樣
C.有些內容雖然《課標》刪減了,但教輔資料和教材習題上仍涉及,還是要講
調查表明,大部分教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對一些《課標》規(guī)定已做了刪除。
綜上所述(結合6個問題調查,其余略),在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如下:
①模塊教學中內容多與課時緊的矛盾
模塊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是:內容多與課時少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②模塊教學與知識體系問題
螺旋式上升,設想美好,但實施不盡如人意。模塊教學要求小步走,螺旋式上升,知識體系被打亂,一種知識分成幾個不同部分,分散于不同模塊,如何解決單元模塊的相對獨立性和數學學科內容的系統(tǒng)性問題?
③模塊教學中落實新課程理念,開展探究活動和課題研究的問題
盡管任課老師都參加了各級培訓,但不同教師對新模式與新方法的理解與把握仍有較大差異,對課程標準的落實也是各有偏重。部分老教師認為自己的經驗豐富,習慣于傳統(tǒng)教法,他們認為花那么多的時間進行探究討論,遠不如多講幾個例題來得實惠。而另一種極端是誤解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質,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數內,濫用課堂討論、實驗探究等課堂活動,簡單套用初中課堂教學模式,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高中數學模塊教學應特別關注“探究”活動與“課題研究”的設計和實施。
④新教材的應用中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
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尚未真正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對課標的解讀不盡相同,用課標駕馭日常教學的能力尚未形成。在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仍以教材為準則,追求學科體系完整嚴謹,比照傳統(tǒng)高考考綱,因此,除教材中所有知識、技能全部講授外,大量增補被新教材刪除的原有教材內容,按以往高考試題要求進行拓寬、加深,而沒有按課標要求組織教學內容。教輔與教材差異大,教輔中出現的練習難度比教材中的難度大許多,有些內容教材沒有明確要求,但教輔中練習出現不少,使教師在教學中難于取舍,致使學生課外作業(yè)負擔加重。
面向新課改走向新課程,老師們雖然都參加了各級各類新課程的學習培訓,根據調查分析與具體的教學情況來看,這還顯得遠遠不夠,只有不斷地學習、探討、交流、總結,整體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要求,落實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中積極實踐運用,通過審視、反省、思考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克服“流于表面,忽略特點;方法單一,停滯不前;墨守成規(guī),缺乏熱情;面面俱到,忽視重點”等教學隨意行為,不斷提高教學效益使學生在新課程中真正得到收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酒泉市實驗中學)endprint